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京城大游行(2/3)
。”
“对啊,所以朕一直在让内阁和朝臣们想着法子,一直在努力的解决着这个事情。你们就不能多一点耐心,给朝廷多一点时间?难道说你们是受人操纵,来闹事的吗?”
为首的杨易,连忙躬身大喊道:“陛下,明鉴,学生们没人操纵,都是自发前来表达心里的愿望。如有冲撞了陛下,还望陛下恕罪。”
朱由检扭头对着骆养性说道:“查一下,看看他们背后还有没有人指使,要是没有,就小小处置一下,给他们一个教训。"
“卑职遵旨”
朱由检拿起铁皮大喇叭,继续朝着城下喊着话:“没有稻米饭吃,你们饿着肚子了吗?放个屁而已,就让你们难受这样?如果前几年,那些流民有一个番薯,他们会起来造反吗?告诉朕。”
只听见城墙下,老百姓悉悉索索的声音传来:“不会”
“什么?大点声。朕听不见”
老百姓们撕着喉咙,大声喊道。“不会”声音直破天际,甚至惊飞了空中的鸟儿
朱由检继续说道:“现在的日子是不是要比你们原来要好过了?如果不是宋应星宋大人带来番薯。朕估计,你们中间很多人还在挨饿,这才过了几天不挨饿的日子,你们就不满足了吗?开始嫌弃番薯了吗?”
老百姓一听,纷纷想到:“皇帝陛下说的对啊,”这才过了几天不挨饿的日子啊,我们就嫌弃番薯了,实在是不应该,一些老百姓趴在地上,纷纷抽着自己的耳光。纷纷大喊:“陛下,草民们知错了,求陛下恕罪”
朱由检点点头,继续说道:“以后你们想要表达什么意见,希望你们通过合理正规的途径,而不是用今天这种方式。”说完又扭头看向一众朝臣,“以后各部都在自己衙门门口放一个意见箱,专门收集老百姓的意见。”
“微臣遵旨”阁臣躬身说道。
“以后你们要表达什么东西,可以把你们想说的写在纸上,递到各部,各部门从今天开始会弄一个收集箱,来记录大家想要表达的事情。还有稻米价格的问题,朕已经让人从南方调运过来,大家多一点耐心,毕竟那么远。是吧?都散了吧,该上班的上班,该干活的干活,别堵在这里了。”说完,朱由检带着一众大臣回了皇极殿。
承天门外的百姓和学子们,纷纷叩首,然后慢慢的散去。然而国子监的学子们,却带到了诏狱里面,接受询问。三天后,挨了一顿打,就放了出去。白色的儒衫上面,全是皮鞋印。
皇极殿里。朱由检坐在龙椅上。看着内阁成员和几个将领。说道:“今天的事情,绝不允许发生第二次。内阁即刻拟旨,坚决杜绝这种行为,这一次就算了,如果再有,就给朕拉去修路,一天到晚吃饱了撑的,让他们到水泥路工地消化消化。”
“是陛下,臣等遵旨。”
“杨爱卿,给郑芝龙发文问一下,他们运的粮食走到哪儿呢?”
杨嗣昌躬身说道:“是。”
袁继咸这时走出队列来躬身说道:“陛下,据德胜门收费处递过来的报告,有人在收费马路上,载客。询问我们这个该如何处理?”
“载客?”
“回陛下,是的,他们用马车载客,然后运到张家口,每人收取五十文的费用。大概每次他们可以运十到十五人左右,有时候还装了二十多人。”
朱由检脱口而出:“公共汽车?这是谁想出来了。人才啊”
众人一愣,纷纷看向袁继咸,袁继咸说道:“什么是公共汽车?”
朱由检哦的一声,“不应该叫公共汽车,应该叫公共马车。就是老百姓花钱就能乘坐。而且费用比较少,就比如去张家口,你和其他人搭乘公共马车就只需要五十文钱,你自己赶马车走,就需要两百文钱。”
“陛下,那兵马司是允许他们这样做呢?还是不允许呢?”
“允许吧,但是要接受你们兵马司的监管,第一,限制马车的载客数量,一辆马车载二十几个人,太夸张了,而且对于行驶安全也有极大的隐患,你们兵马司按照马车的大小,来限定数量。第二,所有载客马车,都必须持有你们兵马司发放的载客许可。没有许可就不能经营。第三,马车行必须对所有乘客的安全负责,凡是出了事故,伤了人,或者死了人,马车行必须做好赔付工作。第四。必须交税。”
“微臣遵旨,臣这就下去安排”
朱由检点点头,“想到这个主意的人,真是一个人才啊”
“这倒是,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臣相信这样的人才还会有很多。”倪元璐躬身说道
“少拍马屁,哦,对了,京师到山海关的路修的怎么样?”
工部尚书范景文说道:“那条是山西的大同商会承包的。聘用筑路局修建,已经完成了一半路程了,”
“大同商会?哦,就是那个蜂窝煤的分销商。他们还挺有眼光的。”
范景文想了一下说道:“启禀陛下,最近京师附近出现了好几支筑路队,抢筑路局的生意,您看这事怎么处理?”
