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终于定婚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考封!

    这是另一时空清代的制度,通过降等袭爵和考封,有效的控制住贵族的数量,没有重蹈明朝的覆辙。

    不过,张统领口中的考封,与清代的考封又有不同。

    他的设想中,将原定的爵位继承人也包含进去。

    如果考核确实卓异,可以不必降等袭爵。

    这样做的目的,既能让贵族看到家族保持富贵的希望,也能避免出现许多混吃等死的蛀虫。

    太子不由得对张统领刮目相看。

    回宫的路上,太子命金畅前往内务府,将平郡王和刘总管请到东宫说话。

    金畅的效率很高,平郡王同刘总管也是立刻响应。等太子慢悠悠回宫,刚在凉亭内坐下,二人也出现在凉亭外面。

    太子笑着请二人入内,随即让平郡王泡茶。

    坐镇内务府也有一段时间,平郡王成长的速度极快。

    至少,在摆弄御赐的茶具时,不会表现得战战兢兢、如临大敌。

    太子在凉亭内踱步,张统领的想法,在他的口中娓娓道来。

    二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皆是面有喜色。

    “殿下,奴婢回去后,会同郡王尽快制定出一个完善的考封制度。”刘总管冲太子拱手。

    平郡王双手不停,在一旁轻轻点头。

    “尽快?为何要尽快?”

    太子看向刘总管,反问一句。

    二人听后,皆面露疑惑。

    “张统领说得很对,等到明年,一部分勋贵又会跳出来聒噪。你们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观察一下,看看他们都是些什么货色。”

    张统领口中的‘其他勋贵’,虽然对安阳公的折腾都保持着支持的态度,不过这其中还是有许多不同。

    有一部分,比如乐善侯,他们虽然期望家族能一直在皇城内都占据一席之地,不过他们同样也理解降等袭爵的重要性。

    心怀期待,但不强求!

    还有一部分,他们完全从自己家族的利益出发,认定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上蹿下跳,为安阳公摇旗呐喊。

    其中以伯、子、男居多,因为他们即将面临被踢出勋贵的行列。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太子倒不是想着要如何对付他们,他只不过打算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一些可用的人才。

    至于文官?

    太子从来不敢有这个奢望!

    平郡王和刘总管的理解与太子稍有偏差,不过方向一致,均点头应下。

    一杯茶过后,太子突然心中一动,问起在清净寺附近失踪的侍卫一案。

    案件虽然已过去许久,不过一来失踪的侍卫也是勋贵子弟,二来太子和睿亲王也关注过此事,所以刘总管不敢怠慢,一直都将这起案件放在心上。

    “没有进展!”

    刘总管看向太子,满脸的无奈。

    慎刑司不是废物,可他们就是查不出任何的蛛丝马迹。

    这些都在意料之中,太子询问,也就是问问而已,没有催促的意思。

    点点头,太子表示了解。

    等二人告退,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太子没了喝茶的兴致,缓缓起身朝东宫的大门口走去。

    太子不打算去乾清宫,也不去寿康宫,更不是去坤宁宫。

    出东宫后,他前往的方向,是御花园。

    在落水的地方,太子神色复杂,矗立良久!

    太子的一举一动,都会引来无数的关注。当夜,太子夜游御花园的消息,就传遍了皇宫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日清晨,太子照常早起,等锻炼完后洗漱更衣,便前往乾清宫给皇帝请安。

    皇帝问起他昨夜的举动。

    “儿臣只是过去散心,并无其他用意。”太子表现得十分坦荡。

    散心?皇帝自是不信!

    不过皇帝也没有逼迫,转而问起他因何事心烦。

    “鲁国!”

    “为何?”

    太子的回答让皇帝十分意外,于是追问了一句。

    “父皇,吴鲁早已结成同盟,而且目前看来十分牢固,儿臣想要离间,却无处下手!”太子面露苦涩。

    皇帝微微一笑,让太子独自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

    告退!

    从乾清宫出来,太子在杜公公的拱手弯腰中离去。

    他没有回东宫,而是直接朝午门的方向走去。

    出午门后坐上马车,随即一路向南。

    他想看看城外灾民安置的情况。

    顺天府救灾得力,虽然过后又下了一场大雪,不过再也没有茅屋倒塌。

    被安置在皇庄的流民,也没有挨冻受饿。

    仔细查看一番,顺天府的工作无可挑剔。

    可不知为何,太子的心中却愈发烦躁。

    不是因为送进内务府的那六百万,绝对不是!

    至少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