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殿州惊涛 242、倭刀 砖 水闸 千斤顶(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个,他们来了后我就让他们直接去堆福找卞旻。还有就是,何震,把银票给县主拿来!”

    何震拿来一个托盘。苏澜一看,有五万两银票。

    苏澜不好意思道:“又要老爷子破费了……”

    美娘笑道:“到时你给老爷子在县主府邸弄间房子就成!”

    离开全园时,已是酉时。再不回家,恐怕进不了殿州城。

    他们走时,全园的私人码头已经驶出了两艘海船。为了穆畑,老爷子特地还派了一条船护卫!

    穆畑又被喂药。未来半月他都是迷迷糊糊的。可怜他至此都不知道被谁掳了!

    回到府城,苏澜赶紧做了两件事,一是到悦客来,把鸽信发了出去。其中询问了苏庭与漕帮的绝密事情,还有世子和世子妃的秘密安排。

    苏澜又亲自到了阿水娘和顾琅的家。他们虽然进京了,但是四海货栈里还留了人。苏澜让他们赶紧给顾琅的曲家砖窑送信,让他们立马派人来见她。

    第二天是七月十六日。一大早,顾琅砖窑上的掌柜曲明带着几个窑工师傅到府衙来了。

    苏澜详细说了建窑烧砖的事情。曲明和两个师傅大喜:“污泥兑上黏土,烧砖最好不过!”

    苏澜问道:“建一个砖窑一般要多长时间?”

    “一般要三到四天。主要是券顶比较烦难。”曲明道。

    “一窑砖需要烧多长时间?”

    “要十来天。”曲明道,“烧砖之前,制坯、脱水需要时间。之后还要冷却。”

    “那么平均一窑可以出多少砖?”苏澜在计算生产能力,决定建几座砖窑。

    “砖窑大小和砖坯码放的不同,烧制多少砖也会不同,小窑一次可以烧两千块左右;中等的可以烧五六千块;大的可以上万。不过建大窑,券顶会更加烦难。”

    苏澜沉吟道:“那我们建中等规模的砖窑四座。”

    曲明道:“县主,新鲜的黏土必须要过晒过筛,粉碎才能用,这个时间可能得半月。”

    “没关系,现在取土,等你的窑建好了,也晒得差不多了。”苏澜笑道,“你们今日去堆福,跟卞旻他们商量,砖窑建在什么地方,得取泥取土方便。但是,改造项目完成以后,砖窑必须拆除,以免影响环境。当然,我会给予补偿。”

    曲明很高兴:“县主是要烧制红砖还是青砖?”

    “这有什么讲究?”

    “红砖得自然冷却,耗费时间多一些。青砖是泼水冷却,烧制时间快一些。质量都差不离。”

    “先烧青砖,之后再烧红砖。具体待定。”

    最后,苏澜肃然道:“这个污泥滩是当年突发大水形成的,里面可能有人和动物的尸骨。所以,希望你们捡拾起来。我要专门辟出陵园,好好埋葬。”

    “县主放心。您的仁心仁义,我们定不会违逆。”曲明肃然起敬,“我们现在就赶着马车过去,把建窑的砖和柴火先运过去。”说罢,带着两个师傅忙去了。

    苏澜带着甘甜和杀四等人,跟着刘希亲自去鸡爪岭接应斯回驿站。

    苏澜看到,应斯画了二十多幅画,都是工笔画,而且都是半成品,需要回京后仔细润色。

    这些画既有民居,也有学堂、医馆,更多的是岭上、岭下的风光等,对田园、庄园、登峰路、碑林、挂壁画廊、灵渠等着墨很多。苏澜还发现有两幅分别是从岭上俯视,或从岭下仰视人们牵着马、牛,带着猪、羊、犬上下登峰路的情景,极富生活情趣。

    苏澜很是喜欢:“上差大人,我在洋人的海船上淘换了几个水波纹的琉璃碗,非常通透、漂亮。您可以用作饮酒,也可以用作颜料碗碟。用着漂亮的琉璃颜料碗碟,心情一定非常愉悦,画出来的画也一定是上乘佳作。待会回到驿站,您就可以欣赏到了。当然还有美酒!”

    应斯喜不自胜,巴不得早点看到漂亮的琉璃碗,一个劲催着手下赶紧收拾行李。

    返回时,队伍里多了蹇利和纪泽两人。他们非常不舍,竟是因为疯女谢芳。真是无聊!

    见到琉璃碗,应斯吃了一惊。那可不是几个,而是整整三十个!而且各个晶莹剔透,美轮美奂,在大成可谓独一无二,价值连城!

    应斯很不好意思。苏澜却道:“一点心意。过个一年半载,上差大人一定要再来堆福。到时,有自己的房子或者铺面,再看看美景,画几幅佳作,那就是人间一大快事!”

    苏澜的话搔到痒处,应斯非常高兴。

    中午,刘希又在府邸请应斯和世子夫妇、杜平等人吃饭,算是送行。苏瑞尚是军官,自然是避嫌,依然没有出现。应斯也很乖觉,也不过问。

    饭毕,应斯回到驿站收拾行李。

    晚上,将军悄悄回府,与杜汶、杜平吃了家宴。彼此格外亲热。

    过后,他们又仔细商量了津口海湾布局的事情。苏瑞尚是职业军人,自然提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苏瑞尚还道:“太过匆忙,也没有请你们去将军府邸小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