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兵戎换英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何蛟读大学时,朋友就有一个迷你缝纫机。

    那玩意儿本是朋友买来做手帐的,一个不过十块钱,后来大家觉得好使,经常拿去封些装种子的小口袋。有次坏了,何蛟拆开来研究过,换了个弹簧就修好了,她到现在还记得构造。

    要说效率,比起脚踏的根本不够看,那玩意儿纯手按,快不得,有时候按不到底还脱针。

    但比起她们一针一线缝,迷你缝纫机还是方便许多,关键好上手,不费劲儿,便于携带,以至于手巧点的孩子也能用。

    迷你缝纫机的主体不难做,她随便找棵树都够用了,只是弹簧等琐碎零件非得要金属做不可,不然衣服还没做完,缝纫机就先坏了。

    何蛟拿着图纸,先去矿上找了郑铁匠。

    郑铁匠是矿工一员,几年前他被猪头寨当家抓来,想叫他管晶铁矿的粗加工,这样就省了一道工序被人抽水头。

    奈何晶铁与铁相差十万八千里,寨主不清楚也没说清楚,只问他如何炼铁,他一五一十说了,寨里风风火火准备工具,最后却是用不了,气得寨主剁了他一根小指,把他扔到矿里当奴隶使了,偶尔抓到打铁处,打点菜刀什么的给后厨用。

    “矿上锻铁的工具是现成的,要做几个小件儿不难,但只能用铁。”郑铁匠告诉何蛟,“晶铁用不了,那只有修士能煅。”

    何蛟:“是熔炉温度不足以融化吗?”

    郑铁匠摇摇头:“熔是能熔,只是一旦离开了熔炉,眨眼功夫就重新凝结了,根本没法煅掉杂质,塑型上就更不用提了。”

    何蛟没有太吃惊。

    法术本身就是技术壁垒,寻常人只能靠锤子敲打完成锻造,拥有金灵根的修士却可以隔空在熔炉里塑型。

    铺开来讲,炼丹的本质也是如此,所谓的成功率正如同化学实验,灵力将物质彻底揉碎融合,配比均衡、条件到位就能成丹。

    看来,他们现在能做的,也就仅限于将原矿碎为粉末。

    “那这些原石粉末,素日都卖与哪些门派?”

    郑铁匠:“都有,主要还是献天门。这里虽不是他们的地盘,附近却也只他一家独大的。再说了,比起那些零零散散的小门派,献天门收了原料,给的不止是钱,还有打造好的晶铁刀剑——没这些,旁的土匪早把他铲平了!”

    何蛟疑道:“难道旁的土匪不能买?”

    “能买,但是价高,买五六样回去也成不了气候。再有就是,谁敢倒卖寨中的武器,立刻就拿去点天灯,所以流不出去的。”

    原来献天门除了利用货郎,还有这种软性制约。

    越是来钱的资源,越是有难以攻破的技术壁垒,土匪别无他法,只好靠着就近的修士赚钱,否则就是自断财路,自寻死路。

    难怪献天门不怎么把土匪放在心上,也难怪猪头寨的人想学会炼制晶铁——能接受被人扼住咽喉,也就不会出来当土匪了。

    这个问题对她而言也是一样。

    历来统治者都要占据盐和铁,盐是百姓的必需品,铁则意味着农具与刀枪,有人有粮有兵器,才有代代江山相续,即便是换到修真世界,也不过是把产品升级而已。

    不同的是这里有玄学。

    一边是呼风唤雨的修士,一边是野人一般的百姓,天壤之别。

    比如那块包门的材料,事后何不染才告诉她,那就是铁皮而已,被他用灵力附了层晶铁粉,情急下唬人用的,对付土匪勉强,对付魔修好似纸张,所以才加的结界。

    心中轻叹一声,何蛟继续道:“这附近有火山吗?”

    火药里有硫磺,黄喉貂们带过硫酸,而古代硫不是在火山处提炼,便是在黄铁矿处提炼。现在何蛟更希望是前者。

    “有,但也不算是‘附近’。”

    郑铁匠年纪大,又占了点残疾,寨里给他的劳动量并不高,横竖得闲,他继续道:“东南方向的火山,那块儿真是宝地呀。土地又肥沃,还有盐场,温泉热汤,若能到那里住,日子也算赛神仙咯。”

    何蛟:“火山不喷发了?”

    “喷发,但规模小,且献天门拦了结界的,伤不着人。”

    果然,修士不会放过任何一片好地儿。

    何蛟眯了眯眼:“那要是,我有办法让您安全地站在火山口,您能做到在岩浆中锻造晶铁吗?”

    郑铁匠呆了一呆:“……利用岩浆?”

    但他很快想象了起来,片刻后道:“我听说,晶铁锻造时,期间也要反复放入炭火,此外,为了去渣塑型,需要找到适合锻造的确切温度,要让晶铁处在软硬适中的状态,而且需要找到更耐热的物件做成锤子、钳子、砧板。如果这些都能保证,我应该能煅。”

    何蛟记下了:“得嘞。那我先准备原料,这两日您就专心做零件吧,我会跟分派核查工作的人说,先不给你安排别的工作。”

    她留下图纸就要走,郑铁匠忽然叫住了她:“仙长……”

    何蛟回过头:“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