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狄永华辨明真伪,项老赛上门中计(2/3)
习武之人,成了高手以后,看旁人练没练过武,几乎就是一抬眼的事情,毕竟练过的人身上一般都会出现很多的标志性痕迹。
最简单的,就是看手,有些武术家会在手上有特别明显的标志,老茧,在手背上,这是长期打沙袋形成的,别管是内家外家,这都会有,如果不练拳脚,练习的是兵器,那也是在手上会留下老茧,只不过是位置各不相同罢了。
“不是,这人到底是不是刺客,他怎么说的?”
旁边的“神机军师”朱武听了狄雷这么说,对于公孙郎是刺客的这么一个说法,也产生了些怀疑。
“弄醒他!问就知道了!”
狄泉直接指了指旁边装水的水罐,示意着直接泼水把他泼醒。
“看俺的!”
“黑旋风”李逵抓起水罐一股脑的往公孙郎的面部就是一阵倒水,差点把公孙郎活活给呛死在当场。
“下雨了?”
公孙郎刚刚睁开眼睛,就发现七八个大汉围着他,全都死死地盯着他。(表情包你醒了既视感~)
“妈呀!”
公孙郎吓了一跳,差点有晕了过去。
“说,你是干什么的!”
“铁笛仙”马麟把刀往公孙郎脖子上一架。
“饶命!我是来见梁山狄寨主的,有要紧讯息要高与他知晓!”
公孙郎高喊起来。
“你有什么事情,非要见狄寨主。”
狄泉非常的稳重,并没有直接披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先问问公孙郎前来的目的。
“这是我知己好友的破敌之策,他说了,狄寨主能依计行事,项元镇与项飞必然如瓮中之鳖!”
公孙郎从怀里掏出那诸葛英的亲笔书信,递给狄泉。
“狄寨主,请莫小觑我这兄弟!”
公孙郎在无人告知的情况下,直接认出来了狄泉,这倒是让狄泉非常惊讶。
“你是怎么认出我来的?”
狄泉非常不解,难不成,是这家伙刚刚并没有晕倒?
“我是衙门小官吏,迎来送往,带眼识人,必然是会的,我眼见在场众人都以你马首是瞻,你的气势要压制在场诸人之和,况且这两位虎背熊腰的侍卫时刻不离你狄寨主的左右,便大胆猜测!”
“好个带眼识人,仅是如此吗!”
狄泉身边的梁山好汉,一般都是武夫草莽出身,很少有如此心思之人,所以乍一听这等说词,倒是新鲜得很。
“除此以外,便是面相了,按照我家祖传相书,狄寨主面相极好,双眼如炬,仪表堂堂,贵不可言啊!”
狄泉听了这话,却是微皱眉头,因为这话听着,有点玄乎,而且多多少少,也带着点奉承的味道。
“莫非奉承?”
“非也非也,狄寨主你乃是朝天伏犀骨,此骨相,上至百会穴的顶部,下至中正之部,两侧周边城,直上入鬓曲,下达眉尾之福堂,形成一颗方形的印,又名方伏犀骨。”
“此骨相主大富大贵,大名大寿。可享帝王之福,最次也是将相之才,州官郡守的材料,主人尤其英明神武,大勇机智,消息于全国有安危,喜怒于人民有祸福。”
“故汉朝博物志有云:‘金龙头上有物,如博山之形,其精灵之结晶,完全凝聚於此,有此灵物,方能嘘气成云,扶摇直上,飞升于九天也。此为特贵之品,故列为第一。’”
狄泉本来以为他只不过是随口奉承,没想到还当真能说出来个子丑寅卯,一二三四来。
“看来阁下祖上精通于相学啊,不知是哪一位大家?”
“在下复姓公孙,祖上曾为包青天包龙图麾下‘红笔师爷’公孙策。”
公孙郎说道。
“原来如此,我方才看了这封信,排兵布阵却有法度,但我心中尚有疑虑,难道项元镇与项飞就会必定按照他所讲的排兵布阵方略行事吗?”
狄泉看着诸葛英的信件,确实,他言辞恳切,而且在他写的那计策里面,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漏洞。
但就算是狄泉姑且相信他当真是诚心投效,但是狄泉也不敢保证项家就会按照他的这个主意来进行排兵布阵。
如果狄泉真的信了他的话,但是到了最后, 项元镇并没有如此布阵,到时候死的可就是狄泉了。
“在下自然无法打消狄寨主之疑虑,不过我那位知己好友说了,狄寨主如若不信他,可以叫人潜入城外十里的关帝庙内见面,他定然可以打消狄寨主疑虑。”
“居然如此胸有成竹,好,那我不去,到叫人小觑了……公孙先生,你就先住在我这里,待到我确认计策无疑,再请先生自便如何?”
