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二龙山狄泉会提辖,济州府吴用荐都头(2/3)
智深便吩咐二龙山人马照令而行,收拾粮草细软,拆毁山寨,次日清晨时分便开拔前往桃花山,去会那恶僧妖道去了!
却说这边那狄泉等人去剿灭桃花山恶僧妖道,而晁盖、吴用、公孙胜三人,则赶了一夜的路,找家客栈,先将公孙胜留在客栈休息,晁盖、吴用二人买了两匹马,便奔济州府而去。
去生辰纲后,黄泥岗上有人发现老都管等众人尸体,告到官府,查出是押运生辰纲之人,报到大名府梁中书处。
那梁中书,见众人身体里独没有杨志的,便断定是杨志与歹人勾结,劫取生辰纲,一面发下海捕文书,当时差人星夜来济州投下;又写一封家书,着人也连夜上东京,报与太师知道。
那蔡太师看了,十分震怒,随即押了一纸公文,着一个府干,亲自赍了,星夜望济州来,着落知府张叔夜,立等捉拿这伙贼人,不日便要回报。
且说济州府自从受了北京大名府留守司梁中书札付,张叔夜每日理论不下,不知何处去寻那劫取生辰纲的盗贼。
需知,那去年的生辰纲就叫人劫取,至今下落不明,闹不清是何人劫取,现在他又何处寻找?
正忧闷间,只见门吏报道:“东京太师府里,差府干现到厅前,有紧急公文,要见相公。”
张叔夜一听,心说多管是生辰纲的事,慌忙升厅,来与府干相见了。
“小人是太师府里心腹人。今奉太师钧旨,特差来这里要这一干人。太师亲自吩咐,教小人到本府后,就地等待,要拿这贼人与那在逃军官杨志各贼正身。限在十日捉拿完备,差人解赴东京。若十日仍不得擒获贼人,就请相公去沙门岛走一遭。”
此人言下之意,若是张叔夜破不了此案,只怕会丢官获罪,性命都难保得了!
张叔夜闻言,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与下属捕盗官搜寻,只是不知那劫取生辰纲者是何等模样,只知道那杨志脸上有块青胎记,如此寻找,哪里找得到?
正忧愁之时,府衙门子来报,说是有二人在廊下击鼓,说是有知那劫取生辰纲的贼人消息。
张叔夜闻言大喜,忙叫人把来人带到堂上。
那二人 正是晁盖与吴用,上得堂上,对张叔夜行礼,张叔夜边叫他们详细说来。
“小人原是郓城县人士前些日子出了远门,自那黄泥岗下村中歇脚,便见一客商队伍,约莫二十余人到了岗上,领头一人,脸上正有一大块青胎记。”
说话的正是那“智多星”吴用,他正以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开始对张叔夜诉说那子虚乌有,实则为他凭空捏造的谎言。
“那伙客人上了岗子上不久,便见得后面又有一波人马上了岗去,那群人各个手拿刀枪形似强人,上了岗去,少时便听得岗上喊杀声大作,然后便没了动静,少时那伙人又下了岗来,身上多了不少担子,衣裳上见得了不少血迹,这伙人在店内打火饮酒,其中一人醉了,说什么要带珠宝回梁山大秤分金。”
“我二人当时只道是强贼剪径,不敢擅动,那伙人便走了,近几日看见官司榜文,才明白,当是那伙人在黄泥岗上劫了生辰纲,杀了运送官兵!”
吴用说得真真切切,那张叔夜听得“梁山”二字,便开口问道:“你说那些贼人是梁山匪徒?”
张叔夜乃是济州太守,如何不知道自己辖区内梁山泊中藏着一伙贼人,只是自己济州府兵将缺少,一直缉捕不得。
“回禀大人,想是如此,我等二人听得那伙贼人里面有个自称是梁山泊寨主狄泉的。”
吴用回答道。
“狄泉?不是王伦一伙吗?”
张叔夜问道。
“此事小人也打听了些,听说那王伦一伙不久前便叫那狄泉杀了,如今那狄泉占据水泊梁山,声势比当初王伦占山之时更加浩大,若不早日剿灭,必然危害四方,若是叫他们成了气候,只怕早晚杀奔济州侵州占府啊!”
那吴用人称“智多星”,足智多谋,此时行起此阴险鬼祟之事,更是不弱,一番说辞,添油加醋,罗织捏造,弄得那济州太守张叔夜将梁山众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张叔夜心说若不早破梁山,夺回那十万贯生辰纲财物,自己早晚家破人亡,当即就留吴用、晁盖在廊下听用,叫人差团练使黄安,三都缉捕使臣何涛,并本府捕盗官一员,全部到府听用。
那张叔夜想到手下众人皆是本领平平去,难堪大用,不由得叹了口气道:“帐下诸人,皆不堪用,久闻那梁山泊水系广阔,若是不能拿下贼人,只怕蔡太师饶我不过,却是如何好!”
张叔夜这叹息,叫廊下吴用、晁盖听得了去,那吴用立刻开口道:“大人,小可倒有两人可以引荐,随军前去捕盗,定可破敌!”
“是谁?快快讲来!”
