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殿州惊涛 237、堆福县主(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凼,一部分留在了琵琶巷。

    又过了没几天,陶荣公子说,老爷在堆福的府宅和别院等几处急需人手,于是把府城里的十几个仆人都调了过去。偌大的琵琶巷陶府只留了一个老头看门。这个老头不知怎么的,一场高烧后,忽然变得又聋又哑。至于其他的十多个仆人,说是分别去了堆福县魏家山别院和八排湾,但实际情况是,这些人并没有去这些地方,而是全部被灌了聋哑药,通通发卖到了偏远之处。同时被灌了聋哑药被卖掉的还有原来魏家山别院的所有仆人。至于陶荣的小厮陶南,那是识文断字的,不能简单地喝聋哑药来解决,于是他就失足掉下了书院前面的那个石桥。石桥并不高,下面又没有水,本来死不了人的,可是陶南小厮恰恰脑袋落在一个嶙峋的石头上开了花。

    对了,石桥旁边的枯井曾经埋藏过金氏。

    至于冯家凼的仆人,他们还要服侍陶玉生产。陶荣就没有匆忙下手。

    对这些仆人,苏澜思量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放弃救援。不是苏澜心狠,而是这些人在陶府浸染多年,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参与折磨、侮辱过心仪郡主和余翠翘。苏澜过不了自己心里的关口。

    对与陶玉有染的阎村和魏家山村的几个小伙,如阎满、阎平、阎青、魏松、魏朝等人,苏澜先下手为强,以全园的名义,以每月饷银五两的高薪,招纳他们去了全园货栈。为了混淆视听,还在周围几个村子同时招纳了十多个精壮的小伙子。这些人反正都是苏澜以后用得着的人。

    陶荣慢了一步。等他的小厮陶冬瓜到阎村和魏家山调查时,发现这些小伙子都出去做工了。陶荣本来有些怀疑,但是听说出去做工的人很多时,他一边暂且息了疑虑和杀心,同时也再次感叹人手不够。

    苏澜这几天在忙着抄经,已经快抄完了。黄金书屋的经营走上了正轨,她十分放心地全部交给了安佐。至于小碗炖,有邻园的刘大枝、刘小智姐弟每天都赶着牛车来送新鲜水果,顺便还把不孤园的鲜藕和莲子以及松鹤庄园和枫叶庄园出产的新鲜牛奶和羊奶也带到小碗炖。几个庄园的佃户有时还摘了其他的野果,比如八月瓜、猕猴桃、水椰子、山楂果、无花果等,也送来小碗炖,滋味独特,颇受欢迎。苏澜则把制冰的技术放心地教给了别小婉和卞琪。

    苏澜还去了金银滩,查看盐场建设情况。如今已经完工了五分之三。孩儿面的产量自然也增加了不少。

    邓谦也经常来汇报货栈进货、出货的情况;还带来了邓源的消息:大成海军的船只正在备料;而将军小姐的船只已经陆续进入了生产流水线。至于那个海上巨无霸,邓源正在紧张地设计之中。邓源还迫切希望将军和小姐能到龙坎船坞一观!

    苏澜还给汉马送了一些珍珠服饰和香皂香水花篮。作为回馈,汉马自然又送了好多珍珠。

    汉马、甘甜和苏澜还念叨起去雾露河寻找翡翠的塞义夫和常乐。这俩人带着人马出去,竟然如断了线的风筝,什么消息都没有传回来,真是让人担心。不过,甘甜最后总是劝慰他们说,常乐一定会平安归来!弄得苏澜和汉马更加不安、羞愧。

    苏澜去了堆福岭三次,画出了庄园、香皂工厂建设图纸。第三次去时,她还在堆福岭和架子丘上下发现了很多野生的秋甘蔗,也是含糖量极高的铁甘蔗。苏澜决定在这里也建一个熬糖作坊两条流水线。而且,榨汁设施已经交给了老石头和小石头祖孙俩;铁锅交给了朱大奎;牛尾直风炉灶、挖井等工作自然留给云山和李苦叔。至于庄园建设,不知道圣旨怎么说,还不好决定。因为刘希说,县主的府邸有一定的规制,不能逾矩!

    七月十日这天晚上,苏澜得到了三条好消息和一条坏消息。

    好消息,一是,好久没有回家的苏瑞尚兴奋地回到将军府。原来,三百名殿州海军已经征兵到位!另外,兵部从武夷山区征收的三百名卫兵也征收完成,正在赶往殿州。等这六百新兵集结后,将军将在殿州军营中挑选三百名特种兵!苏瑞尚说:“澜儿提前准备好选拔方案和训练方案。爹爹也好斟酌一番,争取训练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苏澜高兴地道:“那也是苏家军!”

    二是,将军带回了十二名老兵。他们准备退役,到苏澜的堆福庄园干活。他们是看到以前那些退役卫兵跟着苏澜干得有声有色后,都动了心。他们中间有六人是漠北人,六人是殿州人。漠北人中的头儿叫沈力,殿州人的头儿叫杨春。都是三十来岁,没有娶亲。而且这十二名退役卫兵一个个生龙活虎,好手好脚!

    三是,晚上刘希回来说,皇上派来传旨的钦差太监提前派来信使,他们约十二日中午到达殿州!请殿州府城和春明、堆福的大小官员和官眷前来听旨。舒郡王世子、世子妃和女婿杜平也派人送信,他们与传旨太监同行,也将于十二日到达殿州!

    而坏消息就是,近日又有海盗出没,已经前后有三条渔船、商船被海盗打劫,而且是人、船、货人间蒸发!前日,一条小商船上,有个伙计被砍翻丢到大海后幸而未死,被人救后抬来报案。刘希问他有无可能是倭寇时,他明确否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