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殿州惊涛 125、论兵(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上看,波浪滔天的大海、峰峦耸立的高山、一望无际的平原、凶险莫测的密林,都可能是特种作战战场;从气候上看,特种队员应能在酷暑严冬、风雪雷电中不分昼夜地连续作战;从作战技能上看,特种队员要能适应多种作战要求;从生存环境上看,特种队员要能在水断粮绝、孤立无援的环境中,通过利用当地资源确保生存。这些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对特种队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必须具有强壮的体魄、坚强的毅力和持久的忍耐力,能最大限度的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

    苏瑞尚听着,沉思着。

    苏澜道:“还要有高超智力!特种兵往往在敌人心脏地带实施短促而高风险的作战,面临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军事和心理压力,没有过人的智力就难以顺利执行作战任务。一名特战队员不仅要学会射箭、格斗、刺杀、窃听、通信、泅渡、滑雪、攀登、警戒、侦察、搜索、捕俘、营救等技战术技能,还要掌握一些疾病的防治,可食野生动植物的辨别知识,掌握预定作战地域语言、风俗等,这些没有较好的文化水平和理解力是难以实现的。”

    “当然,特种兵的装备与一般部队士兵也不同!他们要配备先进的武器。比如最锋利、最趁手的长短兵器;最坚固的铠甲;最好的马匹、军装、粮草等;还有最先进的各种侦察器材。”

    苏澜道:“至于说到海陆两栖,简单地说,要海上能游泳、驾船、捕鱼、观星、看流;陆上要能骑马、驾车、攀登等等。”

    苏瑞尚大喜过望:“澜儿,你说的这些可不得了,这可是练兵之策!”

    苏澜想了想道:“爹爹,我尽量将这些整理成册,包括一些具体的训练科目。爹爹也可以增加自己多年治军的经验。说不定,这就是一部震古烁今的兵书!”

    苏瑞尚叹道:“照澜儿的办法训练,爹爹一定能训练出一支铁军!”

    苏瑞尚走后,苏澜回到空间,楼上楼下,仔细查看。有很多东西真的可以装备到特种部队中去。比如工兵铲、瑞士军刀、望远镜、打火机、登山靴、羽绒服、饼干、面包等。

    想到给父亲整理兵书,苏澜忽然想到自己曾经答应给六殿下写书的事情。还真是忙得八字没有一撇呢。心念一动,就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全部下载了,全部转化为繁体字和馆阁体的毛笔字,又全部打印出来。又选了其中的《自序》和正文卷一,有三十多篇呢。先随货物一起送到京城,给六殿下印刷。探探水,看看销售情况再说。

    忽然又想到刘奇的《殿州案录》还没有看完。又赶紧看完。

    刘奇的文笔不错,故事也叙述得一波三折,环环相扣。苏澜划了几处不妥当的地方。复印后,也要把原件一并送到京城。

    果然,第二天,任啸、宫赤、田明都来了。他们都是北方大汉,身强力壮,沉着干练。其中任啸的左眼带着一个皮套子遮掩。苏澜就安排他们跟费亮、苏屯一起学习。

    苏澜这几日都陪着童野、卞旻上山下山,仔细勘探两个山头的地理状况。她还去府衙给山头办了过户手续,包括自己在下李厝买的两个山头。

    在办理过户时,苏澜发现了之前陶敏审理李旺案件时,京城侯府写的那张盖了京城永昌侯府老侯夫人、侯爷和侯夫人的印章的资料,上面写着“日出西方东边落,高山无棱水无波。头穿鞋子脚戴帽,父为子来孙为宗。”意思是绝对不许苏澜和苏源姐弟认祖归宗!

    苏澜既感到屈辱,也激起了自己的斗志。她跟刘希打了招呼,将所有审案资料全部拿回来复印,尤其那份有印章的诗。在空间里彩色复印了N张。又把所有原件还给了刘希。

    刘希安慰道:“澜儿不要搭理这帮杂碎。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

    苏澜道:“姨父,大道理我都明白。可是侯府给我们的伤害,我会刻骨铭心!”

    因为全老爷子过寿,小公子周岁抓周,苏澜自然要准备礼物。她这几日也在空间用数码缝纫机赶制了一些绣品。既快,又漂亮。

    当然,这几天,苏澜都在忙着做蛋糕。前世她经常做给爸爸吃。现在做,除了厨具和材料不趁手之外,其他的没有什么,反正她有空间作弊。外面做的这些都是障眼法,实际上在空间里,她可以用现代的厨具来完成。

    不过,在没有烘焙炉或烤箱的情况下,如何用铁锅和柴火来制作蛋糕,确实是个挑战,浪费了她好多精力。不过,她也乐此不疲。

    当然是先从小蛋糕做起。鸡蛋,白糖,黄油、低筋面粉、牛奶。各种材料的配比,都是耳熟能详的。制作的过程中,除了手打蛋清、黄油累得手臂酸软以外,主要就是掌握火候。一会大火,一会小火;一会转锅,一会儿离开火。反复试验多次,终于做出来了。

    小的做好了,自然就挑战做大的。慢慢地,从简单的蛋糕,到抹上奶油,再到抹上水果,再到雕花塑形,蛋糕越来越好看,越来越好吃。好好地满足了一把一家人,还有童野、卞旻、珠儿等人的口腹之欲。至于常乐和甘甜就不必说了,他们除了经常承担手打蛋清和黄油的任务,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