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好为人师穷显摆,是谁抡锹在拆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表情管理的,那是相当到位!

    就连说话的声调,都平稳的和心电图一样。

    ???????﹏__________

    于歌强忍着嘴角的抽动,艰难的伸出一个大拇指,比了一个厉害的手势。

    也不只知道,是在夸这个小姑娘解释的厉害,还是其它什么意思……

    结果收回的,却是一个不明意味的白眼。

    于歌扎心的接话话题,粉笔轻点黑板,在几个动词下,画了简短的双横线。

    “刘雨晴刚才说的非常对!也很具体。”

    “同学们,这句话,正是因为这几个动词的加入,才使得整个句子的叙述,显得更加生动、完美!”

    “而动词,是最能精准表达画面感的词语。”

    “它会使你的文笔,更加的生动,更加的富有灵性!”

    讲台下疑惑的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动词这么重要么?

    怪不得班长以前,总是打击某些人,连造句都不会。

    这下,总算找到原因了。

    袁静静在课堂下,也认同的点了点头。不得不说这孩子讲的,还是相当有道理的。

    看来在对待学生写作这方面,是自己大意了啊。

    以前,每次作文点评的时候,虽说也会说到这些注意的事项。

    但,终归是过于笼统了。

    没有像讲台上的那个少年,给这帮孩子,详细的讲解过。

    这是自己的失职啊!

    现在既然发现了这是个问题,那么一定得找个时间,彻底解决掉。

    低头想着自己心事的袁静静,此刻不由得抬起头看向讲台。

    果然啊,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结论。

    这种换位教学的办法,就非常好!

    以后,如果在不耽误正常教学节奏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多多尝试一下。

    ……

    于歌在上面自得其乐:“对于动词的应用,就是这样。”

    “当然,在写作的方法上,这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举例而已。”

    “其它的写作手法,还有很多很多。这个以后有时间再说。”

    “总之最关键的,还是那句话,词汇的掌握才是重中之重!”

    “老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偷!”

    “你们看我以前写的作文,其实很多地方,你都可以在别的课外书上找到。”

    “就像耿国琪说的那样,引用、借鉴……”

    “最后,再把他们的东西,经过自己合理的归纳、组合,再加工,就成自己的了。”

    “怎么样?我说的够清楚了吧?都明白没?”

    &班长,你说的我都明白了。但我就是想问,唐诗有三百首吗?

    我怎么不知道有那么多啊?

    于歌:额……

    谁?

    是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