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军粮出事了(1/2)
连日的雪,下得人心惶惶,谢芸看着白茫茫的城里城外,眼皮忽然狠狠跳了起来。
京中信都传来信,后续补来的军粮已经在湖南地带,至少五日便可追上谢芸他们。
“今年的军粮怎么会给得如此爽快?”
谢芸丢了手里的铁锤,擦着鬓角湿汗。
平儿点头,指着信上,惊讶道:“这里足足五船八马,都够边关将士撑到明年三月了!”
“兵部尚书赵晟素来铁面无私,两袖清风,去年才提上来的,不敢如那些奸佞一样,层层剥削。”谢芸快速脱下衣裳,泡在木桶里。
忽然,她想起什么,问清明,“二叔文堂里收了一批学生,里面是不是有赵尚书的长子?”
清明想了想,不确定的点头,“年前是住了一批文人,我也不确定有没有赵家人。”
谢芸快速洗完澡,胡乱套了件深墨色大袖拖地长裙,松松垮垮,显得格外尊严。
平儿想起昨夜探的消息,说:“王权家延绵几代人,上下少有几百年光景,手上钱财土地只多不少,但没有三姑娘说的那般夸张,估计就三四千万。”
“我也该分一杯。”谢芸摸着湿润的发梢,“三四千万,这块肉可不好分呐。”
“怕就怕这三四千万也掺了水份,若真有这么多,京都那些会等到现在才动手?”
平儿看着谢芸,举着信封,“姑娘,北边年年征战,国库常年亏虚,只怕这军粮也有水分。”
谢芸点点头,“等雪停了,军粮也该到了,到时候让大家盯紧点。”
负责军粮的人叫蔺玄之,接连几次遇险,蔺玄之不敢乱动,领着守卫队死守军粮,等着交接那一日。
雪才停,蔺玄之就领着人查看军粮军需是否发霉丢失。
他才抽了一袋白面出来,就听见有人疾步狂奔的声音。
一抬头,一个面生小伙满头大汗跑进来。
“怎么了?何事这般慌张!”蔺玄之不敢马虎,等人气息匀称才问。
小伙汗流浃背,冷冬里冒着一身热气,急声道:“小人是驿站传信员,昨夜湘南水陆粮道断了消息,现在已是未时,只怕军粮出事了!”
!!!
蔺玄之心头大惊,心口狂跳,几个时辰过去了,要出大事了!
蔺玄之急喊:“来个人,去太子殿下那边,急报军粮出事!”
来不及多想,蔺玄之扯着马皮就往城里去。
一路急跑,雪化地滑,马蹄不稳,蔺玄之一路足足摔下马三次!
到了地方,顾不得仪容和周身的伤,蔺玄之气喘吁吁求见谢芸。
“大人莫急!缓口气!”
清明疾步领着人往谢芸小书房赶。
“十万火急!十万火急!”蔺玄之来不及解释,脚上鞋子还掉了一只,一步一个泥印的跑。
清明心中大急,这般火急,只怕出大事了!
蔺玄之一见谢芸,踉跄扑一地,来不及爬起来,说:“适才卑职在营地收验军粮,驿站信使急马而来,说昨夜就同湘南军粮道失了联系,如今未时了,还是不见信使动静,县主,怕是南下的军粮出事了!”
谢芸喉间一紧,立刻起身,丢了笔,说:“去县令府,把此事告诉三殿下!上我的马车!”
转头立马让平儿去牵马,“快!我要去太子殿下那里!”
南下军粮关乎云南这个寒冬的战事,若军粮半路出了岔子,只怕她们这一行人难辞其咎!
更要命的是,这关乎几十万条人命!
一旦云南失了防,那些倭寇杀进中原,只怕要尸骸成山,血流成河了!
这天冷得反常,明明积雪都化得干净,天气格外晴朗,隐隐约约要见太阳的,可这会天忽然就阴了下来,空中白点细碎,眼看着又是一场暴雪!
周治在椅子上坐了整整半个时辰,沉默不言,可背上,手心里已经湿透了。
黏黏糊糊,让人格外烦躁难受。
蔺玄之也是不断擦拭额头上的汗,佝偻的背影控制不住发抖。心道,这天真是稀奇,都冷得人发颤,身上的汗却流个不停。
他几度想开口,却什么都说不出来,最终心一横,猛地起身跪下,说:“三殿下,赶紧想法子啊,若是军粮出了事,咱……咱这乌纱帽保不住啊!”
周砚伤还没好利索,刚在廊下散散,忽然,指甲盖大的雪就已经落下来了。
这边蔺玄之派去的人还没到,这头谢芸已经策马奔来,脚蹬子打滑,直接滚下马背。
不等人来扶,谢芸颤声说:“殿下,出事了!刚才得的信报——”
话还在嘴边,就被一声急促的大喊打断。
一个周身是血,背着半截军旗的少年也是策马而来,高声大喊:“殿下!元帅昨夜遇袭,元帅他……”
少年翻滚下马,踉踉跄跄爬起来,带着哭腔喊:“元帅重伤,大帅生死不明!南部败了!”
