第234章 顺水人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敏高兴的。

    他扭头看向常天,“你这次考的怎么样?”

    听见大哥问,常天把筷子放下,嘴里的米饭咽下去,小声道:“应该是年级第二名。”

    常威都惊了,常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次次都是年级第一,怎么这次还下降了。

    “是有什么难题吗?”

    “没有,我都会做。”

    “那你怎么还第二了呢?”

    “靳文希一直考第二名,这次我让她一次。”

    这就是学霸的自傲吗?

    常威扒拉了两口饭,又好奇道:“你说的这个什么文希,是个女生吧?”

    “嗯。”

    然后一家人的视线都转移过来,死死的看着常天。

    小伙子紧张了下,他还没搞清楚状况,迷茫的看向自己的大哥。

    “你怎么突然想起来要把第一名让给她呢?”

    常天躲避着杨敏的视线,小声道:“她如果考第一名,她爸爸会奖励她十块钱,她说如果我把第一名让给她,她给我五块钱。”

    全家人傻傻的看着他。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吗?

    只有常珑毫无感觉,扯了扯常天的衣袖,“二哥,你分我两块呗。”

    正文已够,下面是附赠的。

    昨天写到轧钢厂保卫科,有几个评论,还有几十个点赞,大致意思是说轧钢厂保卫科不归厂里管,有说公安管的,有说武装部管理的。

    首先明确一点,五六十年代,厂矿企业的保卫科管理权就在厂里。

    工厂保卫科的前身是工人武装自卫队和工人武装纠察队,妥妥的工人组织。

    到了六十年代后期,在业务上接受公安机关指导,但管理权一直在厂里。

    这事其实很好理解。

    国内不论是块块还是条条,真正能说了算的上级,一定是负责拨款的上级,简单点说,谁给钱,谁说了算。

    比如市公安局接受省厅在业务上指导,但是局长的任命,省厅只能在市里的名单上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既不能直接任命,也不能直接罢免。

    赵东来就不怕祁同伟,他一直紧跟李达康。

    保卫科怎么可能不归厂里管?

    武装部管的是厂里的民兵,和保卫科是两回事。

    写这些废话我也拿不到一分钱,洋柿子不是靠字数给钱的,我多写这一段,是想大家对五十年代有个更清晰的了解。

    这些天在重写前面的文章,看到好多啼笑皆非的评论。

    我要是去解释,好像我在怼读者。

    只能忍了。

    为了写这本书,我的素材库有几百兆,不了解的物价我都不敢轻易去写。

    德胜门到昌平六毛五的公交车票,前门火车站到津门两块三,还要买保险,我都有车票的照片,狗不理包子九毛一斤......

    你们先看着,还差两章,晚上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