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拜韩信为大将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过是慑于他的权势,暂时选择了忍气吞声罢了。

    现在的霸王虽名为天下的霸主,实则早已失去了民心,因此他的强盛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衰败之势已然显露无遗。

    “大王,您看,霸王有这三个不足之处,实在不足为惧!

    如果大王能够反其道而行之,广纳天下贤才,善用他们的才能和智慧,又何必担忧敌人不能被消灭呢?

    再将肥沃的土地分封给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臣子们,让他们拥有自己的领地,享受荣华富贵,这样一来,又何须担心诸侯们不会心悦诚服地归附于您呢?”

    “而且,关中地区的三位秦王原本都是秦朝的将领,他们在战场上历经数年的厮杀,麾下的秦国士兵死伤不计其数。

    然而,当他们带着剩余的将士投降霸王时,却遭到了项羽的欺骗,被他残忍地坑杀了二十多万无辜的生命,只有章邯、董翳、司马欣这三个人幸存下来。

    秦人对这三人充满了深仇大恨。如今,项羽仅仅凭借强大的武力,强行将这三个人封为诸侯王,但实际上,秦国的老百姓根本就不拥护他们。”

    “大王您第一个进入关中时,军纪严明,对当地百姓秋毫无犯,还废除了秦朝那些残酷的刑法,并和大家约法三章。

    因此,秦地的百姓们都非常拥护您,他们都希望您能在关中称王。

    然而,后来由于一些原因,大王您却被迫离开了关中,来到了汉中。这让秦地的百姓们感到非常失望和怨恨。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如果大王现在起兵,要想收复三秦地区并不是一件难事,可以说是传檄而定。”

    韩信这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将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得十分透彻,让人一目了然。

    从刘邦往下,所有人都对他钦佩不已。刘邦更是欣喜若狂,甚至埋怨说为什么这么晚才遇到韩信。

    经过这次会议,刘邦决定亲自居中指挥;萧何则负责后勤工作,主要任务是到巴蜀一带征收粮食,确保军队的物资供应。

    而韩信则担任先锋,负责冲锋陷阵。整个汉军都充满了斗志,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军关中。

    汉王元年(公元前 206 年)五月,田都自以为有项羽作为后盾,拿着鸡毛当令箭,大摇大摆地来到齐国上任。

    然而,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田荣。他对项羽擅自作主将齐王迁往即墨的决定表示坚决反对,并毫不犹豫地率军对田都发动了攻击。

    与此同时,他还秘密与其他受到不公正对待的诸侯取得联系,共同策划反抗项羽的行动。

    田都深知自己在齐国毫无根基,面对愤怒的田荣,他不得不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迅速逃回楚国。

    田荣的行为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成为了反对项羽的导火索。

    他清楚地意识到,项羽必然不会放过他,而仅仅依靠个人力量无法与强大的楚霸王抗衡。

    因此,他开始积极地寻求盟友,广泛结交各方势力。

    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田荣明白这个道理。

    他四处奔走,与各路英雄豪杰建立联系,试图组建一支强大的反项联盟。

    他的努力逐渐得到回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的阵营,共同对抗项羽的霸权统治。

    在攻打济北王田安的时候,田荣偶然遇到了彭越。

    自与刘邦分手后,彭越带着手下那一万多人,在巨野(今山东巨野县)的深山老林中四处游荡,既不投靠其他诸侯,也未参与各路诸侯对咸阳的进攻。

    就这样,彭越被诸侯们遗忘在了角落里,成了一个无人问津、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然而,正是这个被众人抛弃的彭越,引起了田荣的注意。

    田荣清楚的知道,彭越是个有能力且无政治倾向的人,这样的人才正是他所需要的。

    于是,田荣立刻派遣使者前去赐予彭越印绶,并任命他为将军,邀请他成为自己的盟友,共同攻克济阴(在今山西荣河县境),协助自己攻打田安。

    彭越如今面临着极为尴尬的处境。曾经强大无比的秦国已然覆灭,天下成为了各路诸侯的舞台。

    尽管彭越暂时躲过一劫,但他手下的一万多将士迟早会暴露在众人眼前。

    任何一个诸侯都无法容忍在自己的封地里有一支不隶属于他们的军队存在,而彭越的部下们也不可能一直忍受这种漂泊不定、无处容身的日子。

    所以,为了生存下去,彭越迫切需要一个合法的身份和地位。然而,他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

    就在这时,田荣出现了。他有意将彭越当作手中的利器,想让他去对付那些可能威胁到自己利益的人。

    对于彭越来说,这或许是他唯一的机会。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接受了田荣的任命,并协助田荣成功消灭了田安。

    与此同时,田荣成为了第一个敢于向项羽发起挑战的人。这个举动惊动了另一位英雄人物——陈馀。

    巨鹿之战结束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