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君临天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金色的阳光洒落在巍峨的宫殿上,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层庄严而神圣的光辉。新的一天,随着朝阳的升起,也拉开了序幕。

    陶婉和滕逸并肩站在高高的祭台上,接受着文武百官和万千百姓的朝拜。他们身着华服,头戴金冠,举手投足间尽显王者风范。昨日的婚礼,仿佛还在眼前,而今日,他们便要肩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洪亮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宣告着新皇登基后的第一道旨意。

    陶婉和滕逸深知,要改变良渚积弊已久的政治制度,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他们从最基础的律法入手,废除了贵族享有特权的旧制,颁布了新的律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举措,赢得了广大平民百姓的拥戴,却也触动了部分贵族的利益,暗流在平静的表面下涌动。

    “皇后,这样做会不会太过激进了?”钱尚书面露担忧之色,“那些旧贵族势力庞大,恐怕……”

    “我知道,”陶婉神色平静,语气却异常坚定,“但良渚若想长治久安,就必须破旧立新。若是连这点阻碍都无法克服,我们又如何对得起百姓的期望?”

    在政治改革的同时,滕逸也开始着手发展经济。他鼓励民间商业贸易,降低税收,并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良渚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你看,这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良渚就焕然一新了。”站在城楼上,滕逸指着城中繁华的景象,对陶婉说道。

    陶婉微微一笑,“这还只是开始,良渚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她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逸,你说我们是不是还应该……”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一名侍卫快步走上城楼,单膝跪地,语气急促,“启禀皇上,皇后,国师求见!”

    陶婉和滕逸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都升起一丝疑惑。国师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今日怎么突然进宫了?而且,他的神情为何如此凝重?

    “宣!”

    “宣!”滕逸一声令下,国师便被侍卫带到了城楼之上。他身着一袭素衣,须发皆白,却依然精神矍铄,只是眉宇间带着一抹化不开的忧虑。

    “不知国师今日进宫,所谓何事?”陶婉见他神色有异,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国师沉吟片刻,缓缓开口说道:“皇上,皇后,老夫夜观天象,发现星宿异动,恐有不祥之兆啊。”

    “星宿异动?”滕逸剑眉微蹙,“还请国师明示。”

    国师抬头望向天际,语气沉重地说道:“紫薇星光芒黯淡,而贪狼星却异常明亮,预示着皇室将有一场浩劫……”

    陶婉闻言,心中一凛。她虽不信鬼神之说,但国师向来料事如神,他的话不得不让她重视。

    “国师可有破解之法?”滕逸沉声问道。

    国师摇了摇头,叹息道:“天机不可泄露,老夫也只能提醒二位,万事小心谨慎,切不可掉以轻心。”

    送走国师后,陶婉和滕逸的心情都变得有些沉重。他们深知,良渚虽然看似一片繁荣,但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在文化方面,陶婉倡导教育普及,建立了多所学府,广招天下英才,不分贵贱,只要有才华,皆可入学堂学习。一时间,良渚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为良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陶婉和滕逸也不忘加强军事力量。他们挑选精壮士兵,聘请武艺高强的教官,日夜操练,训练了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猛的精锐之师,以确保良渚的和平与稳定。

    “婉儿,你看,如今的良渚,是不是比我们刚来的时候好了很多?”站在新建的学府前,滕逸看着来来往往的学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陶婉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希望的光芒,“是啊,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良渚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然而,就在一切都看似顺风顺水的时候,一名宫女匆匆忙忙地跑来,神情慌张,语气急促,“皇后娘娘,不好了,出事了……”

    “皇后娘娘,不好了,出事了……”宫女气喘吁吁,话语断断续续,脸色苍白,显然是遇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陶婉心中一沉,连忙扶住宫女,柔声问道:“别急,慢慢说,出了什么事?”

    宫女深吸一口气,颤抖着说道:“赵郡主……赵郡主她……在宫门口……跪着……”

    “赵郡主?”陶婉微微皱眉,心中疑惑,这赵郡主是当今皇后的侄女,一向骄横跋扈,仗着皇后的权势在宫中横行霸道,今天怎么一反常态,跪在宫门口?

    “她跪在宫门口做什么?”一旁的滕逸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

    宫女面色更加苍白,声音低如蚊蝇,“她……她手里拿着一块玉佩……说是……说是皇后娘娘的……”

    “玉佩?”陶婉心中一凛,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果然,原本佩戴在那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