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狄家子东昌府相会,探地穴赵明诚退缩(2/3)
人痊愈,说感谢我搭救,别无他物,只有些银两报答,又看我粗通拳脚,给了我一本锤法秘籍。”
“我这才知晓,此人原来是昔日唐朝跨海征东的大英雄薛礼薛仁贵的后人,给我的锤谱乃是薛葵的锤法。”
狄泉一听狄雷所说,明白了,闹半天他锤法打这儿学来的,因为狄青的家传功夫里面没有这锤法,而狄雷可是以锤法闻名。
四猛八大锤除了,岳家军的四大勇将之外,还有九焰山薛家军中的四员猛将,而九焰山中名气最大、武艺最高的就是薛葵了,他的形象与李元霸有几分相似,也是一对擂鼓瓮金锤。
“那你学了薛家的锤法,便是当个镖师,也不至于沦落至此啊,又发生了什么变故?”
狄泉明白,这狄雷受的苦可一点都不会少。
“虽然学会了这锤法,可我仍然无处可去,这些年想要回乡去寻哥哥,却被当时拐到了玉门,在西北辗转而不得回去,没有船资路费,只得一路走回去,讨饭上路,千辛万苦回到三晋,却发现家里房屋倒塌,已经无一人了,询问邻里方知哥哥已经离去,又听闻哥哥在水泊梁山成事,只得再一路讨饭寻来了,辱没祖宗……”
狄泉一听,这狄雷愣是靠着要饭活了五六年啊,这要是在丐帮里面保不齐都能混上个舵主了,他可是太不容易了。
“不怕了,今遭到了我这里,你便跟在我左右,当我的亲兵吧!”
狄泉心说这是自己兄弟,武艺……那也是不差的,跟在自己左右当个护卫正好。
“寨主,酒菜齐备!”
正序谈之时,那“铁叫子”乐和整治了一桌酒饭,狄泉就叫端上来,帐后再叫人给烧汤搬桶,吃完了就让狄雷洗个澡,要不然说句话这头发里直往下掉虱子。
“来来来,兄弟,先吃些菜蔬,不是不叫你吃肉,只是你饥一顿饱一顿,腹中没有油水,只怕是吃下那些荤腥,挂不住肠子,油了裤裆啊!”
狄泉与狄雷,萧圣衣饮酒罢了,狄雷再洗漱一番,狄泉先安排他睡下,而他也养精蓄锐,三更天准备自地道入城。
转眼天至三更,狄泉准备出账,但那狄雷却走了进来。
“兄弟歇息够了?”
狄泉问道。
“哥哥,帐外兵马调动,不知是否要去作战?小弟可能跟随?”
狄雷虽然初来乍到,但是也想快速的立点功勋,好站稳脚跟。
“兄弟莫急,你今日且先好好休息一日,翌日再说!”
狄泉劝说,狄雷听不进去,知说是再见到哥哥,喜庆的很,浑身上下疲劳已消,非要跟着狄泉过去。
狄泉一看这小子死活都要去啊,说什么也没有用,也只能让他跟着一起去了,但是这上阵还是需要披挂、兵器、马匹的,狄雷是拿着讨饭罐拄着打狗棍来的,这些是什么都没有,狄泉还得想办法给他弄点这些东西。
“兄弟,你没有兵刃盔甲,上不得战场,你随我去选兵刃如何?”
狄泉询问狄雷道。
“兄长,需两柄大锤即可!”
这位四猛八大锤里面的小将此刻还是要用大锤。
狄泉就叫人在军营里面去找,但是军营里面没有多少锤,毕竟锤这种兵刃一般的人是使用不动的,属于重型兵器。
最后,还是在之前曾头市的缴获物资里面发现了一队九十斤的镔铁轧油锤。
镔铁亚油锤,这“镔铁”自然好理解,就是说锤的材质,但是这个“轧油”是个什么,想当初狄泉在看各种演义古本的时候那是想破了脑袋的,毕竟古代人是肯定不知道亚油酸,这个词也很难联系到什么确切的东西。
不过后来狄泉在看到了《杨士瀚扫北》和《康熙侠义传》中,找到了“镔铁压油锤”和“镔铁轧油锤”的称呼,并发现,这东西是因为和传统的榨油工坊使用的轧油锤一般,因而得名。
狄泉把这两柄锤子拿去给狄雷看看,狄雷非常轻松的提起这对镔铁轧油锤,觉得还算称手,便留下做了兵刃。
至于铠甲,狄雷由于长时间的风餐露宿,虽然个子不小,但是非常瘦弱,现在套进去铠甲就显得十分的晃荡,于是狄泉给他弄了点皮甲穿上,跟随在自己的左右。
狄泉这次自地道进去,除了狄雷,还得带着“鼓上蚤”时迁前去打开城门,还需要带几个好手,在东昌府里面都是步战,没有必要找骑兵。
狄泉准备带上“行者”武松、“赤发鬼”刘唐、“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几个步军头领一起进去,顺便还要保护赵明诚夫妇。
狄泉则是带了白练紫金锤,跨上紫电宝剑,这口剑原本是“大刀”关胜从那刺客聂瞑那里弄来的遗物,后来交给了狄泉,狄泉就留在了身边防身使用。
而此时那个赵明诚掉了链子,一听说自己也要跟着狄泉他们进城去,他吓得不行,生怕自己没了命了,还没等走,就已经吓得两腿回不了弯了。
就他这个样子,那哪能指望着他跟着一起进城去劝降那东昌府的黄历知府
“我这才知晓,此人原来是昔日唐朝跨海征东的大英雄薛礼薛仁贵的后人,给我的锤谱乃是薛葵的锤法。”
狄泉一听狄雷所说,明白了,闹半天他锤法打这儿学来的,因为狄青的家传功夫里面没有这锤法,而狄雷可是以锤法闻名。
四猛八大锤除了,岳家军的四大勇将之外,还有九焰山薛家军中的四员猛将,而九焰山中名气最大、武艺最高的就是薛葵了,他的形象与李元霸有几分相似,也是一对擂鼓瓮金锤。
“那你学了薛家的锤法,便是当个镖师,也不至于沦落至此啊,又发生了什么变故?”
