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殿州惊涛 267、观湖(2/4)
有渠道获取污泥滩改造的消息。消息的来源就是家里的几口人。现在在八排湾服侍陶敏的有三个人,小妾小马氏、车夫陈老实和小厮角瓜。车夫之前就在,角瓜是在马喜儿卖掉陶敏的小妾罗氏后买回来的,为的就是和车夫一起搬抬病人,帮助小马氏服侍陶敏。毕竟小马氏女流之辈,力气有限;她又是小妾,出门不方便,跑腿的活就归角瓜了。
角瓜是个十岁的男孩。老实胆小,不爱说话。好长一段时间,陶敏以为他是个哑巴。当然,这跟小马氏的调教、训诫有关。
熟悉起来后,角瓜也活跃起来,其实他很爱唠叨,经常讲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什么运土啦、烧砖啦、水闸啦、千斤顶城墙啦。陶敏听得云里雾里,只当他是小孩子胡咧咧。陶敏想,污泥滩改造,不就是想办法把水放干,淤出千儿八百亩良田而已。到时田地归公,官府拍卖,他还可以凭借县丞的官位,低价买些良田。这些穷老百姓傻乎乎地捐款改造污泥滩,结果还不是好死了他们官府和官员?
再后来,通过角瓜的话,他听出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信息。为什么不是放水沥干淤田,而是将污泥全部弄起来?为什么要建造砖窑,日夜不停地烧砖?为什么千方百计取出尸骨?为什么余婆婆会对着苍天跪拜叩首、感谢县主、家主?
角瓜说不清楚,陶敏就让陈老实和小马氏去看。结果回来后,更是让陶敏如坠云雾。小沙河修水闸可以理解,为什么南城门这里也要修水闸?既然南城门修了水闸,为什么南城门照样可关可闭,不影响出行?还有,最关键的是,小马氏和陈老实回来后都惊恐地道:“没想到,污泥滩居然是这么大的坑,而且坑中有坑!最深的地方居然有二十来尺!难怪当时死那么多人!余婆婆的夫君和儿子困死污泥滩,总算得见天日!”
陶敏吃了一惊,问道:“挖出这么大的坑,这是要干什么?”
“改造啊!深坑那个地方,他们用混凝土造了一个喷泉建筑群……”陈老实憨笑道。
“混凝土是什么?喷泉建筑群又是什么东西?”
“哎呀,那混凝土可漂亮啦,粉红色的,修的马路像玻璃一样平整……”
角瓜道:“夫人,小的觉得那个喷泉好高,好漂亮啊……”
陈老实也笑道:“我觉得污泥滩四周的那些学堂、医馆、店铺也好漂亮……”
小马氏却道:“我觉得那座石桥才漂亮!上面都是雕刻的凤凰于飞,听说是请一个高人用树叶雕刻出来的,图案是县主……”
陶敏愈发糊涂了。淤田而已,弄这些花哨干什么?
陶敏也愈发好奇,这污泥滩到底要弄成个什么样?
前几天,角瓜一大早就跑出去,直到中午才兴奋地回来道:“不得了,污泥滩来了好多船。小船都是扛来的。大船是划到了小沙河,然后用檑木垫底,滚上岸,滚进城了……”
陶敏觉得自己是个傻子:“污泥滩弄这么多船来干什么?有船必须得有水啊!污泥滩进了水,田地怎么办?这不是改造,简直是胡搞!”
到了昨天,小角瓜和陈老实兴奋地回来道:“夫人,听说明天辰时放水,全城的老百姓都要去看……”
小马氏也激动不已:“我们明天都去……”
陶敏已经下床,可以在院子里走几步,但是颤颤巍巍、踉踉跄跄,跟小孩学步一般,容易摔倒,自然不能跟去。话说回来,他也不想去。他始终想不通,往污泥滩进水的人,只怕脑子也进水了!
今日,也就是腊月初一日一大早,小马氏服侍陶敏梳洗一番,吃了早餐,小马氏早不早地就戴上帷帽,坐了马车,陈老实赶车,角瓜步行,三人往南城而去。
大约辰正时刻,陶敏正在看书,忽然就听得哗啦啦的水声,然后就是由南城内传来的惊天动地的欢呼声!看样子,这还真是,污泥滩进水了?!
直到午时初刻,三个人才兴奋不已地回来。他们激动得语无伦次,情绪高涨!
角瓜道:“夫人,小的也想去坐一回游船!若是大船更好!”
陈老实道:“小船划一圈,得要五十文,你有那钱?再说,等着排队划船的人,都有二里地了!大船不是还在湾里吗,还没有建好呢!”
小马氏也笑道:“听船坞的师傅说,城门太矮了,船只进不去,只得先造一半,进了城,再来安装上面的楼!”
“那个喷泉真的不同凡响!我还在想,原来,喷泉是这样的!”
陶敏再也忍不住了,喃喃道:“污泥滩真的进水了?”