谢芸踉跄爬起来,
京中信都传来信,后续补来的军粮已经在湖南地带,至少五日便可追上谢芸他们。
“今年的军粮怎么会给得如此爽快?”
谢芸丢了手里的铁锤,擦着鬓角湿汗。
平儿点头,指着信上,惊讶道:“这里足足五船八马,都够边关将士撑到明年三月了!”
“兵部尚书赵晟素来铁面无私,两袖清风,去年才提上来的,不敢如那些奸佞一样,层层剥削。”谢芸快速脱下衣裳,泡在木桶里。
忽然,她想起什么,问清明,“二叔文堂里收了一批学生,里面是不是有赵尚书的长子?”
清明想了想,不确定的点头,“年前是住了一批文人,我也不确定有没有赵家人。”
谢芸快速洗完澡,胡乱套了件深墨色大袖拖地长裙,松松垮垮,显得格外尊严。
平儿想起昨夜探的消息,说:“王权家延绵几代人,上下少有几百年光景,手上钱财土地只多不少,但没有三姑娘说的那般夸张,估计就三四千万。”
“我也该分一杯。”谢芸摸着湿润的发梢,“三四千万,这块肉可不好分呐。”
“怕就怕这三四千万也掺了水份,若真有这么多,京都那些会等到现在才动手?”
平儿看着谢芸,举着信封,“姑娘,北边年年征战,国库常年亏虚,只怕这军粮也有水分。”
谢芸点点头,“等雪停了,军粮也该到了,到时候让大家盯紧点。”
负责军粮的人叫蔺玄之,接连几次遇险,蔺玄之不敢乱动,领着守卫队死守军粮,等着交接那一日。
雪才停,蔺玄之就领着人查看军粮军需是否发霉丢失。
他才抽了一袋白面出来,就听见有人疾步狂奔的声音。
一抬头,一个面生小伙满头大汗跑进来。
“怎么了?何事这般慌张!”蔺玄之不敢马虎,等人气息匀称才问。
小伙汗流浃背,冷冬里冒着一身热气,急声道:“小人是驿站传信员,昨夜湘南水陆粮道断了消息,现在已是未时,只怕军粮出事了!”
!!!
蔺玄之心头大惊,心口狂跳,几个时辰过去了,要出大事了!
蔺玄之急喊:“来个人,去太子殿下那边,急报军粮出事!”
来不及多想,蔺玄之扯着马皮就往城里去。
一路急跑,雪化地滑,马蹄不稳,蔺玄之一路足足摔下马三次!
到了地方,顾不得仪容和周身的伤,蔺玄之气喘吁吁求见谢芸。
“大人莫急!缓口气!”
清明疾步领着人往谢芸小书房赶。
“十万火急!十万火急!”蔺玄之来不及解释,脚上鞋子还掉了一只,一步一个泥印的跑。
清明心中大急,这般火急,只怕出大事了!
蔺玄之一见谢芸,踉跄扑一地,来不及爬起来,说:“适才卑职在营地收验军粮,驿站信使急马而来,说昨夜就同湘南军粮道失了联系,如今未时了,还是不见信使动静,县主,怕是南下的军粮出事了!”
谢芸喉间一紧,立刻起身,丢了笔,说:“去县令府,把此事告诉三殿下!上我的马车!”
转头立马让平儿去牵马,“快!我要去太子殿下那里!”
南下军粮关乎云南这个寒冬的战事,若军粮半路出了岔子,只怕她们这一行人难辞其咎!
更要命的是,这关乎几十万条人命!
一旦云南失了防,那些倭寇杀进中原,只怕要尸骸成山,血流成河了!
这天冷得反常,明明积雪都化得干净,天气格外晴朗,隐隐约约要见太阳的,可这会天忽然就阴了下来,空中白点细碎,眼看着又是一场暴雪!
周治在椅子上坐了整整半个时辰,沉默不言,可背上,手心里已经湿透了。
黏黏糊糊,让人格外烦躁难受。
蔺玄之也是不断擦拭额头上的汗,佝偻的背影控制不住发抖。心道,这天真是稀奇,都冷得人发颤,身上的汗却流个不停。
他几度想开口,却什么都说不出来,最终心一横,猛地起身跪下,说:“三殿下,赶紧想法子啊,若是军粮出了事,咱……咱这乌纱帽保不住啊!”
周砚伤还没好利索,刚在廊下散散,忽然,指甲盖大的雪就已经落下来了。
这边蔺玄之派去的人还没到,这头谢芸已经策马奔来,脚蹬子打滑,直接滚下马背。
不等人来扶,谢芸颤声说:“殿下,出事了!刚才得的信报——”
话还在嘴边,就被一声急促的大喊打断。
一个周身是血,背着半截军旗的少年也是策马而来,高声大喊:“殿下!元帅昨夜遇袭,元帅他……”
少年翻滚下马,踉踉跄跄爬起来,带着哭腔喊:“元帅重伤,大帅生死不明!南部败了!”
谢芸踉跄爬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