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王教头千里求援,刘将军血染黄沙(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趋白沟夹攻;北兵不得过松亭、古北榆关之南;宋取辽之南京,金取辽之中京,幽燕原为中国汉地,应归南朝;西京侯挐了阿适,待与南朝;金人助宋收复失地,宋须纳前与辽之岁币于金。

    而关于战区划分,宋朝主要是攻击田虎和辽之南京,其余战线由金人承担,至于西夏,金人不将其纳入盟约范围之内,宋徽宗则派遣了童贯作为西北经略使前往西北督战,总督军事,节制兵马,先把西夏这边挡住,才能想办法腾出手来往北面对付辽国。

    之后,宋徽宗这边谈妥了,徽宗又派遣武议大夫马政率同高药师等乘平海指挥兵船,自钱塘渡海,以买马为名,前往金国结好,受到金国响应,与完颜阿骨打就此条约内容交涉,于是双方就展开了宋金之间的秘密外交,此后双方互派使节,屡次商谈,最后又加了几条,由于辽国封锁女真经济和资源,所以现在女真那边基本上什么都缺,却人,缺粮食还缺盐铁,完颜阿骨打让宋朝向金国通过海运以运输铁器和梁山自高丽转运至金国境内。

    关于这一点,宋徽宗也同意了,丝毫没有想到这也有可能资敌。

    而这童贯现在统领西北兵马,他可是已经和金人穿一条裤子了,哈迷蚩给他送了几颗长白山千年老山参。

    而目的呢,就是挑拨离间,他之前就听说过,北宋最为精锐的兵马当属西军,而西军里面最为厉害的几家就是种家将、折家将、姚家将、刘家将这几支。

    而这里面以种家军为首,那他们就都是日后金国进军中原的一大障碍。

    而哈迷蚩还知道的是,这个种家军和折家将和童贯一直都不对付,所以他就挑拨离间,放大矛盾,想要借刀杀人,借着童贯的手把他们给干掉,这样以后金军来了,宋朝就无人能挡了。

    而以前童贯就对自己根本无法染指西军而非常生气,更是和老种经略相公和刘法不对付。

    所以,他到了西北就开始各种扫操作,意图搞掉老种经略相公和刘法、折可求。

    至于姚古的姚家将那边,他们和其他三个西军的将门有旧怨,童贯直接就利用了这一点,告诉了姚古,如果他倒戈,那么自己干掉其他三个将门之后,他们姚家在西军之中,就能一家独大。

    这样的诱惑,他姚古怎么能不想?于是他就带着姚家倒向了奸臣那边,细腰寨不发救兵就是他有意为之,为了把作为其他三家助力的康炯干掉。

    而童贯第二个下手的就是刘法,童贯奉命领六路边防军事,总领全局,他就以宋徽宗的名义,派刘法领兵向湟州方向进攻,派折可求向会州方向进兵,自己则驻扎在兰州,种师道继续坚守防线。

    而现在西夏大军前进,全在河湟,想让刘法穿插到他们后面,那基本上是比登天还难,结果,折可求的军队被阻挡在清水河,刘法陷入河西孤立无援之地。

    然而,刘法不愧为天生神将,在危急之时率军渡河,一路挺进杀到了石骨龙,与西夏右厢兵数万人交战,斩杀对方三千多人,刘法又攻破了仁多泉城,杀死了对方三千多人,但是此时他的两万兵马也是损失惨重。

    当时,西夏国主派大将任得敬领兵驰援,务必要把刘法生擒活捉,堵在西岸,但是任得敬畏惧刘法的威名,居然不敢进军,转而包围了震武军,意图放走刘法,不愿意和刘法交战,猛攻之下守将孟明出战负伤,城中陷入惊恐之中。

    而刘法也乘机渡河,然而童贯却出言讥讽,“君在京师时,亲受命于王所,自言必成功,今难之,何也?”还说刘法临阵脱逃,有辱神将之名,逼着刘法再次渡河作战。

    眼看一顶大大的“欺君”帽子将要扣在头上,迫于权倾天下的太尉童贯威压,刘法无奈之下只好率兵两万再次渡河至统安城,然而这次任得敬已经准备停当,而且李察哥也返回了渭水以西,亲自督战,就是打完了这一仗后,李察哥才率军再次去挺进细腰寨的。

    李察哥以逸待劳,早有准备,将他的军队列为三阵,以阻挡刘法的前军,同时,另派一支精锐骑兵,就是天下闻名的铁鹞子登山绕到刘法军后面进行夹击。

    双方激战三个时辰有余小时,刘法前军屈午、后军焦安节、左军朱定国等皆战败,士兵饥寒交迫,战马多渴死,刘法仍组织中军、右军决死反击,终因兵力悬殊遭到惨败,无奈利用夜色带兵突围。

    结果大约走了七十里地,刘法率领残部想通过珠固峡撤退时,被夏兵发现,将宋军残军团团围住,刘法在乱军之中一不留神,连人带马掉下山崖,双腿折断。

    而此时仍在作战的宋军发现他们的主将不见了,熙河猛将翟进和翟兴带领部下数次冲进西夏军阵,到处寻找刘法,但由于宋军陷入混乱没人知道刘法在那里,只好悲痛的领兵突围而去。

    此时正好有西夏的一个别瞻军士兵通过山崖下,乘机将受伤的刘法杀死,曾经百战百胜威震西陲的一代名将刘法最终血染河湟,捐躯沙场。

    究其原因,刘法之死,都是童贯作威作福,残害忠良,这样的名将血染沙场,甚至是西夏主将察哥见到刘法首级,惺惺相惜,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