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铁笛仙受刑堪废命,华先生临危行险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跑进了辕门,一路跑一路喊。

    在辕门里面就听见了呼延灼喊声的狄泉立刻踢了一脚身边的“黑旋风”李逵,喊道,“把华阴请来!”

    “黑旋风”李逵便撒丫子跑到了后军那里,华阴刚要给一具金人的尸体开颅,就感觉一股巨力直接抓住了他的衣领子,拖着他向后就走,一时间勒的他喘不过气来!

    “谁,谁啊!谁要害我!”

    华阴质问道。

    “华郎中,我们寨主有请!”

    “黑旋风”李逵虽说嘴上回了他华阴一句,但是动作是丝毫没有停歇,片刻就把华阴给拖拽到了中军大账之内。

    此时的“铁笛仙”马麟被放在了桌子之上,华阴进来之后看见了马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立刻上前把脉。

    但是他一上手把脉,就惊呼了一声,“五内俱焚啊!”

    其实,由于那些黄米饭的温度,确实是把马麟烫出来了器官衰竭,有点相似于夏天中暑的热射病。

    热射病一般指中暑。通常情况下,中暑时体温达到32-40c就会把内脏煮熟。

    人体正常温度为36.1-37.3c,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生活时间过长,则可能会引起中暑的情况发生。当患者出现中暑后,体内的核心温度会迅速升高,并且还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从而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情况发生。

    若患者的体温持续处于较高的状态,并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则会导致内脏受到严重损伤,甚至会出现坏死的现象。

    而马麟现在体表温度和体内温度都是不低的,而且现在只能给他的体表降温,不能给其体内降温,按理来说给体内降温,需要多饮水,适当补充盐分,严重者需行胃或直肠冰盐水灌洗,或行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降温。

    但是这古代没有这个条件和技术啊!

    “只能开膛……可是……”

    华阴知道,这种情况,不做手术估计是救不了马麟,可是做手术,风险太大,开膛不死的,他这辈子没见过几个。

    中医古代的手术非常保守,极少有开膛做手术的,汉代司马迁着《史记.楚世家》有这么一段文字:“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

    翻译过来就是:吴回的夫人生下儿子陆终,陆终的夫人生下六个孩子,是剖腹而产。这基本上是最早的剖腹手术。

    然后,到了隋朝,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了比较精细的手术,如肠吻合术。该术式首载于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金创肠断候》。

    “夫金疮肠断者,视病深浅,各有死生。肠一头见者,不可连也。若腹痛短气,不得饮食者,大肠一日半死,小肠三日死。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内之。肠但出不断者,当作大麦粥,取其汁,持洗肠,以水渍内之。当作研米粥饮之。二十余日,稍作强糜食之,百日后乃可进饭耳。饱食者,令人肠痛决漏。常服钱屑散。”

    这段文字描述了因为外伤导致的肠断裂的急诊肠吻合术手术治疗,同时还记载了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及术后的预后判断,同时,要行肠吻合术,缝合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那个时候确实有了开膛手术,但是后期发展的并不是很好,所以现在基本上很少有大夫敢开膛做手术了,毕竟这东西一旦出事,大夫就得背上一个杀人犯的名声。

    止血不好办,而且消毒不好办,现在消毒已经有了狄泉弄出来的酒精,而止血可以用他们华家传下来的麻沸散。

    历史上最早做手术的就是华阴的老祖宗华佗,据记载,华佗的开腹手术是切开患者的腹部,抽割溃疡积聚,如果在肠胃上有病,便出去相应疾秽,经过洗涤之后再缝合,在伤口上敷以自己事先制成的药膏,过个四、五天后,伤口便能够合拢,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完全平复。

    但是,华阴非常怀疑,自己也没有重现自己祖上这技术的能力。

    “华先生,可是要手术吗?”

    狄泉看得出华阴内心的挣扎,于是主动走过来询问。

    “是……但是我实在是没有把握……”

    华阴心理压力非常大,自己现在是进退两难,要是做手术,开膛之后“铁笛仙”马麟死了,估计大部分都梁山好汉都会认为自己害死了马麟。

    要是不治,也没有办法置身事外,因为自己这样就当上了一个“见死不救”的骂名。

    虽然华阴知晓,狄寨主是个明事理的人,但是不代表着下面的每一个梁山好汉都有那么清楚的意识!

    万一有个差池,比如说像是刚才那个把他拽过来的“黑旋风”李逵,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遇上他们,怎么办?

    “华阴先生,医者父母心,请动手吧,不论什么结果,我都接着!”

    狄泉心里多少能够猜出来点华阴的心思,这句话也只能他说,只有他自己做了保证之后,华阴才敢动手啊!

    “既然如此,罢了,若是见死不救,还算个大夫吗!”

    华阴心想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