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所谓皇帝,一代更比一代废(1/2)
发现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后,朱元璋的火气小了不少。
他转而开始担忧朱标和朱雄英的身体:“李大夫,你医术高明,宛如华佗在世,请务必好好给咱标儿和大孙检查检查,咱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
李中孚道:“他们要是身体有问题,我早就动手医治了。”
“你的意思是他们的身体没有问题?那是有人害死了他们?”
“或许吧,毕竟哪怕是最近的洪武十五年,也还有四五年间隔,我也说不好。”
朱棣插话道:“儿臣登基后,曾命人暗查过,但没有查出什么问题,似乎大哥和雄英就是无意中得病而亡。”
朱标问道:“你怀疑我们是被人害死的?”
朱棣点头:“父皇所有子女加起来有好几十人,除个别夭折,基本都平安长大了,其中不乏长寿者,唯独大哥、二哥、三哥除外。
历史上就在大哥你病逝后不久,二哥三哥也先后英年早逝,臣弟很难不怀疑是有人蓄意除去对手。”
朱元璋握紧了拳头:“说详细点,不久是多久?”
“就几年而已,那时候父皇你还健在,但二哥三哥的死讯传来后,父皇你也大受打击,之后没过多久就驾崩了。”朱棣低下了头,不敢和朱元璋对视。
朱元璋闭上了眼睛,憋了又憋,还是没憋住,眼泪哗哗的流:“幼年丧父丧母、丧兄丧姐,中年丧孙,晚年接连丧了三子,咱的命怎么会这么苦?
难道就因为咱要当皇帝?是咱命数太硬,克死了他们?”
朱标递给朱元璋一条手帕:“父皇,您先别着急,让儿臣再问四弟一个问题。”
“大哥请问。”
“历史上的吕氏是何下场?”
“吕氏在朱允炆登基后被封为太后,朱允炆……失踪后,她被臣弟迁去给大哥看守墓园,四年后她的住处起火,她……不知所踪。”
朱标一下子就猜到所谓的失踪就是死亡。
要说他心里不膈应,那是假的。
但对于朱棣,朱标也没太记恨。
因为如果换了是自己,朱标也会这么做。
“父皇,吕氏居然活到了永乐四年,这说明咱们那个世界的改变影响不到四弟所在的时空。
换言之,四弟那个时空的洪武十一年没有李大夫,太子妃常氏也没能挺过死劫。
既然常氏都能挺过死劫,儿臣和雄英一定也能,而且从四弟的话中可得知有人暗害了二弟三弟,更差点害死父皇。
这样的结果对储君朱允炆最有利,很可能幕后黑手就是吕氏。
如今她已经死了,而常氏活着,雄英不仅不会被人暗害,还会得到更好的照顾,就更容易存活下来了。”深思过后,朱标敏锐的判断道。
朱元璋这才转哭为笑:“好,标儿说得好,一定会这样,李大夫真是咱们家的大恩人。”
听他们提到自己,李中孚逮住机会说道:“太子的分析没毛病,根据后世的网友猜测,不仅是秦王、晋王和太孙朱雄英,就连太子朱标也是吕氏害死的。”
朱标有些后怕:“为何这样说?”
“因为如果太子一直活着,并且顺利继位,淮西武将将是你最忠实的班底。
而明初是不缺仗打的,淮西武将们只要抓住机会,必然加官进爵,更受倚重,这对文官们极其不利。
如果太子你死了,朱允炆上位,他天生就会跟淮西武将不对付,则必然倚仗文官,吕氏直接升为太后,话语权也比当你的皇后大得多。”
“有道理。”
朱棣补充道:“李大夫分析的有道理,事实是都不等朱允炆上位,为了替他铲除威胁,父皇自己就杀了很多淮西勋贵,如冯胜、蓝玉等。
自那之后,哪怕是在洪武一朝,文官的话语权也大得很。
等到了建文一朝,能打的武将也就是耿炳文、盛庸以及我的两个舅子,关键朱允炆也不太相信他们,不然的话,就凭我手下那点人,怎么可能靖难成功?”
本来已经情绪稳定下来的朱元璋再次要跳脚了。
合着这也怪我呗?
李中孚道:“淮西勋贵在洪武一朝被卸磨杀驴,在建文一朝又不受信任,再加上朱允炆疯狂的削藩举措,要是不能绝地反击,就算不死,也会被排除在朝廷核心圈子。
所以才有了战神李景隆的各种辣眼睛操作,看似靖难成功是你永乐大帝英明神武,实际上你靠的是众望所归。”
朱棣承认道:“所谓皇帝,靠的就是大家认可,如果大家都不认,谁还不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
谁又比谁高贵?谁又天生就该是皇帝?朱允炆他不懂这个道理,而那些文官懂,所以他输了。”
朱元璋:……
“标儿,你可一定要好好活着。”朱元璋死死握住朱标的肩膀,发自内心的近乎吼叫道。
朱标重重点头:“儿臣明白,儿臣绝不让允炆有一丝继位的可能。”
他转而开始担忧朱标和朱雄英的身体:“李大夫,你医术高明,宛如华佗在世,请务必好好给咱标儿和大孙检查检查,咱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
李中孚道:“他们要是身体有问题,我早就动手医治了。”
“你的意思是他们的身体没有问题?那是有人害死了他们?”
