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八十万?洒洒水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到大师这么说,秦凡笑了。

    走到桌前,将那铜炉拿在手里,又仔细看了看,确认这东西至少有一千年的年头了。

    在山上,自己师父天机子就是用的这样的香炉给唐朝的画圣吴道子上香。

    没办法,师父喜好古董,但是更喜欢画圣吴道子。

    作为唐代最有名的画家,吴道子的名声自不用多说。

    “唐代铜炉的制作材料主要是青铜,尤其是含铜量高的紫铜和黄铜,而且铜炉表面处理包括刻花、雕刻、打磨等,以增强美观和防腐防氧化。”

    “这些技艺经过后世的发展,已经非常完善,所以唐代以后的铜炉,在选材、工艺上要更加完善。”

    “也就这个原因,让我断定,这铜炉不是明代了,而应该是唐代!”

    “唐代时,在对铜炉顶部鎏金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瑕疵,与铜炉的腰身的结合没那么紧密,常年使用,这种地方最容易藏污纳垢。”

    “老奶奶这件铜炉本身就有这个缺点,大家请看。”

    说着,秦凡将手中的铜炉举高,用手指着铜炉的腰身与两耳接缝处。

    “这里的缝隙是不是要多一些!”

    “这种工艺在唐朝后,便经过了改进,工匠们会直接用铜块在烧制的过程中多次塑形,便没有了这种瑕疵。”

    老奶奶听着秦凡这一说,脸上的阴云即刻消失,笑容重新出现,“小伙子!你这说的可是真的?”

    “这小伙子应该说的没错!”

    “对对对,这说的头头是道的,这铜炉就是唐代的没跑了!”

    “哎呀,这要是真是唐代的,这就肯定不是十万块能买的下的了!”

    “不过,人家大师可是专家,这个年轻人看起来还没二十岁,能懂什么?”

    “有道理,这小年轻不会是编瞎话骗这老奶奶吧,专门跟这鉴宝大师对着干!”

    大师听了秦凡说的,心里已经毛了。

    围观的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着,说什么的都有。

    眼看着自己今天这漏捡不成了,大师心中有了怒气。

    但是秦凡说的又是事实,这他还真是反驳不了。

    不过,你们坏了我的买卖!我让你们也做不成!

    大师一拍脑袋,装出一副懊恼、悔恨的模样。

    “小兄弟,你这一下提醒了我!你说的没错啊!这铜炉我再洗看看!”

    “刚才一定是我看错了!大妈,别急,这铜炉该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决不能让您亏了!”

    老奶奶,“这个姑娘说出五十万买,这就很高了,我心里满意这个价位!”

    大师连忙道,“大妈,您可小心,别被他们骗了!这铜炉啊,既然是唐代的,可能就不止五十万了!”

    “啊?不止五十万?大师你说的可是真的?”老奶奶惊讶道。

    “当然了,大妈您看,唐代的时候,佛教兴盛,达官贵人中更是有很多信徒!”

    “我看这铜炉表面雕刻的居然是螭虎,说明这铜炉当时的主人,身份地位不一般啊!”

    “而且刚才我也说过了,这铜炉底部没有刻,这很有可能是当年的铸造大师钟鸣图的作品!”

    “有这样的文化属性加持,这铜炉的价值小不了!”

    说完,大师对何姿琼道,“姑娘,你刚才说五十万买了这铜炉,我看,这价格还是低了!”

    “你胡说!这五十万已经是合理价格了!”沈小雨怒道。

    看到这种道貌岸然的大师,沈小雨真想让去给这个人两个大耳光。

    何姿琼拉住沈小雨,轻飘飘说道,“你说,这铜炉应该卖多少价钱合适?”

    大师迟疑了一下,伸出手,“八十万!这铜炉有这个价格!”

    秦凡笑了,这大师还真是不遗余力给自己招黑!

    若是刚才你承认自己看走眼了,便也可以,现在又横插一杆子,想要让何姿琼花八十万买铜炉。

    大师,你这路,走窄了啊!

    “大师,您是叫王成斌对吧。”

    秦凡看了看摊位前的名牌,上面写着王成斌。

    王成斌点了点头,“行业内专门鉴定铜器二十年,不说有多少成就,但过目的东西,不下两万件!”

    “真厉害!”

    “这才是大师!合着人家是专门鉴定这铜器的!”

    “这小伙子这回遇上硬茬子了!”

    “大妈,您这回遇上好人了!不过你要是五十万卖了,那得亏三十万!”

    “是啊是啊,差点让这三人捡漏了!”

    秦凡看着沈小雨,问道,“刚才大师说的话,都录下来了吗?”

    沈小雨晃了晃手机,“那是自然,一句话都没有落下!”

    “好!这铜炉,我八十万买了!”

    “不过,我会立马送去古董协会鉴定,然后将你刚才说的话都放在网上!同时,提交给行业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