狄泉留着那公孙郎,暂时当个人质。
“好嘞,我也没准备走,估计我也走不了……”
而与此同时,诸葛英在家中正好迎来了二次上门的项老赛。
这回项老赛抬来了一口金丝楠木的棺材,可谓已经是诚意满满,仁至义尽了。
最简单的,就是看手,有些武术家会在手上有特别明显的标志,老茧,在手背上,这是长期打沙袋形成的,别管是内家外家,这都会有,如果不练拳脚,练习的是兵器,那也是在手上会留下老茧,只不过是位置各不相同罢了。
“不是,这人到底是不是刺客,他怎么说的?”
旁边的“神机军师”朱武听了狄雷这么说,对于公孙郎是刺客的这么一个说法,也产生了些怀疑。
“弄醒他!问就知道了!”
狄泉直接指了指旁边装水的水罐,示意着直接泼水把他泼醒。
“看俺的!”
“黑旋风”李逵抓起水罐一股脑的往公孙郎的面部就是一阵倒水,差点把公孙郎活活给呛死在当场。
“下雨了?”
公孙郎刚刚睁开眼睛,就发现七八个大汉围着他,全都死死地盯着他。(表情包你醒了既视感~)
“妈呀!”
公孙郎吓了一跳,差点有晕了过去。
“说,你是干什么的!”
“铁笛仙”马麟把刀往公孙郎脖子上一架。
“饶命!我是来见梁山狄寨主的,有要紧讯息要高与他知晓!”
公孙郎高喊起来。
“你有什么事情,非要见狄寨主。”
狄泉非常的稳重,并没有直接披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先问问公孙郎前来的目的。
“这是我知己好友的破敌之策,他说了,狄寨主能依计行事,项元镇与项飞必然如瓮中之鳖!”
公孙郎从怀里掏出那诸葛英的亲笔书信,递给狄泉。
“狄寨主,请莫小觑我这兄弟!”
公孙郎在无人告知的情况下,直接认出来了狄泉,这倒是让狄泉非常惊讶。
“你是怎么认出我来的?”
狄泉非常不解,难不成,是这家伙刚刚并没有晕倒?
“我是衙门小官吏,迎来送往,带眼识人,必然是会的,我眼见在场众人都以你马首是瞻,你的气势要压制在场诸人之和,况且这两位虎背熊腰的侍卫时刻不离你狄寨主的左右,便大胆猜测!”
“好个带眼识人,仅是如此吗!”
狄泉身边的梁山好汉,一般都是武夫草莽出身,很少有如此心思之人,所以乍一听这等说词,倒是新鲜得很。
“除此以外,便是面相了,按照我家祖传相书,狄寨主面相极好,双眼如炬,仪表堂堂,贵不可言啊!”
狄泉听了这话,却是微皱眉头,因为这话听着,有点玄乎,而且多多少少,也带着点奉承的味道。
“莫非奉承?”
“非也非也,狄寨主你乃是朝天伏犀骨,此骨相,上至百会穴的顶部,下至中正之部,两侧周边城,直上入鬓曲,下达眉尾之福堂,形成一颗方形的印,又名方伏犀骨。”
“此骨相主大富大贵,大名大寿。可享帝王之福,最次也是将相之才,州官郡守的材料,主人尤其英明神武,大勇机智,消息于全国有安危,喜怒于人民有祸福。”
“故汉朝博物志有云:‘金龙头上有物,如博山之形,其精灵之结晶,完全凝聚於此,有此灵物,方能嘘气成云,扶摇直上,飞升于九天也。此为特贵之品,故列为第一。’”
狄泉本来以为他只不过是随口奉承,没想到还当真能说出来个子丑寅卯,一二三四来。
“看来阁下祖上精通于相学啊,不知是哪一位大家?”
“在下复姓公孙,祖上曾为包青天包龙图麾下‘红笔师爷’公孙策。”
公孙郎说道。
“原来如此,我方才看了这封信,排兵布阵却有法度,但我心中尚有疑虑,难道项元镇与项飞就会必定按照他所讲的排兵布阵方略行事吗?”
狄泉看着诸葛英的信件,确实,他言辞恳切,而且在他写的那计策里面,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漏洞。
但就算是狄泉姑且相信他当真是诚心投效,但是狄泉也不敢保证项家就会按照他的这个主意来进行排兵布阵。
如果狄泉真的信了他的话,但是到了最后, 项元镇并没有如此布阵,到时候死的可就是狄泉了。
“在下自然无法打消狄寨主之疑虑,不过我那位知己好友说了,狄寨主如若不信他,可以叫人潜入城外十里的关帝庙内见面,他定然可以打消狄寨主疑虑。”
“居然如此胸有成竹,好,那我不去,到叫人小觑了……公孙先生,你就先住在我这里,待到我确认计策无疑,再请先生自便如何?”
狄泉留着那公孙郎,暂时当个人质。
“好嘞,我也没准备走,估计我也走不了……”
而与此同时,诸葛英在家中正好迎来了二次上门的项老赛。
这回项老赛抬来了一口金丝楠木的棺材,可谓已经是诚意满满,仁至义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