“或许吧,毕竟哪怕是最近的洪武十五年,也还有四五年间隔,我也说不好。”
朱棣插话道:“儿臣登基后,曾命人暗查过,但没有查出什么问题,似乎大哥和雄英就是无意中得病而亡。”
朱标问道:“你怀疑我们是被人害死的?”
朱棣点头:“父皇所有子女加起来有好几十人,除个别夭折,基本都平安长大了,其中不乏长寿者,唯独大哥、二哥、三哥除外。
历史上就在大哥你病逝后不久,二哥三哥也先后英年早逝,臣弟很难不怀疑是有人蓄意除去对手。”
朱元璋握紧了拳头:“说详细点,不久是多久?”
“就几年而已,那时候父皇你还健在,但二哥三哥的死讯传来后,父皇你也大受打击,之后没过多久就驾崩了。”朱棣低下了头,不敢和朱元璋对视。
朱元璋闭上了眼睛,憋了又憋,还是没憋住,眼泪哗哗的流:“幼年丧父丧母、丧兄丧姐,中年丧孙,晚年接连丧了三子,咱的命怎么会这么苦?
难道就因为咱要当皇帝?是咱命数太硬,克死了他们?”
朱标递给朱元璋一条手帕:“父皇,您先别着急,让儿臣再问四弟一个问题。”
“大哥请问。”
“历史上的吕氏是何下场?”
“吕氏在朱允炆登基后被封为太后,朱允炆……失踪后,她被臣弟迁去给大哥看守墓园,四年后她的住处起火,她……不知所踪。”
朱标一下子就猜到所谓的失踪就是死亡。
要说他心里不膈应,那是假的。
但对于朱棣,朱标也没太记恨。
因为如果换了是自己,朱标也会这么做。
“父皇,吕氏居然活到了永乐四年,这说明咱们那个世界的改变影响不到四弟所在的时空。
换言之,四弟那个时空的洪武十一年没有李大夫,太子妃常氏也没能挺过死劫。
既然常氏都能挺过死劫,儿臣和雄英一定也能,而且从四弟的话中可得知有人暗害了二弟三弟,更差点害死父皇。
这样的结果对储君朱允炆最有利,很可能幕后黑手就是吕氏。
如今她已经死了,而常氏活着,雄英不仅不会被人暗害,还会得到更好的照顾,就更容易存活下来了。”深思过后,朱标敏锐的判断道。
朱元璋这才转哭为笑:“好,标儿说得好,一定会这样,李大夫真是咱们家的大恩人。”
听他们提到自己,李中孚逮住机会说道:“太子的分析没毛病,根据后世的网友猜测,不仅是秦王、晋王和太孙朱雄英,就连太子朱标也是吕氏害死的。”
朱标有些后怕:“为何这样说?”
“因为如果太子一直活着,并且顺利继位,淮西武将将是你最忠实的班底。
而明初是不缺仗打的,淮西武将们只要抓住机会,必然加官进爵,更受倚重,这对文官们极其不利。
如果太子你死了,朱允炆上位,他天生就会跟淮西武将不对付,则必然倚仗文官,吕氏直接升为太后,话语权也比当你的皇后大得多。”
“有道理。”
朱棣补充道:“李大夫分析的有道理,事实是都不等朱允炆上位,为了替他铲除威胁,父皇自己就杀了很多淮西勋贵,如冯胜、蓝玉等。
自那之后,哪怕是在洪武一朝,文官的话语权也大得很。
等到了建文一朝,能打的武将也就是耿炳文、盛庸以及我的两个舅子,关键朱允炆也不太相信他们,不然的话,就凭我手下那点人,怎么可能靖难成功?”
本来已经情绪稳定下来的朱元璋再次要跳脚了。
合着这也怪我呗?
李中孚道:“淮西勋贵在洪武一朝被卸磨杀驴,在建文一朝又不受信任,再加上朱允炆疯狂的削藩举措,要是不能绝地反击,就算不死,也会被排除在朝廷核心圈子。
所以才有了战神李景隆的各种辣眼睛操作,看似靖难成功是你永乐大帝英明神武,实际上你靠的是众望所归。”
朱棣承认道:“所谓皇帝,靠的就是大家认可,如果大家都不认,谁还不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
谁又比谁高贵?谁又天生就该是皇帝?朱允炆他不懂这个道理,而那些文官懂,所以他输了。”
朱元璋:……
“标儿,你可一定要好好活着。”朱元璋死死握住朱标的肩膀,发自内心的近乎吼叫道。
朱标重重点头:“儿臣明白,儿臣绝不让允炆有一丝继位的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