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字塔下的风沙(3)(2/3)
人士兵的身体尽量站直,随后面对城堡上飘扬的三色旗敬礼(虽然现在只能看到一片飘飞的黑影),以低沉却坚决地语气,也重复了勒克莱尔的誓言:
“在我们的美丽旗帜飘扬在斯特拉斯堡教堂顶之前,绝不放下武器。”
…………
戴高乐将军在3月12日乘飞机抵达拉密堡,此时的德内尔已经能够自己走路,无须别人的搀扶,就和其他帝国防务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一道迎接自由法国领袖。
只是在戴高乐眼里,仿佛只要一阵风,他的这个老朋友就会像风筝一样被刮到天上去。
好在戴高乐不是个喜欢长篇大论的人——跟维希电台对喷的时候除外——欢迎会几分钟内就结束了。一行人直奔总督府会议厅,在一张巨幅非洲地中海地图前坐下。
戴高乐召开的这次会议,并非是单纯的军事会议。会议的第一项议程就是通报自由法国的经济状况。法属中非和西非的体量摆在那里,再发展也不会有什么太大起色,只是加蓬、马里和刚果的金矿让自由法国再也不用为资金发愁就是了。
“我们现在很有钱,或者说……穷得只剩钱了。”自由法国的“财长”普利文向在场的委员介绍道,“在光复加蓬和比属刚果之后,我们已经先后向英国提供了价值十五亿英镑的黄金,用于向国外购买武器。所以现在不是我们欠英国人的钱,而是相反。”
十五亿英镑这个数字还让不熟悉财政的军官有些懵,但换成1800亿法郎,大家就直观得感受到了这笔款子是多么庞大,它足以维持三百万法国陆军高强度地战斗十八个月。莫说是供给迄今为止只有数万人的自由法国军队,供给整个英国陆军都绰绰有余。
自由法国确实不需要在非洲刮地皮,就这穷乡僻壤,费老大劲刮出个三瓜俩枣,还拉了一身仇恨,真的不值得。金矿敞开挖,一月就能挖出来一年的收入。
只是矿区报告,照这个进度挖下去,加蓬的金矿将最晚在1947年陷入枯竭。但现在不是追求“长期发展”的时候,帝国防务委员会的成员一致同意,不光不能缩减挖掘,还要扩大开采,争取在1944年之前把金矿挖个干净,让每一克黄金都变成射向德国人的炮弹。
“所以不要在意钱的问题,现在钱根本不是问题。”戴高乐看向了瘦削的德内尔,“能不能在非洲给我训练一支装甲部队?”
“多大规模?”
“能多大就多大。”戴高乐回答道。
德内尔瘫在椅子上思索了一会:“在目前的条件下,最多两个装甲营。”
戴高乐对这个答复有些失望,他示意德内尔解释一下。于是后者很快用缜密的分析告诉这位以机械化部队闻名的领袖,两个装甲营都算乐观了!
“首先,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坦克的。”
现在世界上有能力生产坦克的国家并不多,刨去德意和被两国占领的盟国,还有英国、美国、西班牙、苏联、瑞典、日本能够自产坦克。
西班牙和日本已经是准敌国了,自然不可能从他们那里买到。英国生产的坦克自己都不够使的,德内尔相信要是戴高乐去软磨硬泡,或许也能要来一些,但肯定是淘汰货。
说实话,英国现役坦克的设计都让戴高乐和德内尔感到头大,无论是玛蒂尔达还是十字军,都不能满足戴高乐心目中装甲部队的需要。
瑞典倒是有两款还凑合的坦克,分别是该国自研的L60轻型坦克和捷克斯洛伐克38t的瑞典版Stridsvagn m\/41。但是据德内尔所知,瑞典的坦克产量并不高,而且该国与德国隔海相望,着实不敢出售武器,生怕招致侵略。
至于苏联的话……苏联的武器出口向来跟着政治走,除了新经济政策时代,极少有“给钱办事”这种事。虽然bt-7快速坦克在轻型坦克里也算不错的,但德内尔不太相信斯大林会将武器出口给他不承认的自由法国。
所以自由法国恐怕只能从美国一家买到坦克。
“但是美国坦克不仅质量差,而且产量低。”
美国陆军费拉不堪,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去年八月,因敦刻尔克撤退而损失了大量重武器的英国便向大洋彼岸派出了一支采购团。虽然早就知道美国陆军装备极差,但是英国人还是抱着些许“或许美国人还有什么秘密武器”的期待的。
美国火炮还凑合着能用,美国坦克则差点闪瞎英国人的狗眼。英国人问美国人要“你们这里最好的坦克”,美国人就摆出了自己刚定型的新中型坦克——有七个成员,浑身上下开了十几个机枪和手枪射击孔,车体上装一门75mm炮,小炮塔上一门37mm炮,炮塔上面再加一个机枪塔——看上去要多丑有多丑。
英国人连这个坦克的型号都不想问,直接让美方生产英国已经定型的坦克算了、但英国人的要求遭到了美方的断然拒绝,美方表示,只能买该国兵工厂生产的武器,最多进行微调,绝对不会给英国人新开生产线!
