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吴加亮兵分三路,哈迷蚩思盗船方(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六,董澄作为原着里能和“小李广”花荣硬碰硬的人物,就算是打不过曹荣,守城是没问题的,他曹荣也别想短时间内拿下城池。

    而狄泉应该做的,就是秉持着,“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法,直插入宋江的心窝子去!

    狄泉的灵感其实是来自于萨尔浒之战,当初

    明朝方面集中47万兵力向辽东发起进攻,由杨镐坐镇指挥。

    虽说明朝方面真实的兵力,一直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过 11万,有的说约20万,但是反正其实际数量是远多于努尔哈赤的后金部队。

    明军当时从四个方面进军,从北面进军的是马林兵团,从西面进军的是杜松兵团;南面是刘綎兵团,西南面是李如柏兵团。整个作战部署是“分进合击”的思维,看上去似乎稳妥而全面。

    而作为敌对的一方,后金的总指挥努尔哈赤说:“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说不管你明朝来多少人马,我都不会去一一应对,而是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你一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

    其实,努尔哈赤说这话的时候,未必胜券在握,他作为较弱的一方,也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迎敌。

    但是,正因如此,努尔哈赤的战术极大地集中了有限的兵力,明军此时虽兵多将广,然却步伐不一,进度不齐。

    四路大军与后金一战,颓然溃败,努尔哈赤无奈中得以一敌四,居然取得了胜利。

    现在的情况是宋江和吴用得到了金军帮助,实力有所提升,但是整体兵力上的实力还是照着梁山差了一点,但是宋江在青州境内强征民夫充军,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快速扩充了军队。

    之前“白日鼠”白胜来报,“霹雳火”秦明领的新军足有万人之众,而无独有偶的是,曹荣那边也是领着万人的队伍。

    他们这些队伍里面不可避免的会掺杂很多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民兵进去,但是宋江现在的军队数量是远超狄泉军队的,只不过整体实力是远远不如而已。

    “我看现在我们趁着这些家伙全出去了,直插青州城,活捉宋江如何?”

    狄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诸葛英表示这个办法可以,但是必须要足够迅速。

    狄泉便调集兵马,准备立刻安排。

    而那边的倒霉粘罕在中了李应一飞刀之后逃回了青州城,正在养伤期间。

    现在粘罕和喇罕在一起吃饭,宋江对待这两个外国使臣可真是没说的,桌子上摆着各种美味,光是点心就十几样,有枣糕、白松子、胡桃肉、糕粥、柑子、橘红、枇杷、馄饨、奶酪,应有尽有,并时令鲜果桃、杏、梅、李、枇杷、山枣、柿、栗等物。

    桌子上也是南食北食俱全,鲜鱼、嫩鸡、肥鲊、肥羊、酿鹅、精肉,桌上有葡萄酒、即墨老酒,还有那从狄泉处流出的高度白酒,应有尽有。

    喇罕可是吃得肚圆,这些东西好多他见都没见过,很多东西东北地区不出产,来了这些日子,他都吃胖了。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金国到底有多穷。

    历史上,在1120年,宋朝的马政使团也出席了一次金国,马政有一个儿子马扩,年轻强壮身手不凡,引起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注意和赏识,出入之时常常带着马扩,由此,马扩也走进了他们的生活深入观察其衣食住行。

    在这次出使过程中,他写下了一本《行程录》记录了当地的环境、交通等,来自繁华的东京城的他对于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很是惊讶,除了和繁华不沾边以外,就连大金国的国宾馆也只有20~30间大的茅草屋,里面的陈设也简陋不堪,里面几个大土床也只能够歇歇脚。

    当时的女真人过得十分简陋,偌大的金国没有高楼林立,没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甚至连城镇都没有,都是零零散散的散居户。除此之外,皇帝、王公大臣等也没有一栋像样的宫殿,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寨”,和平民住的地方差不多。

    完颜阿骨打也向他们解释过,哪怕是他们的屋子,也不需要什么装饰,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冬暖夏凉就是最好的,用不着麻烦百姓,劳民伤财建造辉煌的宫殿。

    除了住的地方简单以外,他们穿得也不华丽,冬天的时候一般人就穿皮革缝制的衣服,有钱人则穿着用羊、貂鼠等皮毛制作成的裘衣,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生活,是他们生活中比较苦难的一段时期。

    到了夏天,因为水资源不方便,不管是平民百姓还皇帝贵官员,都会河里洗澡,这里就像大家的大澡堂,没有谁高贵,谁卑贱之分。

    他们的饮食也很简陋,据马扩观察,完颜阿骨打贵为一国之君,和亲贵们吃饭之时,因为粮食有限,一人只吃一碗多了不行,因为他们不种植稻谷,唯一的粮食就是稗子,吃的时候,也不像北宫廷中有这么多讲究,就着韭菜、野蒜等下饭。

    不过这里的男子几乎都是马背上长大的,都是打猎的好手,经常去打猎,打来的猎物一般都都是烤着吃,有时候也会煮着吃,没有煎炒油炸等,吃的时候就将肉用刀给划开,大餐就是狗血拌饭,加一点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