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韩济说代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边是皇帝!

    一边是官员!

    做了几年的首辅,杜学士终于体会到左右为难的滋味。

    他把这一切,都归结到太子的身上。

    朝会上,杜学士刚开始确实被太子的提议打了个措手不及。不过他能一路做到首辅,靠的,可不仅仅只是翰林院的那点资历。

    反击,杜学士将矛头对准了太子。

    太子果然上当,一反常态的据理力争。

    最后,虽然皇帝和内务府站到了太子一边,不过杜学士却得到了殿内所有大佬的支持。

    包括礼部尚书韩济!

    等到散朝,杜学士脸色阴沉,在百官的簇拥下离去。

    不过他的心里,早已是乐开了花!

    锦衣卫而已,既然皇帝想要,给他就是!

    至于它随时可以从保护百官切换到监察百官,杜首辅认为在诸侯环伺的局面下,皇帝不会拆自己的墙角。

    太子没有时间去猜测杜学士的想法,朝会过后,他被皇帝带进了乾清宫。

    “今日,你可是给朕出了道难题!”皇帝在杜公公的搀扶下,斜靠在软榻上。

    太子的眼中闪过一抹忧色。

    “内阁需要儿臣替他们出面接待梁王,如果不趁现在提出来,以后想再找这么好的机会,就不太容易了。”

    太子垂手弯腰,礼数上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你自幼聪慧,难道不清楚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成立锦衣卫,还归皇帝直辖,对皇帝来说,自然是好事一桩。

    不过此事由太子提出,却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

    最好的办法,是由某位朝臣提出,然后太子委婉的表示支持。

    皇帝相信,内务府的刘总管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到时候百官的怒火,只会倾泻到这位阉人的身上。

    难道?太子是无人可用?

    “儿臣自然清楚,不过儿臣是太子,不在乎那些朝廷官员的看法。”

    太子不知道就在这呼吸之间,皇帝的脑海中已闪过了无数的念头,他依旧垂手弯腰,表现得十分恭敬。

    皇帝有些意外,没想到太子会如此回答。

    “你是储君,需要朝臣的支持!”

    “儿臣只需要父皇的支持!”

    太子抬头,斗胆反驳了一句。

    虽然是反驳,不过皇帝的脸上却露出了微笑。

    储君也是君,一位能得到满朝文武拥护的太子,才是皇帝最大的威胁。

    “说说你的锦衣卫!”

    既然太子已经表明心迹,皇帝也就换了一个话题。

    “是父皇的锦衣卫!”太子又把头低了下去。

    皇帝让他直起腰来说话。

    太子谢过,随即挺直了脊梁。

    看了杜公公一眼,杜公公冲太子轻轻点头。

    “扫荡江湖势力是真的,护卫百官安全也是真的,不过,这都不是锦衣卫最重要的职责。”

    “锦衣卫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渗透到各诸侯国,刺探消息!”

    最后这几句,太子还是不由自主的压低了声音。

    皇帝突然明白,为何太子建议锦衣卫由皇帝直接统领。

    任谁手中掌握着这么一股势力,很难担保不会生出不臣的心思。

    “一环扣一环,太子的手段已是愈发纯熟!”

    皇帝想起正在修建的城堡,笑着开口称赞了两句。

    太子拱手弯腰,表示自己许多方面都还有进步的空间。

    “去吧,韩济还在殿外等你。”

    挥挥手,皇帝缓缓闭上了双眼。

    不过嘴巴还是

    在龙椅上坐了半日,又同太子聊了这么许久,皇帝实在是有些乏了。

    色字头上一把刀啊!

    太子在心里给自己敲响了警钟。

    杜公公要伺候皇帝,太子独自朝殿外走去。

    皇帝刚才的话,算是提醒,太子一到殿外,就想贴着墙根溜走。

    “殿下!”

    韩尚书可是一直盯着殿门口,目光片刻都不曾移开。

    太子停下脚步,转身露出了温和的微笑。

    苦笑,只能留在心底!

    “殿下可是在躲下官?”

    韩尚书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太子的打算。

    “为什么要躲你?”太子上前,然后邀他一起走向自己的铜辇。

    韩尚书落后半个身位。

    “天气阴冷,为何不在东宫等孤?”

    韩尚书是老臣,一张嘴,太子就关心起他的身体。

    “下官怕殿下直接出宫!”

    韩尚书的这句话,同上一句一样直白,太子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不满。

    “父皇安排了差事,今明两日,孤应该都不会出城。”

    太子没法,只能假装没有听懂其中的言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