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岁月更替悄无声,家中幼儿初长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少年现在所在的世界,历史跟原来的地球相差不大。

    只是历史上更加混乱,全世界的战争更是不曾间断,片刻没有停息。

    在这里,就算以种花家五千年的文明底蕴,也没有留下什么。

    一切,皆消失在战争的尘埃中!

    那些绝世文豪,千古大家,在仅留下的的几本残缺正史中,几乎不可见。

    倒是民间流传的野史里,会不经意的偶尔提上那么一两句。

    却也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

    以至于后人,甚至怀疑历史中,到底有没有某些人。

    战争,几乎毁灭了一切!

    无数的文学瑰宝,湮灭于历史的长河。

    比原世界更加残酷的二战,让无数的国家,无论大小,没有一个躲开这深不见底的旋涡。

    战争,打的世界几乎崩溃。

    无数人流离失所……

    千山无鸟兽,万里铺枯骨,也不只是在书上的文字。

    最后依旧如原世界一样,在鹰酱的几颗蘑菇蛋下,归于短暂的和平!

    战后的各国,军备竞赛激烈异常!

    历史断层严重,文化底蕴几近耗光的它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选择恢复精神文明的建设。

    因为通过战争,使它们知道了一个道理:

    落后就要挨打!不打你,只是因为不想打你!

    而少年所在的村子叫幸福村,位于种花家东北地区的一个偏远小县城。

    这里是一个只有不到百户的村子。也是附近出了名的留守村!

    据说,当年这里也是乡里出了名的富裕村子。

    吃饱饭不成问题,偶尔还能有顿肉食。是个顶好顶好的地方!

    可后来的年轻人,都不愿在地里刨食吃了,更不愿意再去做那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伙计。

    所以,都慢慢选择了外出打工。

    用他们的话说,在农村里,就算再勤劳干活,一年到头也就勉强能糊口,遇到好年头,还能剩下些余钱。

    可要是碰上风不调、雨不顺的年头,那日子就过得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去了大城市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干点什么,只要手脚麻利,老实肯干,都能挣到钱!

    要是头脑灵活的,说不定还能当个管事的呢!

    花花世界迷人眼啊!

    出去了的年轻人,在看惯了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回来了……

    就这样一个往日让人羡慕,欢歌笑语的村子,慢慢就成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少年是个弃婴!

    据村里的老人们说,当初在村口捡到他的时候,应该还是个不满周岁的婴儿。

    那天夜里天上电闪雷鸣,如果不是村长家离婴儿被遗弃的地方近,家里那条大黄狗一直叫,就没有今天的少年了!

    少年应天命而生,是雷劈出来的……

    幸福村的村长,是一个不到五十的中年人。

    家里本来有一独子,后来外出打工在工地上出了事故。

    老板给了二十万,就想那么草草了事。

    原本村长夫妻俩是不同意的,可后来被上面找过几次,不知何种原因,也就没了下文。

    被大黄狗救了一命的婴儿,没什么意外顺理成章的被村长收养了。

    后来起名字的时候,大家拿不定主意,还是村长定下了调调。

    村长说根据百家姓排列的话,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半个小时后:“那这个小家伙,就姓于吧!”

    村里人面面相觑,什么百家姓排列,那是因为你姓于吧?

    直接就说跟你姓得了呗?绕这么大一圈,你累不?

    但他们也不得不佩服,能做村长的人就是不一样。

    文化水平就是高,背个百家姓,硬是没有一个字重复的!

    你说厉害不?

    至于名,村长说所谓平安喜乐,幸福安康,那就取一个歌字吧!

    众人无语,你看我,我看你……

    最后都面带笑容,点头称赞名字起的好!

    你儿子,你嗦了蒜!

    婴儿一天比一天大,也一天天的越发好看。

    80后的他聪明伶俐,三岁识字,五岁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从不出错,七岁古诗更是能背下几十首……

    那时,几岁的少年表示,那古诗,除了几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剩下的真的是古人写的?就那水平?简直惨不忍睹!

    战争啊,究竟带来了什么?

    懂事,乖巧的小娃娃,从来不给老于同志添麻烦,村里人没有一个不称赞的。

    而村长老两口的脸上,更是没断过笑容。

    唯一让人头疼的是,这个孩子太老成了些。

    从来不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总是一个人安静的待着。

    也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