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西洋宪章》(2)(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过。(英语)”

    “在阿尔贡森林,我想起来了,当时您和我一块把巴顿将军拉回了战壕,那是您吗?(英语)”

    “那是我,我叫约瑟夫·安赫利诺,长官。”自称安赫利诺的老兵挺起了胸膛,向德内尔展示了他的优质服役勋章,随后以戏谑的语气说,“后来合众国和巴顿将军都很好地报答了我。(英语)”

    这名退役老兵仿佛话里有话,但德内尔只能假装没听出来,只能表示“那很好”,便继续向前同别人握手了。

    他完全没注意到身后巴顿的副官脸色变得僵硬了许多。

    同远征军老兵交流了一番后,埃莉诺夫人和老杜瓦参议员将德内尔请上了特别搭好的高台,两人先后走上台致以欢迎词。在此之后,杜瓦果不其然又要让德内尔发表一番简短的演说。好在这次德内尔倒不算完全没有准备,他在火车上就构思过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讲话,于是他还算从容地迈上了带麦克风的演讲台。

    首先是每次演讲的必做功课,感谢听众赞扬美国,然后就是回忆和美国远征军并肩战斗的岁月,再然后是讲述今天的德国人是如何比1918年的德国人更混蛋的,最后是吹捧罗斯福总统新政的成就。

    由于他的听众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退役老兵,所以他没空谈什么反抗辣脆的大道理,为了避免引起或多或少抱有孤立主义的美国人的反感,他也没做太多请求美国参战的呼吁。他只是回顾了几个美国远征军的英雄事迹和法美两国传统友谊,然后感慨法兰西和西班牙的民选政府因孤立无援而失败。

    在演讲的最后,他还吹捧了一轮罗斯福:“法兰西的失败不仅在军事,还在政治。政治失败又主要在政局动荡、丧失士气民心,我时常设想,如果我们能有罗斯福总统一般的内阁总理,或许这样的耻辱便不会发生了。(英语)”

    这一席话很让埃莉诺夫人和那些老兵们受用,现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等德内尔走下演讲台的时候,老杜瓦立刻迎上去:“讲得太好了,戴泽南将军,老兵们很爱听!(英语)”

    “没闹出什么笑话就好。(英语)”德内尔如释重负之意显露无遗。

    老杜瓦笑着朝他点点头,然后走上讲台做了个结语,欢迎会便算是结束了。德内尔随后答应了老杜瓦的邀请,跟随他们父子前往宾夕法尼亚大道的艾米莉餐厅用餐。老杜瓦并没有邀请法国代表团的其他人(包括代表团长奥其尔巴特),不过鉴于老杜瓦宣布这次宴会的参与者几乎都是美国远征军的老兵,奥其尔巴特也无话可说。

    德内尔本以为参加这次聚餐的应该大多都是原先第1师的退役官兵,毕竟他跟那个师的时间最长,但出乎他预料的是,所谓的聚餐规模很小,准确地说,除他和杜瓦以外只有两个人,还都是美国现役军官——一个准将和一个少校。

    这两个人令德内尔感到非常陌生,他完全不记得自己曾和两位军人并肩作战过。

    “他们确实不是您的老战友。”老杜瓦淡定地向那个上校伸出了手,“容我向您介绍,这位是陆军第3集团军的参谋长,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准将。(英语)”

    艾森豪威尔同德内尔握了手,然后笑言:“这可不合适,杜瓦,你不能因为我只在欧陆打了一个月的仗就把我踢出远征军序列啊。(英语)”

    “是我不对,是我不对。”老杜瓦带着笑意摆手致歉,随后向德内尔介绍第二个人,“这位是陆军总参谋部军事情报处的莱顿·安德森少校。(英语)”

    安德森同样是一名学者味颇浓的军官:“我就不一样了,戴泽南准将,我确实没能有幸和您并肩战斗过,不过您的老战友马歇尔将军托我向您问好。(英语)”

    “他还好吗?(英语)。”德内尔礼节性地问了一句。

    “他非常好。”安德森说道,“马歇尔将军本想亲自和您交流,但很遗憾,他现在不在华盛顿。(英语)”

    “马歇尔将军很快就会和总统一块儿回国了。”老杜瓦伸手叫来了侍者,“请先给我来份报纸。(英语)”

    “哪家报纸,先生?(英语)”

    “随便哪家大报纸都可以,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报道我想找的消息——除非生意不想做了。(英语)”

    于是侍者很快拿来一份当天的华盛顿邮报,老杜瓦拿过来一扫,便递给了德内尔:“封面新闻就是。(英语)”

    德内尔打眼一看,粗体标题赫然入目:“总统与英首相签署联合宣言——美英两国就遏制他国侵略行为达成一致——战争临近!(英语)”

    德内尔强作镇定,但颤抖的手已经出卖了他,他继续读下去,浏览了被媒体称为《大西洋宪章》的联合宣言。毫无疑问,美国确实已经选择了盟军这一边,德内尔相信,这个巨人加入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见德内尔基本读完,老杜瓦便开口询问:“怎么样,老朋友?(英语)”

    德内尔的皱纹似乎都舒展开了:“如释重负。(英语)”

    “总统有意加大对战争的宣传,你们本来是一个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