“老爷,以后不能叫污泥滩,得叫堆福湖了!”小马氏道,“知府大人在剪彩仪式上说了!对了,世上居然还有剪彩这么隆重、热闹的仪式!县主、知府大人、通判大人、堆福县令、春明县令和县丞、七大家主、还有水利专家、建筑专家,就连建筑工人代表、遇难亲属余婆婆,好多人都上去剪彩,几丈长的红绸,一人一把剪刀……”
陶敏敏锐地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为什么春明的县丞都被请来剪彩,而他堆福县丞陶敏居然没人通知?这还
角瓜是个十岁的男孩。老实胆小,不爱说话。好长一段时间,陶敏以为他是个哑巴。当然,这跟小马氏的调教、训诫有关。
熟悉起来后,角瓜也活跃起来,其实他很爱唠叨,经常讲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什么运土啦、烧砖啦、水闸啦、千斤顶城墙啦。陶敏听得云里雾里,只当他是小孩子胡咧咧。陶敏想,污泥滩改造,不就是想办法把水放干,淤出千儿八百亩良田而已。到时田地归公,官府拍卖,他还可以凭借县丞的官位,低价买些良田。这些穷老百姓傻乎乎地捐款改造污泥滩,结果还不是好死了他们官府和官员?
再后来,通过角瓜的话,他听出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信息。为什么不是放水沥干淤田,而是将污泥全部弄起来?为什么要建造砖窑,日夜不停地烧砖?为什么千方百计取出尸骨?为什么余婆婆会对着苍天跪拜叩首、感谢县主、家主?
角瓜说不清楚,陶敏就让陈老实和小马氏去看。结果回来后,更是让陶敏如坠云雾。小沙河修水闸可以理解,为什么南城门这里也要修水闸?既然南城门修了水闸,为什么南城门照样可关可闭,不影响出行?还有,最关键的是,小马氏和陈老实回来后都惊恐地道:“没想到,污泥滩居然是这么大的坑,而且坑中有坑!最深的地方居然有二十来尺!难怪当时死那么多人!余婆婆的夫君和儿子困死污泥滩,总算得见天日!”
陶敏吃了一惊,问道:“挖出这么大的坑,这是要干什么?”
“改造啊!深坑那个地方,他们用混凝土造了一个喷泉建筑群……”陈老实憨笑道。
“混凝土是什么?喷泉建筑群又是什么东西?”
“哎呀,那混凝土可漂亮啦,粉红色的,修的马路像玻璃一样平整……”
角瓜道:“夫人,小的觉得那个喷泉好高,好漂亮啊……”
陈老实也笑道:“我觉得污泥滩四周的那些学堂、医馆、店铺也好漂亮……”
小马氏却道:“我觉得那座石桥才漂亮!上面都是雕刻的凤凰于飞,听说是请一个高人用树叶雕刻出来的,图案是县主……”
陶敏愈发糊涂了。淤田而已,弄这些花哨干什么?
陶敏也愈发好奇,这污泥滩到底要弄成个什么样?
前几天,角瓜一大早就跑出去,直到中午才兴奋地回来道:“不得了,污泥滩来了好多船。小船都是扛来的。大船是划到了小沙河,然后用檑木垫底,滚上岸,滚进城了……”
陶敏觉得自己是个傻子:“污泥滩弄这么多船来干什么?有船必须得有水啊!污泥滩进了水,田地怎么办?这不是改造,简直是胡搞!”
到了昨天,小角瓜和陈老实兴奋地回来道:“夫人,听说明天辰时放水,全城的老百姓都要去看……”
小马氏也激动不已:“我们明天都去……”
陶敏已经下床,可以在院子里走几步,但是颤颤巍巍、踉踉跄跄,跟小孩学步一般,容易摔倒,自然不能跟去。话说回来,他也不想去。他始终想不通,往污泥滩进水的人,只怕脑子也进水了!
今日,也就是腊月初一日一大早,小马氏服侍陶敏梳洗一番,吃了早餐,小马氏早不早地就戴上帷帽,坐了马车,陈老实赶车,角瓜步行,三人往南城而去。
大约辰正时刻,陶敏正在看书,忽然就听得哗啦啦的水声,然后就是由南城内传来的惊天动地的欢呼声!看样子,这还真是,污泥滩进水了?!
直到午时初刻,三个人才兴奋不已地回来。他们激动得语无伦次,情绪高涨!
角瓜道:“夫人,小的也想去坐一回游船!若是大船更好!”
陈老实道:“小船划一圈,得要五十文,你有那钱?再说,等着排队划船的人,都有二里地了!大船不是还在湾里吗,还没有建好呢!”
小马氏也笑道:“听船坞的师傅说,城门太矮了,船只进不去,只得先造一半,进了城,再来安装上面的楼!”
“那个喷泉真的不同凡响!我还在想,原来,喷泉是这样的!”
陶敏再也忍不住了,喃喃道:“污泥滩真的进水了?”
“老爷,以后不能叫污泥滩,得叫堆福湖了!”小马氏道,“知府大人在剪彩仪式上说了!对了,世上居然还有剪彩这么隆重、热闹的仪式!县主、知府大人、通判大人、堆福县令、春明县令和县丞、七大家主、还有水利专家、建筑专家,就连建筑工人代表、遇难亲属余婆婆,好多人都上去剪彩,几丈长的红绸,一人一把剪刀……”
陶敏敏锐地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为什么春明的县丞都被请来剪彩,而他堆福县丞陶敏居然没人通知?这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