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量南国之物力,结与中华之欢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话别说得太满,兄弟。”赵寰辰见这俘虏思维敏捷,意志坚定,不是软骨头,便放宽了心,松开手,就地坐下,语气中满是和蔼与诚恳,“你可能有所误会。你若是能协助我们潜入敌后,那便是立下了天大功劳。

    待我们达成目标,你和你的家族将会获得一个无比坚实的后盾,这份荣耀与庇护,你能否理解?

    而你所担忧的家族因你而遭受的轻视、白眼、甚至是无端的指责,都将成为过眼云烟。

    因为黎某团伙必将因其战争罪行而接受法律的制裁,他们的衰败会导致权利的真空,会大洗牌。

    那么背靠我们这强有力的靠山,正是你家族重新树立威望、稳固地位的契机。到那时,你家族的地位与权势,非但不会削弱,反而有可能更上一层楼。

    咱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们那片土地,自古以来便与我们紧密相连,或是作为我们的三郡之地,又或者是都护府,到最后成为我们的藩属国。

    纵观历史,我们可曾强加给你们过多的负担或要求?相比之下,我们给予的支持与庇护,是否比老毛子强?

    从这次战争来看,老毛子能有好心吗,这才打了几天,你们已经损失了多少?”

    “这就是弱国的悲哀嘛,有些援助那是暗地里明码标价了的,你们当初又何不是如此,他们最后不也要你们的不冻港了吗,只不过你们敢说不,而我们呢,敢吗?”俘虏自嘲的笑了笑。

    “你这话可不对!”赵寰辰脸色一变,严肃的说:“想当年,我们即便在国力薄弱、民生艰难之际,也未曾吝啬对你们的援助之手,只因为我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这些你应该了解,请问,我们提要求了吗?!没有!!反而是你们做了一些不太好的事,你承不承认?”

    “我承认。”俘虏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地点了点头:“当年那些事的确有着不为人知的操控与分歧,包括这场战争的开启,也并非万众一心,但是……算了,这些事过去了就不提了。

    你刚说的一切无非就是让我叛国,想让我想办法把你们送到河里,然后你们打进去俘虏了黎某让他下令无条件投降。

    而你为我家族描绘的那片光明未来,确实让我心生向往,我也不想因为我的事让家里失去权势。

    但是请恕我直言,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们成功控制黎某的情况下,若最终未能如愿,你们的承诺又该如何兑现?

    我和我的家族不就是全完了吗?

    再者,即便你们成功了,我又如何确保你们会信守承诺,不会过河拆桥,将我们弃之如敝屣?

    最后,关于阁下的身份,通过我们刚才的深入交流,我已能感受到那份源自名门望族的独特气质与底蕴。请问,您究竟是哪位显赫家族的后代,能够如此自信满满地许下如此重大的承诺?”

    听到此问,赵寰辰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眼神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他傲然道:“你大可放心,只要你能助我们一臂之力,顺利潜入敌后,我们必定能够一举擒获黎某,此战只会胜,不会败!!而且我们肯定会信守承诺,因为我叫赵寰辰,是恭王府赵家人!”

    此言一出,俘虏的脸色瞬间变得复杂难辨,震惊、敬畏、疑虑交织在一起,他失声问道:“赵将军……是您父亲?”

    “正是!”

    赵寰辰继续道:“你也不要认为把我们带到河里是叛国,你这是做了天大的好事,是大功德,是你凭着一己之力让提前让战争结束,这样一来,你们可以少死多少人?”

    俘虏沉默了,他此刻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他想立刻答应赵寰辰的要求,然后进入大后方就给他们卖了,哪怕死再多人则在所不惜,赵阅的儿子,这是一个重大筹码。

    但是,对面会因为赵阅的儿子被俘虏就在某些事情上妥协吗,赵阅会因为儿子被俘虏就挺神促成某些条件达成吗,他有些吃不准。

    首先,逼迫对面投降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抓到赵阅本人。

    那么手里有赵阅儿子又有何用,对面急眼了只需轻轻一挥,导弹就如雨点般落下,战局瞬间扩大,他们又能撑多久?就算把赵阅的儿子杀了,最终还不是只能无奈地举起白旗投降?

    那么配合呢?

    只需要把他们带到河里,这对他是不难办到的,然后在黎某组织会议的时候把时间地点告诉他们这也能办到,等他们把黎某等人一网打尽,那自家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以后只要一心靠拢对方,那么这个巨大的靠山足以保护他们,反正自古以来他们就仰仗对方的鼻息生活,现在重新仰仗也没啥大不了的,总比那不靠谱的老毛子强吧?

    可是,如果……如果他们没这本事,那他和家族又该怎么办?

    正当他犹豫不定的时候,赵寰辰的话犹如一把重锤砸在了他的心上,让他瞬间清醒过来。

    “其实,你根本没必要纠结,此战打成什么样你也不是不知道,你们注定要投降和赔偿,不可能说不打就不打,不了了之了,没这么好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