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见赵玉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玉平时是华夏农业大学食品与科学院的院长。

    这些天,他遇到了一个麻烦。

    他们学院的酿酒专业的几个教授,研究出一种新型的酯化酶,这种新型的酯化酶,不仅可以提高出酒量,增加酒的香味和品质,而且也能够明显减少酒曲的使用的数量。

    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科学科研项目。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十分有研究价值的科研项目,却面临着被阉割的局面。

    主要原因就俩字儿:没钱。

    毕竟酿酒行业并不是什么大的学科,严格来说,食品行业也并不是说学校非常重视的学科门类。

    每年国家给的他们院研究费用并不多,能够分摊到酿酒行业这几个教授手里的就更少了。

    这就导致有好多好的项目,根本没有办法进行。

    可是现在钱是硬道理,没有钱,真的是什么都做不下去。

    但是这几个教授已经来找了他好多次,甚至都说出来,如果他们再不能研发出什么项目,他们这个酿酒专业,就连学生都找不到了。

    酿酒行业毕竟是食品行业里的一个大的分支,华夏农业大学作为全国最好的农业大学,不可能把这么一个好专业给砍掉。

    但是如果他们学校在这个专业一直没有什么建树。而且也不能培养出什么好的人才,那么他们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

    就在赵玉平苦恼的时候,来自齐鲁省的一个酿酒公司厂长找到了他。

    没错,这个厂长就是刘宝助。

    那天刘宝助在听了刘昊阳的建议之后,在安排好公司的事情后,就出发来到了燕京。

    毕竟全国最好的农业大学就是华夏农业大学。如果跟这个学校进行合作,那么对于兰陵酒厂来说,绝对是一个最性价比最高的合作对象。

    通过朋友介绍,刘宝助见到了食品科学院的院长赵玉平。

    刘宝助是做技术的,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见,赵玉平之后。

    刘宝助直接就提出想和华夏农业大学进行生产,研发,学习的合作。

    赵玉平听后顿时乐了,这不正是瞌睡有人送枕头。

    不过赵玉平也有些为难,毕竟工厂和大学合作,在这个年代还是非常稀缺的事情。

    这件事情不知道能不能行,他也需要去打申请。

    所以赵玉平在短暂的兴奋之后,又回归了现实。

    “刘厂长,说实话,你的这个建议,我是真的非常的心动。

    也不瞒你说,现在我们学校的酿酒专业的几个教授,有几个非常好的项目,但是一直苦于没钱,没有设备,项目一直进展非常缓慢。

    甚至是要砍掉的危险。

    所以对于你提出的这个合作,我是非常的向往。

    不过刘厂长应该也知道,现在国内大学跟私企合作这种事情,还是非常少的。

    我需要向上级进行申请,至于能不能申请下来,这个我也不敢打包票。”

    刘宝助听后点头表示理解,毕竟他做的这件事儿,是其他企业还没有做过的稀罕事,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所以在来之前,刘宝助也考虑到了这其中的难点,痛点。

    “ 赵院长,你的担心我也明白吗,不过我觉得咱们的领导应该会支持咱们。

    毕竟工厂和大学进行合作,真是一件合作互赢的事儿。

    你们有技术,我们有资金,厂房和设备,咱们相互补充。

    等你们研发出了项目,专利归大学和我们酒厂共同所有。

    到时候由我们进行生产和销生产,销售,产品获得的利润,到时候我们会给大学进行分红。

    等你们大学了有了钱就可以建造更多的实验室,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这样的话,咱们华夏农业大学在国内的地位,绝对会是快速上升。“

    听了刘宝助的话后,赵一平听得也是热血沸腾。

    赵玉平也不是毛头小子,能够做院长,至少也是有几把刷子的。

    他知道,这刘宝助说的没有错。

    如果他们华夏农业大学抓住了这个机会,那么不仅是他们食品科学院酿酒专业能够得到好处。

    他们学校甚至都会因此得利。

    就像刘宝助所说,到时候学校有了钱,就能建设更多的实验室,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这样的话,华夏农业大学的发展肯定会一日千里。

    想想就让人亢奋。

    不过赵玉平很快也冷静下来,这兰陵酒厂到底是什么来路?他们真的有那么大的能量吗?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厂,他们中华夏农业大学根本没有必要费那么大劲儿,冒那么大险跟他们合作。

    “刘厂长,咱们兰陵酒厂,之前我倒听说过,是咱们齐鲁省比较大的一个酒厂。

    但是听说现在已经倒闭了呀!”

    听到这,刘宝助立马明白了赵玉平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