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转兵马罗殿谋大理,祭先师庙堂现恶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续了300多年。

    在这一时期,缅甸就是由蒲甘王朝统治,两国自从蒲甘王朝阿奴律陀王时就时长兵戎相见,现任国外阿隆悉都即位之初就采取了许多进步措施,制订法典,发展工农业生产,统一全国度量衡,促进商业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勃生成为通往海外各国的重要海港,国力蒸蒸日上。

    而他在得知了大理国内乱的情况之后,也是蠢蠢欲动,在边境线上屯兵,时常越境骚扰,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两国交战。

    只是因为段和誉现在军力不足,导致其只能对缅甸方面进行屈辱妥协,对其每一次都是施以金帛贡品安抚。

    而李述甫往日里就和大理国有所争斗,原本罗殿国、罗氏、乌蒙部就和大理段氏接壤,时常有摩擦,他自然是知道大理国实力的,大理国毕竟是个不小的国家,他们也不太敢大招惹。

    但是现在按照高明清的说法,大理国元气大伤,而且附近的地盘他们罗殿国已经拿下,凭借贵州大山挡住宋军不成问题,附近的罗氏已经被李述甫和柴宗联合,乌蒙部首领妥开新死,他们如果整合乌蒙部兵马族人之后,联手进攻大理段氏,渡过大渡河,没准大理段氏就要易主了。

    高明清看到了这两个人有所动心之后,又开始给他们普及起来了历史上大理段氏这块天南之地的好处和曾经的辉煌。

    云南历史上自隋唐以后,只要不归中央管必出强大的政权。

    南诏可以在大唐鼎盛时期,两次把唐朝精锐军队送去洱海喂鱼,长安城人人披麻戴孝。直接导致安禄山看唐朝战败造反,改变历史,历史上,南诏国可是能东屠安南,北上成都。

    即便是是盛唐都给南诏吃大亏,除了吐蕃,南诏国当时就是第二号敌人。南诏是野蛮好战的乌蛮人政权,出乎今人想像,乌蛮虽处西南山区,却是个半游牧民族,因为云南多产良马,而且他们并不落后,居然是个军工强族,又引进了吐蕃的兵工技术,造出的兵器极锋利,唐人胆寒的称南诏兵器“所指无不洞”,而且乌蛮人性格爆烈嗜杀,冠于西南,

    虽然之后大理和南宋一起佛系一起被元灭,但是那纯属大理段氏太菜,后来近代云南护国军直接断送了皇帝复辟的可能。

    而且,正常打大理国还要渡过大渡河天险,而罗殿国因为与大理国陆地接壤,只要翻过山,直接可以攻击到大理国境内的普安城作为进攻跳板。

    所以,李述甫和柴宗决定,放弃入川计划,暂时修养,随后就转而去攻击大理国。

    而此时在东京城内,还有一件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原本负责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的钦天监之中,有一颗李子树结果了。

    按说一株李子树结果,那是自然现象,是完全没什么可以稀奇古怪的。

    但问题就在于,这李子树结出的果实不是李子,而是一根黄瓜。

    这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按说这种现象百年罕见,还专门出现在了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的钦天监院内,这就难免让人和“天意”二字联系到一起。

    宋徽宗知道此事,询问钦天监是为何故,钦天监在四大奸臣的授意之下,谎称祥瑞,还和宋徽宗要三易黄河联系起来,搞得宋徽宗是龙心大悦。

    这件事在东京城闹得沸沸扬扬,引起轩然大波,虽说在朝廷上面说这是祥瑞的兆头,但是在民间,人们更多的还是把它当作不祥之兆而议论纷纷。

    据说有易学大家占卜得出谶语,说是:“李生黄,民无家。”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种言论的传播直接引起了皇城司的阻止,但是收效甚微。

    放在承平时代,这种几乎就是预言了天下将要大乱的言语,朝廷必然是严惩不贷。

    但这一回,因为各地的事情太多,四大奸臣对这街头巷议也顾不上了,甚至有不少朝廷的下级官吏也加入到散布流言的行列之中。

    而诡异的情况还远不止于此,按照惯例,每年这个时候,朝廷要派出高级官员在学宫里举行祭祀孔子的仪式,甚至是要皇帝隔一段时间要亲自前往山东曲阜孔府祭孔,但是现在山东已经在狄泉之手,宋徽宗虽然不知,但是祭孔也不能去人家孔老夫子的老家了,只能是在东京城里面来了。

    这一次的祭孔,由官居一品的礼部尚书主持,但是怪异之处就在于,在举行祭祀典礼之前,东京城那天本来天气晴朗,是万里无云的状态。

    但是,就在礼部尚书把祭文读完,正要带着一大群官员准备行礼时,天象却突然变化了,先是乌云密布,直接遮住了太阳,紧接着就是毫无预兆的狂风大作,把除了至圣先师灵位之外的东西全给吹得七零八落,连学宫庭院里高大的树木也被吹得拦腰截断了好几根。

    更离谱的是,原本在至圣先师神位之前的那些烛火被吹得满地乱滚,直接点燃了一直铺到学宫之外的地毯,直接引起了火灾,情况一度让人瞠目结舌,甚至连学宫外的太学生和仪仗队都被大火吓退,愣是没一个人敢来救火。

    等了半天,还是禁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