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你言我语金殿上,你来我往谁先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这种乱悠悠的局面,最后哪能够探讨出来什么东西呢?

    “肃静!”

    老太师韩忠彦德高望重,直接厉声出口,才直接制止了刚才的那一种混乱局面。

    而声音都止息平静了之后,包括宋徽宗在内,朝廷上的所有人都在等着柴王柴宗给他们一个解释。

    而柴王柴宗则是不紧不慢,拿着那丹书铁券,先是来了老太师韩忠彦面前,询问道:“老太师,此乃我朝太祖皇帝御赐丹书铁券,是否?”

    “是也,昔日柴宗训法尧善舜,感我朝太祖皇帝之恩德,纵横四海,顺应天时,于是便禅让给我朝太祖皇帝!”

    老太师韩忠彦虽然是这么说,但也是感觉柴王柴宗的做法有点不妥,于是就说到了这柴宗训禅位的事情上,就是要给柴宗提个醒。

    而柴宗则是转到了童贯面前,又是问了相同的问题。

    “童枢密,此乃我朝太祖皇帝御赐丹书铁券,是否?”

    “是也。”

    童贯他弄不明白这柴王柴宗说了半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也就没多做回答。

    最后,这位柴王柴宗又转到了高俅老贼的面前,询问道:“高太尉,丹书铁券你可认得?”

    高俅老贼被柴王柴宗这种比较没头没脑的一句话给弄得有些怒气,回嘴道:“我也长了两只眼,自然是认得,可你柴宗目无太祖,出言不逊,我到要问你认不认得规矩,认不认得君臣之礼!圣上,必要治他大不敬之罪!”

    而柴宗嘴角一笑,没想到他还没有发力,这高俅倒是先咬上人来了,于是,就势头转过身去,问宋徽宗道:“万岁,此乃太祖皇帝御赐丹书铁券,万岁慧眼如炬,请辨认真伪!”

    宋徽宗对于柴宗这种没头没脑的行为,也是十分的不理解,点了点头。

    “陛下既然承认此为太祖皇帝御赐之丹书铁券就好,只有一事,既然此为我朝太祖皇帝御赐丹书铁券,为何我族弟柴进手持丹书铁券,却被奸人殴打诬陷,险些丧命?!”

    柴宗这句话一说出来,那就是四个字可以形容“轩然大波”,其影响力不亚于是在朝堂之上引发了一场八级地震!

    想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在太庙立下石碑,上面就有一条:“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本来,柴进身上有着这样的优待政策,和丹书铁券这样的护身法宝,应该是高枕无忧,没人敢惹的。

    但是,四大奸臣的权势滔天就像是现实中的响亮的一巴掌,给了他一个“大比兜”,丹书铁券没有用!

    在原着里他柴进最后还被逼上梁山,而这回虽然没能被逼上梁山,但也算是被弄了个半死不活,要不是狄泉救他,早就投身于那枉死城中,做新添的鬼混了。

    而朝廷官员们也很震惊,因为柴宗说的这个事情可不小,柴进是柴家人,受到了极刑是其一,其二则是柴宗说,丹书铁券拿出来没有用!

    这就是无视太祖武德皇帝赵匡胤的威严了,这是违背宋代皇室的祖训,宋徽宗都要有责任的!

    “什么?”

    宋徽宗一听也是吃了一惊。

    “万岁,一个半月之前,沧州府尹杜充率军围住我族弟柴进田庄,开口闭口捉拿钦犯,率军围捕,我兄弟手持丹书铁券制止,那杜充竟然说这丹书铁券是假的,将其收没,便要那人,幸得我兄弟手下庄客保护,方才死里逃生!”

    这话一说出来,满朝文武就死一样的寂静了。

    因为要是说有什么山贼草寇什么的不知道丹书铁券,对柴进做了什么,那还好办。

    可干这事情的人偏偏是个沧州府尹杜充,朝廷的命官,而且还无视丹书铁券的效力。

    不对,还不光是单单只是在质疑这丹书铁券的效力,他还干了一个事情,就是说这丹书铁券是假的。

    这罪过可够大的了!

    而杜充这个人,在朝廷上都大多数人都是知道他的,杜充为人喜好功名,生性残忍好杀人,缺少谋略。

    历史上,金人南侵,从燕地而来寄居在沧州之人很多,杜充忧虑他们是金人的内应,于是不论男女老幼全都杀害。

    而满朝的文武大臣也都知道,这杜充可是四大奸臣那一党的人,这下子事情可要向着不可控的那一方面发展了。

    “荒唐!荒唐!滑天下之大稽!”

    高俅知道现在不管这件事情牵不牵连到他的身上,那都不能保持沉默,于是就开始了巧舌如簧的颠倒黑白。

    “柴宗,你口口声声说那沧州府尹杜充藐视太祖皇帝御赐丹书铁券,可有证据?”

    高俅心说,按照柴宗所说,当时在场的应该是只有柴进的庄客和当地的兵马,那杜充的兵马自然会是和杜充统一口径,而那柴进的庄客,自然可以说他们的话不算数。

    “高太尉,你当真以为我没有证人?”

    柴宗对高俅就是一笑。

    高俅心说不好,难不成在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