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殿州惊涛 206、晒银子(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翘五、独眼龙任啸去西凤道和夏州调查陶敏和马喜儿,应该有消息来了。既然是通过六殿下的鸽道传信,此刻任啸应该已经到京城了。

    苏澜拆看那些鸽信。果然任啸已经到了京城。信里除了讲述十多年前轰动一时的夏州坛县半山寺官家女失踪的事件;还讲了马喜儿与陶敏气死岳父和嫡妻,卖掉嫡女的事情。

    因为这些苏澜已经知晓,也就草草看了一下,算是核对了陶蜢儿的话的可信度。苏澜重点看了陶敏的那位嫡女的下落。

    原来,原配裘氏死后,陶敏和马喜儿将只有几岁的小女陶慧以一两银子卖给一董姓乡人做了童养媳!

    任啸打听到,陶慧非常可怜。那童姓人家不久儿子病死,陶慧被转卖到一曹姓人家做童养媳。不久,这曹家的当家人上山采药居然被老虎吃了。陶慧就有了克母、克外公、克夫、克公公的恶名。最后又被曹家转卖到一个陆姓人家做童养媳。之后,这陆家因为坟山与人打官司,最后家破人亡,陶慧又有了“克家”的名声,之后又被接连卖了好几家。

    任啸目前跟踪陶慧到了京城。原来陶慧渐渐年长,最后卖给京郊一个叫古润的穷秀才做了填房。如今古润在京城待考举人,租住在京城贫民窟胡家巷,陶慧给人浆洗衣褥谋生。任啸以拉脚苦力的身份在古润和陶慧家附近租了一间房子。

    穷秀才古润本有三儿一女,陶慧又生了一儿一女。生活非常困苦。不过,陶慧人不错,还可怜任啸是眼睛残疾的光棍汉。任啸请她洗衣服,故意拿了一张十两银子的银票放在口袋里,但最后被陶慧完璧归赵。

    苏澜的心情糟糕透顶。陶敏和马喜儿一家锦衣玉食,而自己的亲生女儿却被卖了一家又一家,食不果腹,贫困穷苦!这都是陶敏和马喜儿造的孽!

    苏澜忽然觉得非常不舒服。但还是强忍着给六殿下写了回信。先是说自己是猪宝宝,才刚满了十二岁,不担心选妃的事情;然后说了珍姐姐正好符合选妃条件,姨母和珍姐姐吓晕了;杜平与珍姐姐暗生情愫,自然是赶紧求婚,六月间再回殿州下聘。郡主和杜平今天已经动身回京。最后说了自己在杜平的帮助下已经买下了金银滩,今天开始建设。

    苏澜还给翘五任啸写了一封鸽信,“密切注意古家,尤其是陶慧情况。另负责其他京城事宜。”她本来想说适当资助一下陶慧,但是考虑再三没有写。如果资助,任啸只怕解释不了目的。

    回家的路上苏澜有些头重脚轻,头晕眼花。原准备去金银滩看看建开工情况,也只能作罢。

    回到将军府,苏澜吃了一点感冒药,倒头就睡。一家人既担心又痛心。

    林氏要请郎中,被甘甜拦住了:“夫人,小姐已经吃了药,嘱咐我们,她睡一觉就好了!”她犹豫了半天,还是说了真话,“夫人,小姐这是气得!您可知道,陶敏的婆娘和女儿是怎么倒在地上丢人现眼的吗?那是叫我们给冲倒的!”说罢,讲述了事情经过。

    恰好苏怡、刘珍、春红带着四个小家伙过来看望苏澜,当即个个气得浑身发抖。刘珍更是气得说不出话来。

    苏怡道:“我们站在后面,竟是什么都不知道,还在奇怪马喜儿和陶玉怎么突然摔得叠成了罗汉!”

    林氏也恨得咬牙切齿,又非常庆幸,安慰着刘珍道:“幸亏澜儿机灵,口口声声叫公子姐夫,还让公子记得带两只大雁,那就等于在殿州官场上宣布了,公子杜平是我们知府家的乘龙快婿,跟他陶家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甘甜又道:“小姐说,那陶家用心险恶,处心积虑,就是想耍无赖造成既成事实!这叫黄泥巴掉到裤裆里,洗不干净说不清楚!”

    晚上刘希回来也唏嘘道:“澜儿仗着年幼,大庭广众叫公子姐夫,又让他带大雁来。当即大家就恭喜我得了公子这样的乘龙快婿!我看公子已经抽出了马鞭要抽打陶玉,被澜儿死死攥住了!把我急得,大庭广众之下,公子若是失态,被陶家歪缠上,更是说不清楚!真是好险!”

    夫妻俩说起陶玉,姑娘之身身怀六甲还不自知,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勾引男人,真是好家教!

    接下来的日子,苏澜一直病恹恹的。想去看看晒盐场的建设情况,也想去看看庄园的庄稼,不料头重脚轻,不能成行。林氏说,这是近来太过劳累了,小小人儿,承受不了啊!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且好好休养吧!

    苏澜病了,老爷子急得嘴上起了燎泡,美娘更是亲自带着人,到晒盐场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他们几次派何震、何大婶和邓谦来看望,人参、燕窝、灵芝、虫草、首乌、鹿茸、熊胆、海参、干贝、鱼胶、茯苓、当归、薏仁、珍珠粉、红豆、粳米,流水般送了过来。

    四月三十日,张进、张凡、黄庄头、明盛、李顺等几个庄头来将军府。苏澜嘱咐他们侍弄好庄稼;还把当日那些郡主、公子和大小官员以及自己写的字全部刻成碑石。杨遒的名字自然没有拉下。

    苏澜还模仿《岳阳楼记》写了一篇《登峰路记》,既描述了郡主的“福地宝藏”的喜悦之情;也概括了杜平的“登峰路险,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