“对啊,所以朕一直在让内阁和朝臣们想着法子,一直在努力的解决着这个事情。你们就不能多一点耐心,给朝廷多一点时间?难道说你们是受人操纵,来闹事的吗?”
为首的杨易,连忙躬身大喊道:“陛下,明鉴,学生们没人操纵,都是自发前来表达心里的愿望。如有冲撞了陛下,还望陛下恕罪。”
朱由检扭头对着骆养性说道:“查一下,看看他们背后还有没有人指使,要是没有,就小小处置一下,给他们一个教训。"
“卑职遵旨”
朱由检拿起铁皮大喇叭,继续朝着城下喊着话:“没有稻米饭吃,你们饿着肚子了吗?放个屁而已,就让你们难受这样?如果前几年,那些流民有一个番薯,他们会起来造反吗?告诉朕。”
只听见城墙下,老百姓悉悉索索的声音传来:“不会”
“什么?大点声。朕听不见”
老百姓们撕着喉咙,大声喊道。“不会”声音直破天际,甚至惊飞了空中的鸟儿
朱由检继续说道:“现在的日子是不是要比你们原来要好过了?如果不是宋应星宋大人带来番薯。朕估计,你们中间很多人还在挨饿,这才过了几天不挨饿的日子,你们就不满足了吗?开始嫌弃番薯了吗?”
老百姓一听,纷纷想到:“皇帝陛下说的对啊,”这才过了几天不挨饿的日子啊,我们就嫌弃番薯了,实在是不应该,一些老百姓趴在地上,纷纷抽着自己的耳光。纷纷大喊:“陛下,草民们知错了,求陛下恕罪”
朱由检点点头,继续说道:“以后你们想要表达什么意见,希望你们通过合理正规的途径,而不是用今天这种方式。”说完又扭头看向一众朝臣,“以后各部都在自己衙门门口放一个意见箱,专门收集老百姓的意见。”
“微臣遵旨”阁臣躬身说道。
“以后你们要表达什么东西,可以把你们想说的写在纸上,递到各部,各部门从今天开始会弄一个收集箱,来记录大家想要表达的事情。还有稻米价格的问题,朕已经让人从南方调运过来,大家多一点耐心,毕竟那么远。是吧?都散了吧,该上班的上班,该干活的干活,别堵在这里了。”说完,朱由检带着一众大臣回了皇极殿。
承天门外的百姓和学子们,纷纷叩首,然后慢慢的散去。然而国子监的学子们,却带到了诏狱里面,接受询问。三天后,挨了一顿打,就放了出去。白色的儒衫上面,全是皮鞋印。
皇极殿里。朱由检坐在龙椅上。看着内阁成员和几个将领。说道:“今天的事情,绝不允许发生第二次。内阁即刻拟旨,坚决杜绝这种行为,这一次就算了,如果再有,就给朕拉去修路,一天到晚吃饱了撑的,让他们到水泥路工地消化消化。”
“是陛下,臣等遵旨。”
“杨爱卿,给郑芝龙发文问一下,他们运的粮食走到哪儿呢?”
杨嗣昌躬身说道:“是。”
袁继咸这时走出队列来躬身说道:“陛下,据德胜门收费处递过来的报告,有人在收费马路上,载客。询问我们这个该如何处理?”
“载客?”
“回陛下,是的,他们用马车载客,然后运到张家口,每人收取五十文的费用。大概每次他们可以运十到十五人左右,有时候还装了二十多人。”
朱由检脱口而出:“公共汽车?这是谁想出来了。人才啊”
众人一愣,纷纷看向袁继咸,袁继咸说道:“什么是公共汽车?”
朱由检哦的一声,“不应该叫公共汽车,应该叫公共马车。就是老百姓花钱就能乘坐。而且费用比较少,就比如去张家口,你和其他人搭乘公共马车就只需要五十文钱,你自己赶马车走,就需要两百文钱。”
“陛下,那兵马司是允许他们这样做呢?还是不允许呢?”
“允许吧,但是要接受你们兵马司的监管,第一,限制马车的载客数量,一辆马车载二十几个人,太夸张了,而且对于行驶安全也有极大的隐患,你们兵马司按照马车的大小,来限定数量。第二,所有载客马车,都必须持有你们兵马司发放的载客许可。没有许可就不能经营。第三,马车行必须对所有乘客的安全负责,凡是出了事故,伤了人,或者死了人,马车行必须做好赔付工作。第四。必须交税。”
“微臣遵旨,臣这就下去安排”
朱由检点点头,“想到这个主意的人,真是一个人才啊”
“这倒是,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臣相信这样的人才还会有很多。”倪元璐躬身说道
“少拍马屁,哦,对了,京师到山海关的路修的怎么样?”
工部尚书范景文说道:“那条是山西的大同商会承包的。聘用筑路局修建,已经完成了一半路程了,”
“大同商会?哦,就是那个蜂窝煤的分销商。他们还挺有眼光的。”
范景文想了一下说道:“启禀陛下,最近京师附近出现了好几支筑路队,抢筑路局的生意,您看这事怎么处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