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萧圣衣围点打援,金银枪路旁伏击(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追击,他就几百骑兵,还敢孤军深入,定是认为自己这骑兵速度快,进退自如,徐宁教头,王岩保教头,你们二位就带领手下班直,两边包抄他的兵马如何?”

    一听说对方是骑兵,“金枪手”徐宁和“银枪将”王岩保都是会心一笑,他们的金枪班和银枪班虽是御前仪仗兵种,但也是能打的精锐,虽然都是步兵,但是尤其能对付骑兵。

    其中,金枪班比起银枪班还弱了一筹,因为银枪班前身是“银枪军”。

    银枪军,又称为银枪效节都,也称银枪效节军。为后梁时期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的私人护卫部队,是五代时期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因兵士的武器为长枪而得名,据《清异录》云:“枪材难得十全,魏州石屋材多可用,杨师厚时,银枪效节都皆采于此”。可能因枪的材质较好,故称银枪。

    杨师厚去世后,该部队归李存勖,至后唐明宗天成二年被剿灭,但是其战力爆表,在后唐打败后梁的战斗中,李存勖率领银枪军说:“进梁军阵,斩十余里开枪。” 银枪军威力明显,当时银枪军痛杀官兵梁军,从正面、侧面多角度袭击梁军,梁军死伤3万多人,和杨行密的\"黑云都\",钱镠的\"武勇都\",王建的\"貔虎都\"、\"威信都\",朱温的\"厅子都\"等部队都是五代十国期间显赫一时的兵种。

    而如今的御前银枪班就是根据昔日银枪军的战法改编的部队,其所用银枪长度长于普通长枪,。是用结实的白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与后世明末女将秦良玉的白杆枪有异曲同工之妙。,

    “算时间,估计敌军该来了!”

    萧圣衣这边一边追赶残军,一边在那里思索着,按照时间来说敌人的增援部队应该来了。

    果不其然,他刚刚想完了这句话,旁边的草稞子里面就钻出了一队人马,一个个手持钩镰枪,直奔他们骑兵的马蹄而来。

    来的正是“金枪手”徐宁带领的御前金枪班。

    “来的好!”

    钩镰枪这般兵刃,萧圣衣是见识过的,知道这东西是专门攻击马腿的兵器,于是摆开一禹王槊,直接把伸过来的五六支钩镰枪给扫了开来。

    而人群之中,明显有一个人身手快得很手持一镀金钩镰枪,直取萧圣衣胯下花皮艾叶青,此人生得六尺五六长身体,团团的一个白脸,三牙细黑髭髯,十分腰细膀阔,身穿雁翎金圈甲,头戴狻猊舞爪盔,正是“金枪手”徐宁。

    “高手!”

    萧圣衣一眼就看出来了徐宁和其他人的不同,手中禹王槊挂风,砸向了徐宁,徐宁手中钩镰枪一个“按虎式”,挡住了这一槊,觉得颇为沉重,立刻矮下身位,拉拽马蹄,钩镰枪恰似一只钢铁螳螂,短短几招,把那“藏林伏草,钩蹄拽腿”,“但见马到,一搅钩翻”的诀窍给展示的淋漓尽致。

    花皮艾叶青是匹宝马,不等萧圣衣操纵,就已经抬腿躲避,徐宁手腕一翻,这钩镰枪又向上撩了上来,钢钩直要钩破马腹。

    钩镰枪是在枪头锋刃上有一个倒钩的长枪。枪长七尺二寸,并不算是长枪,徐宁用的这一支就已经是加长过的了,侧面的倒钩则既可以用来砍杀敌人,也可以钩住敌人,有效防止敌人奔逃,所以正常长枪不能做出具有很大杀伤力的劈砍类型动作,但是这钩镰枪却可以。

    “当啷!”

    钩镰枪被禹王槊一挡,徐宁见攻击不成,立刻发挥了钩镰枪的“钩”、“拖”、“拽”、“拉”的法门,往后一扯枪身,这就直接勾住了禹王槊,来了个“提膝圈枪右高步剪钩枪”,身体略右转,右腿挺膝站立;左腿提膝,使膝尖靠近胸部,左脚面绷平,与此同时,左手运枪由左下向右下、向右上经上向左下弧形绕环一周,右手握钩颈由左肘后向下经腹前绕弧至右肩前,使钩尖向上,借力打力,着实是带着萧圣衣的禹王槊走上了一圈。

    钩镰枪无赖就无赖在这一块儿,对付兵刃,随随便便就可以锁拿,基本上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变招,两样兵器一碰,再往后一拽,就得了。

    若是旁人的力气不足,多半这一招下去,兵刃就会被钩镰枪给带得脱手而出了,但是萧圣衣不是一般人,一用力就挣脱了徐宁的缠斗,随即直接驱马向徐宁撞了过去。

    “想伤我的马!先尝尝马蹄!”

    萧圣衣大吼一声,徐宁虽然用钩镰枪遮挡,但是也无法阻止他即将要撞上马蹄的情况。

    就在此时,一杆银枪直接破空,直刺萧圣衣咽喉,乃是另一边的御前银枪班教头“银枪将”王岩保出手了,直取萧圣衣咽喉,走的是想要一击毙命的路子。

    萧圣衣立刻伸出左手抓住毕燕挝,一招锁住了银枪枪头,他明白,只要能止住枪头,那这根枪对他的杀伤力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王岩保见枪头被锁住了,立刻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就是突然猛地一拽枪杆,但见那杆长度惊人的长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