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写春联(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和归属感。

    这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了他们的心底,成为了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许多传统风俗正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尤其是管道燃气的普及,让灶王爷曾经依存的土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即使是在自己家中,那曾经熟悉的厨房也早已被崭新的燃气灶所取代,变得干净而明亮。

    尽管如此,偶尔的时候,钟跃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时候,那个大家围坐在土灶旁,看着火焰欢快地跳动,聆听着柴草燃烧时发出的清脆声响的日子。

    那时的生活简单而美好,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

    “跃民,你说现在的孩子们,是不是都很难想象咱们小时候用土灶做饭的情景了?”

    周晓白一边摆着餐具一边感慨道.“等到以后,孩子们可能连土灶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吧!”

    钟跃民微笑着点了点头,回答道.“是啊,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东西都没见过。但这样也好,时代在进步嘛,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说不定哪一天,这些农家餐厅里的土灶会成为稀罕物,大家还要排着队去体验呢!”

    周晓白被他逗乐了,笑着说道.“那倒也是,毕竟现在大家都喜欢追求新鲜事物。而且,我最近听说用土灶和柴草烧出来的饭菜,要比自己家用煤气灶做的更好吃。”

    周晓白好奇地问道.“跃民,你觉得这是不是一种返璞归真呢?”

    钟跃民想了一下,认真地回答道.“应该也算吧,但更像是一种情怀。就像我们偶尔怀念过去一样,并不是因为过去有多美好,而是因为那些回忆里包含着我们的情感和故事。所以即使是再普通的东西,只要能让我们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都会变得特别珍贵。”

    周晓白轻轻地点头表示认同,她知道钟跃民说得很对。虽然时代在不断变化,但人们对于情感和回忆的需求永远不会改变。而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往往能够唤起他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

    星期六的晚上,周晓白坐在沙发上,手里翻着一本日历,随口问钟跃民.“跃民,过年的东西都买齐了嘛?别到时候缺了什么。”

    钟跃民想了想,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都差不多了,就差春联还没写了。”

    “行,那明天咱们就写春联。”周晓白合上杂志,做了个决定。

    第二天,钟跃民吃过早饭,就兴致勃勃地开始准备写春联。周晓白、小诗画和小海宸则忙着裁纸,一家人其乐融融。

    每写好一副春联,钟跃民都要得意地瞅一番,仿佛在看自己的杰作。看完之后,他还不忘对小诗画说道.“姑娘,拿到一边儿晾一下,别给墨蹭了。”

    “好的爸爸,你写的字儿真好看。”小诗画乖乖地接过春联,一边晾一边夸赞。

    钟跃民听到自家闺女的夸奖,心里那叫一个得意,脸上的笑容都快溢出来了。

    周晓白看到后,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但眼里满是温柔和宠溺。

    钟跃民开始反复欣赏自己的作品,换视角看,眯眼看,睁大眼睛看,凑近看,放远了看。他越看越满意,最后忍不住自言自语道.“操他大爷的!我怎么可以写得那么好看呢?啊?啊?啊?啊。”

    周晓白和小诗画、小海宸听到他的自言自语,都忍不住笑了。周晓白打趣道.“跃民,你这也太自恋了呀。”

    钟跃民却一本正经地回答.“媳妇儿,我这不是自恋,我这是对艺术的追求和尊重。我觉得我现在的毛笔字真的有进步了,写起来越来越畅快了。”

    这时,陈亦君缓缓走了过来,小诗画立刻迎了上去,兴奋地说道.“姥姥,你看我爸爸写的字,好看不?是不是看着就很漂亮?”

    钟跃民听到自己闺女的话,停下了手中的笔,眉毛轻轻一挑,用期盼的眼神看着陈亦君,那意思很明显,就是在等着陈亦君的夸奖呢。

    然而,陈亦君看了看春联,却皱了皱眉头,直言不讳的说道.“跃民,你这字结构是对了,但看起来太飘逸,没筋骨,软绵绵的,没有笔峰。字就显得很单薄,有些笔画也很虚,没有厚重感,给人感觉很没有力气,好像写着写着就要晕过去了似的。还是那句老话对,字如其人啊。”她一边说,一边摇着头,似乎对钟跃民的书法并不满意。

    周晓白听到自己母亲的话,再也憋不住的笑了起来。那笑声清脆而欢快,仿佛一串银铃在空中回荡。

    小海宸虽然不知道妈妈笑什么,但他也跟着笑了起来。他的笑声稚嫩而天真,像是春天里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钟跃民听了这话,感觉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疼,像是被人狠狠地扇了一巴掌,一时间有些尴尬。

    小诗画果然是自己的贴心小棉袄,立刻给钟跃民帮腔道.“姥姥,我觉得爸爸写的就是好看,真的很好看!”

    陈亦君继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