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落水救人,外媒评价过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冬天结冰的湖面未必都是安全的,有些湖面只是薄薄的一层冰层,个别地方根本就无法承受一个人的重量。】

    古人点点头,没错,虽然冷但是看着湖面零零碎碎的冰实在是不能在上面滑着玩。

    这要是掉湖里的,人有可能还真捞不回来,就是捞回来了,万一受凉受寒引起了风寒发烧,不说看病吃药需要花钱受罪,万一治不好会要命的。

    看着天幕上湖面掉下去的一个人,大家都很为他担心。

    不过看着岸边呼喊的人,还有准备下水的人,瞬间觉得安心了不少,有人去救就行。

    那个掉在水中的人看着像是不大会游泳的。

    看着看着怎么不大对劲了,不是去救人吗?怎么这么大会人还没有被拉上来呢。

    扭头问身边的人,没有得到答案,继续看着天幕。

    怎么回事,原来不是就一个人落水吗?现在在水里的怎么这多人,谁湖边路滑吗?怎么一个个的都滑入水中了。

    古人为他们担心着。

    看着穿着厚厚衣服的人,一个个在水中挣扎着想要上来。

    好在有人拿了一根长长的木棍或者竹棍,将棍的一头递给在水中的人,然后几人合力一个个的把人拉上来。

    所有人都到了岸边。

    很多妇人抱着自家的孩子,天幕上的人比较幸运,虽然过程比较曲折,好歹人都上来了。

    抱了一会,心里没有那么后怕了,有点温柔的和自己还是交代着,有的凶巴巴的训了孩子一顿,甚至借机走了几下,孩子平时太调皮了,打两下让孩子加深一下印象。

    不懂事的孩子则是觉得很好玩,这不是夏天的时候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河边浅水区玩的吗?

    有时候去捞鱼也是要下水的。

    多好玩啊,那么多小伙伴去,也没见出事情啊,娘亲真的是大惊小怪了。

    啊!屁股好疼,为什么打自己的啊,自己又没有说什么。

    想跑到一边躲着,可惜娘的手握的太紧,自己怎么使劲儿都挣不开,只能大喊大叫起来。

    唯一让自己安慰的就是有这待遇的不只自己,那就不算太丢人了。

    (随着救援人员的增加,需要救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了。)

    (救救我,救救我俩,救救我们三,救救我们四个,救救我们五个。。。)

    打孩子的也停手了,给孩子一个教训就好,让孩子知道怎么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是最终目的。

    知道人都平安上来了,大家悬着的心也能放下来了。

    不过这种情形真的是很有趣,很多人已经控制不住轻笑起来。

    (第一个落水的人:本来挺害怕的,后来来了一堆人陪我,我就不怎么害怕了,你别说,水里还挺热闹的。)

    (第一个落水的人:虽然水里很冷,但我心里暖暖的。)

    “哈哈哈”,天幕下,不少人忍不住捧腹大笑,这样想还真没什么毛病,挺贴合落水之人想法的。

    (虽然有些好笑,但是水中真的很冷,人待在水里久了体温会失衡甚至休克昏迷的,冬季下水救人还是要量力而行,不要救人不成反把自己赔了进去就不好了。)

    这话说的在理,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大部分都是愿意伸一把手去拉旁人一把。

    涉及到自身安危的时候,有些人是会衡量得失。

    【过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年一度难得这样热闹的节庆。

    每年过年的时候,不只中国人民关注,西方媒体也时刻关注着。】

    古人觉得很是骄傲,这是流传下来的习俗,在几百几千年后,后代还在坚持着,本身就是让人觉得很是欣慰的事情。

    【西方媒体:再过一段时间,中国就即将陷入西方媒体以及经济学家所预测的那样。

    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关门、政府停顿、股市则完全无法交易、有钱人将拖家带口的奔回家乡,而本地居民则急于将手中货币兑换成食物。

    更多的家庭将会在墙上粘贴标语以表达诉求,大街上充满爆炸物所残留火药味,人们大多无所事事,整天酗酒打牌。孩子们也会成群结队的出门去讨钱。

    中国人表示这叫过年。】

    嬴政有些笑不出来,虽然后世的过年习俗和秦国的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话听起来就是很别扭啊,没有从中听出过年应该有的喜庆。

    扶苏也是觉得这话有些不中听,可是让自己反驳,也不知道说哪句话不合适。

    身为长公子,自己对于皇室或者百姓之间过年的准备事宜心里还是有数的。

    不过虽然百姓大多数人家是在忙着备年货,准备相关活动,大部分人在这段时间都是过得相对好些,新衣服、新食物则是人们对于新年到来最大的期待。

    就是这个点燃鞭炮的行为,没想到几千年后还有这样热闹的场景。

    扶苏看着天幕街道上儿童带着鞭爆烟花之类的玩耍,有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