于是英国人只能捏着鼻子订购了一批这种被称为m
“在我们的美丽旗帜飘扬在斯特拉斯堡教堂顶之前,绝不放下武器。”
…………
戴高乐将军在3月12日乘飞机抵达拉密堡,此时的德内尔已经能够自己走路,无须别人的搀扶,就和其他帝国防务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一道迎接自由法国领袖。
只是在戴高乐眼里,仿佛只要一阵风,他的这个老朋友就会像风筝一样被刮到天上去。
好在戴高乐不是个喜欢长篇大论的人——跟维希电台对喷的时候除外——欢迎会几分钟内就结束了。一行人直奔总督府会议厅,在一张巨幅非洲地中海地图前坐下。
戴高乐召开的这次会议,并非是单纯的军事会议。会议的第一项议程就是通报自由法国的经济状况。法属中非和西非的体量摆在那里,再发展也不会有什么太大起色,只是加蓬、马里和刚果的金矿让自由法国再也不用为资金发愁就是了。
“我们现在很有钱,或者说……穷得只剩钱了。”自由法国的“财长”普利文向在场的委员介绍道,“在光复加蓬和比属刚果之后,我们已经先后向英国提供了价值十五亿英镑的黄金,用于向国外购买武器。所以现在不是我们欠英国人的钱,而是相反。”
十五亿英镑这个数字还让不熟悉财政的军官有些懵,但换成1800亿法郎,大家就直观得感受到了这笔款子是多么庞大,它足以维持三百万法国陆军高强度地战斗十八个月。莫说是供给迄今为止只有数万人的自由法国军队,供给整个英国陆军都绰绰有余。
自由法国确实不需要在非洲刮地皮,就这穷乡僻壤,费老大劲刮出个三瓜俩枣,还拉了一身仇恨,真的不值得。金矿敞开挖,一月就能挖出来一年的收入。
只是矿区报告,照这个进度挖下去,加蓬的金矿将最晚在1947年陷入枯竭。但现在不是追求“长期发展”的时候,帝国防务委员会的成员一致同意,不光不能缩减挖掘,还要扩大开采,争取在1944年之前把金矿挖个干净,让每一克黄金都变成射向德国人的炮弹。
“所以不要在意钱的问题,现在钱根本不是问题。”戴高乐看向了瘦削的德内尔,“能不能在非洲给我训练一支装甲部队?”
“多大规模?”
“能多大就多大。”戴高乐回答道。
德内尔瘫在椅子上思索了一会:“在目前的条件下,最多两个装甲营。”
戴高乐对这个答复有些失望,他示意德内尔解释一下。于是后者很快用缜密的分析告诉这位以机械化部队闻名的领袖,两个装甲营都算乐观了!
“首先,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坦克的。”
现在世界上有能力生产坦克的国家并不多,刨去德意和被两国占领的盟国,还有英国、美国、西班牙、苏联、瑞典、日本能够自产坦克。
西班牙和日本已经是准敌国了,自然不可能从他们那里买到。英国生产的坦克自己都不够使的,德内尔相信要是戴高乐去软磨硬泡,或许也能要来一些,但肯定是淘汰货。
说实话,英国现役坦克的设计都让戴高乐和德内尔感到头大,无论是玛蒂尔达还是十字军,都不能满足戴高乐心目中装甲部队的需要。
瑞典倒是有两款还凑合的坦克,分别是该国自研的L60轻型坦克和捷克斯洛伐克38t的瑞典版Stridsvagn m\/41。但是据德内尔所知,瑞典的坦克产量并不高,而且该国与德国隔海相望,着实不敢出售武器,生怕招致侵略。
至于苏联的话……苏联的武器出口向来跟着政治走,除了新经济政策时代,极少有“给钱办事”这种事。虽然bt-7快速坦克在轻型坦克里也算不错的,但德内尔不太相信斯大林会将武器出口给他不承认的自由法国。
所以自由法国恐怕只能从美国一家买到坦克。
“但是美国坦克不仅质量差,而且产量低。”
美国陆军费拉不堪,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去年八月,因敦刻尔克撤退而损失了大量重武器的英国便向大洋彼岸派出了一支采购团。虽然早就知道美国陆军装备极差,但是英国人还是抱着些许“或许美国人还有什么秘密武器”的期待的。
美国火炮还凑合着能用,美国坦克则差点闪瞎英国人的狗眼。英国人问美国人要“你们这里最好的坦克”,美国人就摆出了自己刚定型的新中型坦克——有七个成员,浑身上下开了十几个机枪和手枪射击孔,车体上装一门75mm炮,小炮塔上一门37mm炮,炮塔上面再加一个机枪塔——看上去要多丑有多丑。
英国人连这个坦克的型号都不想问,直接让美方生产英国已经定型的坦克算了、但英国人的要求遭到了美方的断然拒绝,美方表示,只能买该国兵工厂生产的武器,最多进行微调,绝对不会给英国人新开生产线!
于是英国人只能捏着鼻子订购了一批这种被称为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