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意料之中的挫折(4)(2/3)
还是再掏出手帕来垫着,才敢拿着它远望利比亚境内。
“或许还可以再往后挪挪。”巴布鲁说道,“您计划一百公里设置一个补给站,是不是太密集了?”
“我还觉得不够呢!”
现在德内尔他们三辆车二十一个人顺顺利利地到了边境,万一遇到沙尘暴,有些车损坏了怎么办?如果按照人的正常休息间隔设置补给站,应对特殊情况的容错率会极低,搞不好是要出人命的。
“在利比亚境内也可以偷偷建立几个据点,我看那边的防御非常松懈,基本等于没有,不过要等行动发起前不久再做,以免引起意大利人的警惕。”
德内尔直到10月12日才返回拉密堡,一脸风霜之色的他顾不得洗尘休憩,就直接找到了戴高乐。
“行不行?”
戴高乐的问题很简单,德内尔的回答也很干脆:“行!”
只是需要的物资储备相当惊人。
看到德内尔列出的几张单子,戴高乐也有些吃惊:“这么多汽车,你想建立摩托化部队打这场仗?”
“必须用摩托化部队。”德内尔回答道,“否则部队抵达库夫拉绿洲的时候将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
“二百辆卡车……”戴高乐面对这张单子沉吟不已,“倒也不是拿不出来。”
“二百辆卡车只是底线,这些卡车有三分之二都会用在后勤补给和运送装备上,真正能用来运兵的不会超过六十辆。也就是说,能在二百辆卡车支持下进攻库夫拉的部队最多只有一个轻步兵营。”
“敌人有多少?”
“预计将有两个连。”
在敌方以逸待劳的前提下,劳师远征的法军兵力只比敌人多一个连,这个兵力确实已经被压缩到极限。
好在德内尔还是给了一个好消息的:“幸好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准备。”
是的,戴高乐和德内尔终归是军人,他们会考虑一些战争的政治影响,但绝不会用政治因素打乱自由法国既定的战略。在当前法属西非还有大片领土没有攻克的时候,将大量物资和人力投向一个仅能获得政治声望、战略价值有限且在资源上有赔无赚的战役目标并非明智之举。
何况如今意大利在利比亚和埃塞尔比亚好歹也有二十多万军队,英国的埃及军区自保都困难,更不可能支援从南方进攻的自由法国军队。
进攻利比亚的方案何时执行,最终还是要取决于自由法国的西非战事顺利与否,以及英军在北非的战略姿态。
“让,我想调整人事安排。”戴高乐提起了另一件事。
“你有什么计划呢?”
“贾德鲁将军现在总览西非战事,我想让你做贾德鲁将军的副手,跟他学习学习,就算上高级军官学校了。然后勒克莱尔调去率领第一团打前锋,柯尼希的第二团不动,马尔尚调往赤道非洲,负责后勤和训练。”
提起马尔尚,戴高乐有些奇怪:“马尔尚上校对你的评价很高啊,让,你对他有什么意见吗?”
“完全没有,夏尔。”
“那为什么要把他架空啊。”戴高乐对德内尔前一个月的人事安排有些难以理解,“我发现他搞后勤的才能还是不错的,你之前完全可以自己带队西进尼日尔,将训练部队和组织后勤的工作交给他,结果你却偏偏让他做了自己不擅长的指挥工作。”
“额……”德内尔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了实话,“实际上当时为了促进征兵,我和艾布厄总督准备狠狠治一下乍得的腐败。而根据调查,马尔尚上校在当地有一些见不得光的关系,所以我们就把他支开了。”
“是这样的,马尔尚已经和我坦白了。”
如此情况是德内尔没有料到的,他脸上浮现出的惊讶之色让戴高乐微微一笑:“马尔尚是个聪明人,你那天说的话他完全听进去了。他对我说,之前他到殖民地纯粹是因为没有后台,二十年时间什么雄心壮志都磨没了,只能甘愿蹉跎,一门心思都放在捞钱好退休上,因此确实干了一些腐败的事。
“不过你在军营里和他说的话让他意识到,一个天大的机会就摆在他的面前——他如今完全可以通过干正事飞黄腾达,而且前途远不是在殖民地贪污几十万法郎能比的。”
戴高乐摊开双手,复述着马尔尚的话:“所以对他而言,你把带兵出征的机会给他,让他能在军中获得威望,又在后面反腐,替他扫清了身后的污点——去哪里找这么好的战友!”
“人不可貌相。”德内尔诚恳地说道,“我小觑马尔尚了,将来一定要和他道歉。”
“他告诉我,能在战后以功得少将弦便足以告慰先祖。”戴高乐说完这句话,又看向了德内尔,“我说格局小了,大好法兰西男儿,该有封帅之志!”
德内尔知道戴高乐是在勉励自己,不过他恐怕确实要辜负后者的厚望了。对他而言,能同五湖四海的战友们一道再次为法兰西流血牺牲,已经是他最大的幸福了。
至于战后那些划分势力的蝇营狗苟、勾心斗
“或许还可以再往后挪挪。”巴布鲁说道,“您计划一百公里设置一个补给站,是不是太密集了?”
