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老王,越来越有眼光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着王徵等人站起身来,躬身站在原地,听候皇帝的处置。朱由检看着低着的工部官员,说道:“好了,还好没什么大事,只是撞烂几个房子而已。瞧瞧你们那个样子。就跟死了爹一样难看。”

    “陛下,恕罪,臣等有愧圣恩,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故,望陛下惩处。”范景文躬身说道。

    朱由检摆摆手说道:“惩处就算了,但是,百姓的损失必须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安置费,修建房屋的费用,工部和内帑一家一半。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王徵连忙躬身说道:“陛下,这都是臣的责任,应该让臣独自承担。臣愿意散尽家产,赔偿百姓的损失。”

    朱由检挥了挥手,打断了王徵的话,“行了,王爱卿,这个事情朕已经处置完了,你那点儿家产还是留着吧。”随即换了个话题说道:“这个马车大家也看到了,大家说说怎么看?”

    倪元璐躬身说道:“陛下这可是神器啊,用来拉银子,那得拉多少啊?

    “倪大人,你一天天的就知道银子,这马车用来作战,追击骑兵,太好不过啊,马匹需要休息,可这个不需要啊,可以一直追,一直撵。臣相信不出三年,就能平定辽东。”杨嗣昌一脸兴奋的说道。

    “杨大人,你可知上一次说几年平定辽东的那位去哪了吗?陛下,依臣看这个东西用来犁地,挂上犁头,而且还能多挂几个,效率肯定翻倍。”

    “众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现在这个只是一个初级产品。大家能看到它的用处,眼光都不错的吗?所以,王爱卿不止没过还有功。大家说朕说的对吗?

    “陛下圣明。”

    “鉴于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故,王徵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此次便不做封赏,宋应星和方以智协助有功。赏银万两,金千两。马车作坊的工匠,以及对这件事做出贡献的人员,一律赏银千两。”

    三人纷纷跪地叩首“谢陛下隆恩,”

    方以智开口说道:“陛下,可否把臣的赏银,用来对百姓的赔偿。”

    “臣的也是。”

    朱由检想了一下,说道:“方爱卿和宋爱卿心系百姓,实乃百官楷模。”

    范景文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也站出来躬身说道:“陛下,工部所有同僚和官员,愿意把赏银捐给那些失去家园的百姓们。”

    “如此甚好,那户部尽快下拨银子,安置失去房屋的百姓。”

    这时王承恩走了进来,启禀陛下:“成国公来了,”

    “哦,让他进来,”

    “微臣参见陛下。”

    朱由检对着倪元璐说道:“成国公来了,你们对接一下,把百姓安置好。”

    “臣等遵旨。”

    倪元璐和成国公便起身告退,去商量安置事宜了,

    朱由检继续说道:“好了,我们继续,马车车间不能放在城内了,工部在东城外面找一块空地,重新开始修建。王爱卿,这马车,你们还是的继续改进,至少转向和刹车你们得弄出来吧。不然就像今天,不受控制,那怎么行?”

    “是是是,陛下,微臣下来一定仔细研究和改进。”王徵连忙躬身应道。

    “嗯,王爱卿,你也不必那么操劳,你让宋爱卿和方爱卿多帮帮你,朕还想看到你更多的发明,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王徵一听这话,感动的眼泪鼻涕一起流,颤着声音说道:“陛下,臣知道了,谢陛下。”

    “另外,这个马车这么沉,朕沿着马车的路线走了一边,发现马车经过的青石板路都已经裂开了,而且到了泥土地,便会沉下去,这样不行。你们能不能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东西能够承受这种马车的重量的东西出来,让马车在那个上面行驶。朕在想,这个马车的劲还挺大的,可不可以多挂几个马车车厢上去?这样一来货也拉得多。”

    方以智到底是年轻人,心思活络。便躬身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一定竭尽全力研制。”

    众人纷纷附和,除了三个科学家。其实很多人并不懂,管他的,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弄不出来再说。

    朱由检看着方以智,突然想起什么了,对着方以智说道:“方师傅,那个传声筒,搞得怎么样呢?”

    方以智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皇帝会问他这个问题。连忙躬身说道:“回陛下。因为葵心先生需要帮忙,再加上传声筒进展不是很顺利,臣便把传声筒先放下了,陛下,臣下来就回去仔细研究,争取早日能够装备。”

    朱由检想了一下说道:“算了,那个确实不太弄,你先帮王爱卿搞马车吧,传声筒给皇宫装几个就行,让公主玩就行了。不过,有时间你还是得想一想,怎么样改进?”

    “微臣遵旨”

    “行了,你们安排善后了,朕就回宫了“

    “臣等恭送陛下"

    朱由检带着王承恩,坐马车回到了皇宫。回到了东暖阁,便叫来张彝宪,让他去准备银子去了,不一会儿,袁继咸来了。

    “陛下,房屋损坏的大致数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