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忠良后塞道埋伏,墨家人消火弄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风吹》。

    “大风吹

    吹四方

    我孤独在中央

    大风吹

    吹四方

    来去我敢担当……”

    “在世无声无息一趟

    不如轰轰烈烈一场……”

    “大风吹

    云飞扬

    谁知我心所向

    谁知我心所向

    谁知我心所向!”

    狐光就在一旁看着狄泉的状态,也是备受感染,“狄寨主高歌一曲,感人至深啊。”

    “天上地下,东南西北,又有几人能知我心?钜子,我此生不为其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狄寨主有悲天悯人之心,济世救人之怀,证明我们没有看错!”

    狐光说到了此处,流露出来的也是几分欣慰的神色。

    “哈哈,钜子过誉了,千百年来,有如此心思的人,可并不止在下一个。”

    “可是我们墨家,一千年来,只等到了你啊!”

    狐光说这句话的时候,和狄泉四目相对,狄泉能够看得出,也能听得出他眼神里的无奈和话语里的凄凉。

    是啊,他们已经等了一千年了……

    千年的等待,墨家在半消亡之中,始终在心忧天下。

    虽然狐光并没有告诉狄泉这一千年来墨家都曾经经历过什么,但是狄泉知道,墨家传承的一定不容易。

    “兄长,沛县与丰县都是武宁军统制,我当初听说过武宁军都统制是个良将,不好对付。”

    “赛存孝”萧圣衣在从云蒙山水帘洞下山之后在江湖里是切实的游荡了一段时间的,对于江湖里的一些事情,也都比较清楚。

    “可知晓他姓甚名谁,擅长什么战术?”

    “此人据说乃是张睢阳之后,名叫张弃病。”

    “张睢阳之后?是忠良后人,我梁山势在必得啊!”

    狄泉知道,这“张睢阳”是谁?不就是张巡吗?

    想当初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十三万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张巡与许远等数千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馀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虽兵败身死,但终究荣登凌烟阁,是一员难得的忠臣良将。

    《正气歌》有云,“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说的就是睢阳城陷后,尹子琦对张巡说:“听说您督战时,大声呼喊,往往眼眶破裂血流满面,牙也咬碎,何至于这样呢?”张巡答道:“我要用正气消灭逆贼,只是力不从心而已。”尹子琦发怒,用刀撬开他的嘴,发现只剩三、四颗牙齿。

    “寨主,前方有人在港汊间用木石阻塞去处水道。”

    就在此时,“活阎罗”阮小七前来报告,水路受阻,显然是有人故意而为之。

    “看来这位张睢阳的后人早就在防备我等了,所有人戒备起来!”

    狄泉看得出来,这张弃病能够一早阻塞河道,迟缓狄泉对进军锋芒,已经证明了他抵抗的决心,这些只怕是开胃小菜,后面指不定有什么等着自己呢!

    狄泉他们的船只是顺流,所以即便是手起了风帆,也会被水流带着阻塞在河道里面,不得寸进进。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战船淤堵在河道之间,直接展开火攻!

    狄泉也是预料到了这个可能性,立刻下令,叫所有船只赶紧抛锚,严防死守随波逐流,然后向两边的芦苇荡之中放箭。

    “狄寨主,可是在担心火攻?”

    狐光在一边听到了狄泉的部署,也就猜出来了他的心思。

    “如今敌人堵塞河道,摆明了是要让我们进退两难,趁着我军战船集结在一处的功夫,一把大火,烧了战船。”

    狄泉说道。

    “狄寨主放心,这火起不来。”

    狐光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似乎丝毫都不惧怕敌人火攻。

    “常言道,水火无情,难不成钜子有办法?”

    狄泉见狐光如此说,那他必然是有十足的把握灭火,于是急忙询问。

    “火!”

    就在此时,有人大喊一声,但见那左侧的小港汊之中顺流漂下来了几十条火船,燃烧着熊熊烈火,往梁山军左翼撞来。

    而在右侧的小港汊之中 也是一样冲过来了不少火船,准备两面防火,烧掉梁山战船。

    “墨家弟子,取水器出来!”

    狐光一声令下,墨家弟子就纷纷行动,抬出来了一堆大牛皮水包,迅速在河水之中灌满,拉上船来。

    从唐代开始,使用一种叫做水袋的灭火器。水袋是用马或牛的皮做成的,可以装三四百斤水,袋口绑起来,插进一根去节的竹子,水就可以通过这根竹子流出来,出现火险时,就由三五个壮丁抓着竹子借助袋口,向着火点注水。

    然后,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