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项元镇失手伤人,诸葛雄悲伤殒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仇安在徐州牧陶谦身上。

    不仅如此,刚有点成就的曹操暴露出来他残忍杀戮的本性。他竟然要徐州百万之众为曹嵩陪葬。让天下一片哗然。

    正是因为曹操要屠杀徐州,这才让荆州和江东人才济济。比如诸葛亮的一脉正是琅琊诸葛氏,诸葛瑾和诸葛亮。

    而诸葛氏后来返回原籍,耕读传家,到了诸葛雄这一辈,胸有韬略,腹有良谋,有一子诸葛英,年方一十五岁,但却无人赏识,只得在项元镇手下做个参谋。

    他跑到了项元镇府邸之前进言。

    他觉得,现在事情还没有到达不可为的境地,现在狄泉尚未进军,而项元镇的彭城和项飞的下邳之间,还有一处最后的屏障。

    那里,就是大洞山地区,几乎是彭城和徐州两国东北方向最后的屏障,一旦此地失手,项元镇和项飞便退无可退。

    大洞山主峰海拔361米,是徐州地区除芒砀山之外的第一高峰。

    大洞山主峰周边连绵分布大小山头近百余座,俗称99座莲花山,其中12座海拔超过200米,另有大小湖泊十余个,水面2000余亩,区域面积近60平方公里。

    虽然目前上游的水系此时还在狄泉手中,但是大洞山通道的东北部仍然安全。

    目前项元镇在彭城的储粮再加上各地征集的,可以用三个月左右,但西面芒砀山通道已经拦不住狄泉了。

    更关键的是,由于狄泉扼制了上游水路的存在,项元镇的水路物流到了丰县和沛县这两个地方后就打住了。

    而这些战略物资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从沿海地区给淮阳军运送过来的盐巴,无论是多厉害的人,长期不吃盐,那也就直接没力气了,所以决不能让狄泉长时间包围住淮阳军。

    目前,想要打通粮道,就只能想办法从项飞那边把拦路的“赛存孝”萧圣衣击败,在泗水走物资,在半路上就上岸,在上岸后,派遣兵马把物资通过旱道运输过来。

    虽然路运粮草的成本是相当惊人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然后,诸葛雄给出项元镇的设想是,把战场摆在大洞山峡谷之中,让敌军被地形分割成两段,同时无法展开兵力。

    而项元镇和项飞则要合兵一处,由项元镇先派出了少量军队同梁山对阵,摆出要进攻梁山的架势,可以打出无数旌旗列在阵前,多鸣鼓角,令敌人眼花缭乱,但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并不发起进攻。

    随后,叫项飞率领主力部队走山间的小路,绕道去梁山军队的后方。

    大洞山地区,如果梁山军自南北走向进入,则是走峡谷,地形狭隘,且左侧是沼泽地滩涂,根本没办法行军,但是官军从东往西进发,却有山上的隐秘小路可以行进。

    这样一来,梁山军队不知虚实,不明地利,其结果就必定是被项元镇那里的疑兵牵制住了。

    到时候,项飞集结了精锐主力绕道梁山军后方,趁梁山军不备,突然向梁山军发起攻,必然可以让梁山军被分割成几段。

    而峡谷里面的特殊地形,也势必让梁山军各部无法回援,由于主战方向判断错误,到时候的梁山军必然是毫无防备,被杀得措手不及。

    按照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惯例,在敌人发起仓促袭击,事发突然的时候,无论多精锐的部队,都不可能瞬间结成阵势。

    因为阵型需要整体配合,但是慌乱情况之下,被袭击者的阵形根本来不及统一调度,仓促间,梁山军只得各自为战。

    诸葛雄不是没有听说过梁山军队的高强战斗力,但是他更知道,从古至今,无论多厉害的军队,阵形一被冲垮,就会军心大乱,四散奔走。

    冷兵器时代,尤其是步兵,作战的方式基本上是列阵,方阵对打,最重要的就是阵势。

    所以一般情况下阵型一旦被破,军队就救不回来了,一旦敌人从最先没有布防的方向杀过来,队形就非常容易被冲垮。

    由于当时军阵里面人很多,没有什么高效的沟通方式,指令的传达也不是非常到位,往往都是旗语,或者是闻鼓则进,闻金则退,靠着鼓角争鸣控制军队。

    但是,一旦军阵垮了,谁还有工夫听你指挥,跑还来不及,于是整个的指挥体系和编制就乱了,

    士兵哗变,主帅又不可能控制住整个战场上的颓势,因为兵败如山倒,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军中的指挥命令已经无法传达到位。

    到时候,梁山军就只能葬身大洞山之中!

    虽然诸葛雄在那里信誓旦旦的讲了半天,而且他说的也确实可以实践,而且赢面很大,但项元镇愣是一点都没有听进去。

    按说项元镇倒不是嫉贤妒能的人,奈何被毒火烧过之后,他的伤患之处得了脓包大疮,无时无刻都是痒的,那滋味就像是二十倍的牛皮癣,恨不得他自己拿刀子把自己的皮剥了一样。

    所以,他根本集中不起来精神去仔细听诸葛雄讲述他的战法,反而是越听他说话,心里头就越发的烦躁,而他越烦躁,则身上越痒痒。

    可是他项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