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商青楼之首,揽月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南宫策微微摇头,笑着缓缓说道:

    “小侯爷,

    楚南离不是不想继续留在南疆,而是不能。”

    他抬头看着萧辰逸,温和问道:

    “小侯爷,依你之见,如今大商、北蛮、东夷三国,孰强孰弱?”

    萧辰逸略微沉吟,开口说道:

    “综合实力而论。

    自然大商居首,北蛮次之,东夷最弱。

    但三国实力相差并不是非常大。”

    “小侯爷高见。”南宫策毫无痕迹的拍了拍萧辰逸的马屁,接着道:

    “那小侯爷认为,若楚南离现在举旗造反,有无成功可能?”

    萧辰逸回答的毫不犹豫:“大商现在虽有诸多弊端,但虎威犹在。楚南离现在造反,没有任何可能成功。”

    南宫策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

    他轻轻点头,似乎对萧辰逸的分析颇为赞同。

    “小侯爷所言极是,大商根基深厚,非一朝一夕、一人一军可动摇。

    目前大商依旧是姬家天下,大势仍旧在姬家。

    楚南离此时若反。

    纵然是军神转世,战阵无敌。

    可大势不在他,人心背向。

    最后也只能徒呼奈何。

    楚南离若不反。

    而是强行抗旨,居于南疆。

    或许中枢暂时奈何不得他。

    但同时他也自困其中,宛如囚徒。

    最终,只能被慢慢蚕食,成为历史上的烟尘。”

    萧辰逸频频点头,显然极为赞同南宫策的言论。

    但紧接着,南宫策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凝重:

    “但他选择了接旨回京,则局势就大不一样。

    看似山穷水尽,实则柳暗花明。

    其一,陛下和中枢无法再用大义强行压迫于他。

    否则,军中哗变、民心动乱,陛下也承受不起。

    这样楚南离就可以更加从容的布局。

    其二,京师乃权力斗争的中心,亦是信息汇聚之地。

    楚南离身处京师,才能更完美的掌握朝中动向,为自己和镇南军争取更有利的局面。

    依臣愚见,今日之举。

    很有可能是他故意为之,借此时机向各方展现他的手段。

    其三,楚南离在南疆虽战功赫赫,但朝中不乏对其有偏见之人,认为他功高震主,甚至有人暗中构陷。

    他回京可以直面这些流言蜚语,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与忠诚。

    同时也能进一步树立自己在军中和民间的威望。”

    说到这里,南宫策停顿了一下。

    “当然,对楚南离来讲,返京的风险也非常巨大。

    朝堂势力盘根错节,他能否真正站稳脚跟,尚是未知之数。

    另外,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

    京师不是南疆,更不是镇南城。

    没有镇南军在手,无法调动兵阵之力。

    一旦……

    一旦他被人成功刺杀,死于京师,那就一切皆休。

    所以,臣以为。

    我们侯府,当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若楚南离能熬过这一段时间,那侯府便不易与他为敌。”

    “啪啪啪……”

    南宫策刚说完,安远侯萧容峻便迫不及待的开始鼓掌。

    而且还边鼓掌边大笑着说道:

    “先生之言,深得我心。

    我原以为楚南离只是一介武夫,只知征战沙场。

    未曾想其心智谋略,亦不在话下。

    如此人物,确实值得我侯府需要慎重对待。”

    萧容峻的笑声在书房内回荡,透露出他对南宫策分析的极度认可与赞赏。

    他站起身,看着窗外的月光,突然回头说道:

    “陛下赏赐给楚南离的镇国大将军府邸破旧不堪。

    他若想在京师久居,必然需要彻底修整一遍。

    因此,我打算明日让逸儿登门拜访,为他介绍修整府邸的人才。

    先生以为如何?”

    南宫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立刻明白了安远侯萧容峻的深意。

    他随即躬身行礼道:

    “侯爷此计甚妙。

    小侯爷与镇南王年龄相仿,又同为武勋一脉,自有一股天然的亲近感。

    明日小侯爷登门拜访,既可展示我侯府善意,又暂时不会与镇南王牵连过深。

    进可攻,退可守。

    确是妙计连连,臣下佩服佩服!!”

    说罢,三人相视一笑。

    仿佛已经看到安远侯府在京城风云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景象。

    ……

    安远侯府西侧,静静躺卧着一面广阔无垠的湖泊。

    传闻有无上存在在湖之上悟得大道,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