“我还觉得不够呢!”
现在德内尔他们三辆车二十一个人顺顺利利地到了边境,万一遇到沙尘暴,有些车损坏了怎么办?如果按照人的正常休息间隔设置补给站,应对特殊情况的容错率会极低,搞不好是要出人命的。
“在利比亚境内也可以偷偷建立几个据点,我看那边的防御非常松懈,基本等于没有,不过要等行动发起前不久再做,以免引起意大利人的警惕。”
德内尔直到10月12日才返回拉密堡,一脸风霜之色的他顾不得洗尘休憩,就直接找到了戴高乐。
“行不行?”
戴高乐的问题很简单,德内尔的回答也很干脆:“行!”
只是需要的物资储备相当惊人。
看到德内尔列出的几张单子,戴高乐也有些吃惊:“这么多汽车,你想建立摩托化部队打这场仗?”
“必须用摩托化部队。”德内尔回答道,“否则部队抵达库夫拉绿洲的时候将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
“二百辆卡车……”戴高乐面对这张单子沉吟不已,“倒也不是拿不出来。”
“二百辆卡车只是底线,这些卡车有三分之二都会用在后勤补给和运送装备上,真正能用来运兵的不会超过六十辆。也就是说,能在二百辆卡车支持下进攻库夫拉的部队最多只有一个轻步兵营。”
“敌人有多少?”
“预计将有两个连。”
在敌方以逸待劳的前提下,劳师远征的法军兵力只比敌人多一个连,这个兵力确实已经被压缩到极限。
好在德内尔还是给了一个好消息的:“幸好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准备。”
是的,戴高乐和德内尔终归是军人,他们会考虑一些战争的政治影响,但绝不会用政治因素打乱自由法国既定的战略。在当前法属西非还有大片领土没有攻克的时候,将大量物资和人力投向一个仅能获得政治声望、战略价值有限且在资源上有赔无赚的战役目标并非明智之举。
何况如今意大利在利比亚和埃塞尔比亚好歹也有二十多万军队,英国的埃及军区自保都困难,更不可能支援从南方进攻的自由法国军队。
进攻利比亚的方案何时执行,最终还是要取决于自由法国的西非战事顺利与否,以及英军在北非的战略姿态。
“让,我想调整人事安排。”戴高乐提起了另一件事。
“你有什么计划呢?”
“贾德鲁将军现在总览西非战事,我想让你做贾德鲁将军的副手,跟他学习学习,就算上高级军官学校了。然后勒克莱尔调去率领第一团打前锋,柯尼希的第二团不动,马尔尚调往赤道非洲,负责后勤和训练。”
提起马尔尚,戴高乐有些奇怪:“马尔尚上校对你的评价很高啊,让,你对他有什么意见吗?”
“完全没有,夏尔。”
“那为什么要把他架空啊。”戴高乐对德内尔前一个月的人事安排有些难以理解,“我发现他搞后勤的才能还是不错的,你之前完全可以自己带队西进尼日尔,将训练部队和组织后勤的工作交给他,结果你却偏偏让他做了自己不擅长的指挥工作。”
“额……”德内尔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了实话,“实际上当时为了促进征兵,我和艾布厄总督准备狠狠治一下乍得的腐败。而根据调查,马尔尚上校在当地有一些见不得光的关系,所以我们就把他支开了。”
“是这样的,马尔尚已经和我坦白了。”
如此情况是德内尔没有料到的,他脸上浮现出的惊讶之色让戴高乐微微一笑:“马尔尚是个聪明人,你那天说的话他完全听进去了。他对我说,之前他到殖民地纯粹是因为没有后台,二十年时间什么雄心壮志都磨没了,只能甘愿蹉跎,一门心思都放在捞钱好退休上,因此确实干了一些腐败的事。
“不过你在军营里和他说的话让他意识到,一个天大的机会就摆在他的面前——他如今完全可以通过干正事飞黄腾达,而且前途远不是在殖民地贪污几十万法郎能比的。”
戴高乐摊开双手,复述着马尔尚的话:“所以对他而言,你把带兵出征的机会给他,让他能在军中获得威望,又在后面反腐,替他扫清了身后的污点——去哪里找这么好的战友!”
“人不可貌相。”德内尔诚恳地说道,“我小觑马尔尚了,将来一定要和他道歉。”
“他告诉我,能在战后以功得少将弦便足以告慰先祖。”戴高乐说完这句话,又看向了德内尔,“我说格局小了,大好法兰西男儿,该有封帅之志!”
德内尔知道戴高乐是在勉励自己,不过他恐怕确实要辜负后者的厚望了。对他而言,能同五湖四海的战友们一道再次为法兰西流血牺牲,已经是他最大的幸福了。
至于战后那些划分势力的蝇营狗苟、勾心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