狄泉明白,这狄雷受的苦可一点都不会少。
“虽然学会了这锤法,可我仍然无处可去,这些年想要回乡去寻哥哥,却被当时拐到了玉门,在西北辗转而不得回去,没有船资路费,只得一路走回去,讨饭上路,千辛万苦回到三晋,却发现家里房屋倒塌,已经无一人了,询问邻里方知哥哥已经离去,又听闻哥哥在水泊梁山成事,只得再一路讨饭寻来了,辱没祖宗……”
狄泉一听,这狄雷愣是靠着要饭活了五六年啊,这要是在丐帮里面保不齐都能混上个舵主了,他可是太不容易了。
“不怕了,今遭到了我这里,你便跟在我左右,当我的亲兵吧!”
狄泉心说这是自己兄弟,武艺……那也是不差的,跟在自己左右当个护卫正好。
“寨主,酒菜齐备!”
正序谈之时,那“铁叫子”乐和整治了一桌酒饭,狄泉就叫端上来,帐后再叫人给烧汤搬桶,吃完了就让狄雷洗个澡,要不然说句话这头发里直往下掉虱子。
“来来来,兄弟,先吃些菜蔬,不是不叫你吃肉,只是你饥一顿饱一顿,腹中没有油水,只怕是吃下那些荤腥,挂不住肠子,油了裤裆啊!”
狄泉与狄雷,萧圣衣饮酒罢了,狄雷再洗漱一番,狄泉先安排他睡下,而他也养精蓄锐,三更天准备自地道入城。
转眼天至三更,狄泉准备出账,但那狄雷却走了进来。
“兄弟歇息够了?”
狄泉问道。
“哥哥,帐外兵马调动,不知是否要去作战?小弟可能跟随?”
狄雷虽然初来乍到,但是也想快速的立点功勋,好站稳脚跟。
“兄弟莫急,你今日且先好好休息一日,翌日再说!”
狄泉劝说,狄雷听不进去,知说是再见到哥哥,喜庆的很,浑身上下疲劳已消,非要跟着狄泉过去。
狄泉一看这小子死活都要去啊,说什么也没有用,也只能让他跟着一起去了,但是这上阵还是需要披挂、兵器、马匹的,狄雷是拿着讨饭罐拄着打狗棍来的,这些是什么都没有,狄泉还得想办法给他弄点这些东西。
“兄弟,你没有兵刃盔甲,上不得战场,你随我去选兵刃如何?”
狄泉询问狄雷道。
“兄长,需两柄大锤即可!”
这位四猛八大锤里面的小将此刻还是要用大锤。
狄泉就叫人在军营里面去找,但是军营里面没有多少锤,毕竟锤这种兵刃一般的人是使用不动的,属于重型兵器。
最后,还是在之前曾头市的缴获物资里面发现了一队九十斤的镔铁轧油锤。
镔铁亚油锤,这“镔铁”自然好理解,就是说锤的材质,但是这个“轧油”是个什么,想当初狄泉在看各种演义古本的时候那是想破了脑袋的,毕竟古代人是肯定不知道亚油酸,这个词也很难联系到什么确切的东西。
不过后来狄泉在看到了《杨士瀚扫北》和《康熙侠义传》中,找到了“镔铁压油锤”和“镔铁轧油锤”的称呼,并发现,这东西是因为和传统的榨油工坊使用的轧油锤一般,因而得名。
狄泉把这两柄锤子拿去给狄雷看看,狄雷非常轻松的提起这对镔铁轧油锤,觉得还算称手,便留下做了兵刃。
至于铠甲,狄雷由于长时间的风餐露宿,虽然个子不小,但是非常瘦弱,现在套进去铠甲就显得十分的晃荡,于是狄泉给他弄了点皮甲穿上,跟随在自己的左右。
狄泉这次自地道进去,除了狄雷,还得带着“鼓上蚤”时迁前去打开城门,还需要带几个好手,在东昌府里面都是步战,没有必要找骑兵。
狄泉准备带上“行者”武松、“赤发鬼”刘唐、“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几个步军头领一起进去,顺便还要保护赵明诚夫妇。
狄泉则是带了白练紫金锤,跨上紫电宝剑,这口剑原本是“大刀”关胜从那刺客聂瞑那里弄来的遗物,后来交给了狄泉,狄泉就留在了身边防身使用。
而此时那个赵明诚掉了链子,一听说自己也要跟着狄泉他们进城去,他吓得不行,生怕自己没了命了,还没等走,就已经吓得两腿回不了弯了。
就他这个样子,那哪能指望着他跟着一起进城去劝降那东昌府的黄历知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