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察觉出危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情绪一向都十分稳定的安阳公,最近表现得有些异常。

    时而抑郁!

    时而烦躁!

    至于原因,同燕宋两国有关。

    一场舆论风暴,就这么悄然平息,让安阳公觉得匪夷所思。

    作为京城炙手可热的新贵,两位相国当初是前往安阳公府拜访过的。

    这是块烫手山芋,安阳公并没有应下。不过看在礼物的份上,还是给他们指明了方向。

    东宫!

    二人当时认定安阳公是在搪塞,不过等清净寺的住持也让他们求到太子门下的时候,两位相国这才把主意打到了东宫的头上。

    安阳公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真心想要帮助燕宋两国。事实上,哪怕这两位诸侯王被锁拿进京,他也不会多看一眼。

    他的目的,是借此机会算计太子。

    太子爱财的名声早已是天下皆知,不过作为太子合格的对手,安阳公也清楚太子并非真的爱财,只是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

    有时候最了解一个人的,并不一定是他的朋友,而是他的敌人!

    两位相国出手大方,请太子帮忙,一定会开出天价。

    看在钱财的份上,太子一定会应下此事。

    只要太子干预,就会同内阁产生碰撞。

    太子同内阁的矛盾越深,十四皇子的机会也就越大。

    是的,安阳公要想绝地求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十四皇子的身上。

    同其他诸位皇子相比,十四皇子最大的优势,就是年龄。

    坊间,关于孙至儒的功绩,近一年可是被频频提及。

    孙至儒,是这一时空历史上着名的顾命大臣,独揽朝政十一年,直至皇帝成年亲政。

    万万没想到,安阳公不但没看到剑拔弩张的场面,这场风波,反而悄无声息的就被平息下去。

    要说整个文官集团都已经倒向太子,安阳公是不信的,不过朝堂上的某些大佬有没有调整自己的方向,就说不准了。

    对安阳公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太子的手中握有数万精兵,如果再得到朝中大佬的暗中支持。一旦皇帝驾崩——

    安阳公认为自己的整个家族都得被太子送下去,继续效忠。

    冥思苦想,安阳公决定还是从乾清宫入手。

    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安阳公在乾清宫内大唱赞歌。

    称赞的,自然是朝廷终于在诸侯面前,展露出应有的威严。

    “殿下与内阁的配合,已是愈发默契!”

    一句貌似无意中说出的感慨,听得皇帝疑窦丛生。

    第二日清晨,太子前去请安的时候,皇帝吩咐平身的语气,就又恢复到往日的威严。

    太子心中一惊,但是面上不显。

    起身,微微弯腰,太子表现得极为恭顺。

    “这一场风波能迅速平息,太子与朝廷之间的默契,朕十分欣慰。”

    沉吟片刻,皇帝缓缓开口。

    太子抬头看向皇帝,满脸的疑惑。

    表情十分自然,不像是在演戏,皇帝微微有些意外,开口询问缘由。

    “不是父皇在暗中相助么?”

    顾不上礼仪,太子开口反问一句。

    如此顺利,太子经过反思索,最后归结为是皇帝出手相帮。

    皇帝陷入到思索之中!

    良久,皇帝轻轻的挥了挥手,示意太子退下。

    出大殿后,太子拍了拍杜公公的肩膀,随后朝角落走去。

    “谁在背后捣鬼?”太子问得十分直白。

    “昨日,安阳公来过!”杜公公的回答同样十分直白。

    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杜公公的心中早有判断。

    太子轻轻点头,随即朝自己的铜辇走去。

    脸色铁青!

    金畅刚迎了上来,就被太子打发出宫,去礼亲王府请赵琮量到东宫喝茶。

    见到金畅后,赵琮量的内心十分激动,话说这么长时间,太子还是第一次主动相邀。

    显摆似的向礼亲王禀告,随即便催促下人备车。

    怎能让太子殿下久等?

    所以,太子溜达回东宫用过早膳后,才刚刚在凉亭内坐下,赵琮量就出现在凉亭外面。

    行礼,口称太子哥哥。

    此时的太子早已神色如常,笑着让他入内喝茶。

    “用过早饭没?”

    等赵琮量落座,太子语带关切。

    这家伙小小年纪就流连花丛,很少有早起的时候。

    赵琮量欠身谢过太子的关心,表示已在马车上用过点心。

    “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太子笑着教导了两句。

    “臣弟没什么追求,只想着快乐一生!”

    这混蛋小小年纪,已经给自己规划好了未来。

    “你如果有这个念头,那就更得锻炼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