张叔夜叫吴用快讲,吴用开口道:“小人久居郓城县,那县中有两个都头,那马兵都头姓朱名仝,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满县人都称他做美髯公。
却说这边那狄泉等人去剿灭桃花山恶僧妖道,而晁盖、吴用、公孙胜三人,则赶了一夜的路,找家客栈,先将公孙胜留在客栈休息,晁盖、吴用二人买了两匹马,便奔济州府而去。
去生辰纲后,黄泥岗上有人发现老都管等众人尸体,告到官府,查出是押运生辰纲之人,报到大名府梁中书处。
那梁中书,见众人身体里独没有杨志的,便断定是杨志与歹人勾结,劫取生辰纲,一面发下海捕文书,当时差人星夜来济州投下;又写一封家书,着人也连夜上东京,报与太师知道。
那蔡太师看了,十分震怒,随即押了一纸公文,着一个府干,亲自赍了,星夜望济州来,着落知府张叔夜,立等捉拿这伙贼人,不日便要回报。
且说济州府自从受了北京大名府留守司梁中书札付,张叔夜每日理论不下,不知何处去寻那劫取生辰纲的盗贼。
需知,那去年的生辰纲就叫人劫取,至今下落不明,闹不清是何人劫取,现在他又何处寻找?
正忧闷间,只见门吏报道:“东京太师府里,差府干现到厅前,有紧急公文,要见相公。”
张叔夜一听,心说多管是生辰纲的事,慌忙升厅,来与府干相见了。
“小人是太师府里心腹人。今奉太师钧旨,特差来这里要这一干人。太师亲自吩咐,教小人到本府后,就地等待,要拿这贼人与那在逃军官杨志各贼正身。限在十日捉拿完备,差人解赴东京。若十日仍不得擒获贼人,就请相公去沙门岛走一遭。”
此人言下之意,若是张叔夜破不了此案,只怕会丢官获罪,性命都难保得了!
张叔夜闻言,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与下属捕盗官搜寻,只是不知那劫取生辰纲者是何等模样,只知道那杨志脸上有块青胎记,如此寻找,哪里找得到?
正忧愁之时,府衙门子来报,说是有二人在廊下击鼓,说是有知那劫取生辰纲的贼人消息。
张叔夜闻言大喜,忙叫人把来人带到堂上。
那二人 正是晁盖与吴用,上得堂上,对张叔夜行礼,张叔夜边叫他们详细说来。
“小人原是郓城县人士前些日子出了远门,自那黄泥岗下村中歇脚,便见一客商队伍,约莫二十余人到了岗上,领头一人,脸上正有一大块青胎记。”
说话的正是那“智多星”吴用,他正以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开始对张叔夜诉说那子虚乌有,实则为他凭空捏造的谎言。
“那伙客人上了岗子上不久,便见得后面又有一波人马上了岗去,那群人各个手拿刀枪形似强人,上了岗去,少时便听得岗上喊杀声大作,然后便没了动静,少时那伙人又下了岗来,身上多了不少担子,衣裳上见得了不少血迹,这伙人在店内打火饮酒,其中一人醉了,说什么要带珠宝回梁山大秤分金。”
“我二人当时只道是强贼剪径,不敢擅动,那伙人便走了,近几日看见官司榜文,才明白,当是那伙人在黄泥岗上劫了生辰纲,杀了运送官兵!”
吴用说得真真切切,那张叔夜听得“梁山”二字,便开口问道:“你说那些贼人是梁山匪徒?”
张叔夜乃是济州太守,如何不知道自己辖区内梁山泊中藏着一伙贼人,只是自己济州府兵将缺少,一直缉捕不得。
“回禀大人,想是如此,我等二人听得那伙贼人里面有个自称是梁山泊寨主狄泉的。”
吴用回答道。
“狄泉?不是王伦一伙吗?”
张叔夜问道。
“此事小人也打听了些,听说那王伦一伙不久前便叫那狄泉杀了,如今那狄泉占据水泊梁山,声势比当初王伦占山之时更加浩大,若不早日剿灭,必然危害四方,若是叫他们成了气候,只怕早晚杀奔济州侵州占府啊!”
那吴用人称“智多星”,足智多谋,此时行起此阴险鬼祟之事,更是不弱,一番说辞,添油加醋,罗织捏造,弄得那济州太守张叔夜将梁山众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张叔夜心说若不早破梁山,夺回那十万贯生辰纲财物,自己早晚家破人亡,当即就留吴用、晁盖在廊下听用,叫人差团练使黄安,三都缉捕使臣何涛,并本府捕盗官一员,全部到府听用。
那张叔夜想到手下众人皆是本领平平去,难堪大用,不由得叹了口气道:“帐下诸人,皆不堪用,久闻那梁山泊水系广阔,若是不能拿下贼人,只怕蔡太师饶我不过,却是如何好!”
张叔夜这叹息,叫廊下吴用、晁盖听得了去,那吴用立刻开口道:“大人,小可倒有两人可以引荐,随军前去捕盗,定可破敌!”
“是谁?快快讲来!”
张叔夜叫吴用快讲,吴用开口道:“小人久居郓城县,那县中有两个都头,那马兵都头姓朱名仝,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满县人都称他做美髯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