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1章 富春山居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叉车来到台下,吉田大野的十几位员工将三只箱子抬上斗宝台。

    “咝——”

    “看样子箱子不是太重啊!”

    “可这么大的箱子,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

    张艳河正在猜测,员工们已经开始拆解包装箱。

    三个箱子同时打开,里面是用高密度泡沫层层包裹的长方形物件。

    包装一层层拆解,全场观众的好奇心全部被调动了起来。

    当最后一层泡沫拿掉,全场观众情不自禁的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什么?”

    “好漂亮啊!!”

    观众们不明所以,可老货们和几位裁判却大吃一惊。

    三只箱子里面,是三件长两米出头,高三十公分左右的长方形物件儿。

    主要材质是紫檀大料拼接的长方形木板。

    木板正面由玉石,翡翠,松石,珊瑚,黄金,白银等等镶嵌出一幅富丽堂皇的山水画卷。

    三件木板被员工熟练的拼接到一起,整幅画卷无缝连接完美至极。

    画卷整体布局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一座顶天立地浑厚大山开始,长篇巨制,拉开了序幕。

    图画上峰峦收敛锋芒,浑圆敦厚,缓缓而向上的土堆,层层叠叠渐进堆砌着,又转向左方慢慢倾斜。

    玉石石皮和白银镶嵌交错在一起,形成画面土壤厚实的质地。

    山岚白色雾气迷蒙,表现出江南山水湿润的独特气候之特色。

    第二部分的山脉的发展变化发生了转折,随着山脉的层次变化,画中的树木、土坡、房屋和江中泛起的小舟更有一种层峦环抱、山野人家的萧瑟感。

    隔着一段水路第二部分也将进入尾声,主体的山峦在左边,群山全都呼应在左面,而近处的松柏微微摆动至右,遥相呼应远处的大山,承先启后,路转峰回。

    第二部分也是呼应第三部分开始,空间变化更为丰富。

    金丝银线与翡翠镶嵌的江面,平静又富有灵动质感,又向后延伸,画面由密变舒,疏离秀丽。

    用各种材质镶嵌勒出画中水波、丝草,阔水细沙,风景灵动。

    第四部分,只有山水,还原了自然的本真,构图上跨越第五部分,一片水沙,一段最长的留白,如同一年四季,时间流逝,岁月匆匆。

    画中点点枯苔小树土坡,河岸边的小桥连接着第五部分。

    从前三部分的繁华葱荣、大气磅礴,到第四部分如同时间中的秋冬,静观万物,繁华落尽,肃静苍茫。

    第五部分至第六部分中宽远的白沙,留白处两艘小船并行江中。

    船上渔夫也只是点景,微小的身影,渺小的生命,在整片的留白中,一如一颗尘埃。

    远处一片远山,笔的线描,墨的拖带,交织在一起,一直延续在后面的大段留白中。

    留白处是大片阴刻题跋!

    【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

    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旋填剳,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

    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

    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

    十年,青龙在庚寅,歜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印:黄氏子久朱文:一峰道人。

    【大痴黄翁在胜国时,以山水驰声东南,其博学惜为画所掩,所至三教之人,杂然问难......人品高,则画亦高,故论书法亦然。】

    款:弘治新元立夏日长洲沈周题。

    除此之外,还有十几位名家题跋!

    洋洋洒洒千字之多。

    最后是一段阴刻楷书文字。

    “历时十一载,不负众望,大功告成。”

    “警喻后人,不忘初心,坚定之志,万事皆可为!”

    “农历辛巳年闰四月,泉州刘氏。”

    轰——

    全部看完,前排老货们震撼的头皮发麻,一个个目瞪狗呆。

    “泉州刘家的至宝不是丢了吗?”

    “怎么会在吉田家族手中。”

    “这是怎么回事儿?”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啊!!”

    不光老货们蒙圈,就连陆飞都严肃了起来。

    来到台上一眼不眨的盯着眼前的鸿篇巨作,激动的心潮澎湃。

    这幅画作,凡是有一些收藏知识的人,绝对不会陌生。

    这就是神州国宝,元朝书画大师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是黄公望在七十九岁高龄时所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本为其好友无用禅师而作,黄公望用了七年时间,呕心沥血完成这幅宏伟巨作。

    明朝收藏家吴洪裕对这幅画的喜爱到了无以复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