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人才引进(2/3)
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侄子接点散活。
这次是他从业以来接过的最大的单子,因此哪怕知道这项工作十分复杂且费时费力,他还是咬着牙答应了下来。
他早听说过古仙村的赵家,也听说过赵小山的故事。
他知道一旦将这活揽下来,他便再也不用像散兵游勇般挨个村子问活了。
这是一个可以长期做下去的活计,他一定要抓住。
就这样,在赵小山和郭憨子反复几次交涉,两人进行了多次实验尝试,最终确定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后,郭憨子一行四人在“雇佣契书”上签了字画了押。
从这一天开始,他的活字印刷术就要正式登场了。
只不过这技术好是好,前期的投入太多,时间拖的必然长,一时半会不能见效。
为了加快雕刻速度,赵小山在征得郭憨子的同意下,从村学里选拔了五个半大孩子,送到了郭憨子处,成了书坊的第一批“学徒”。
这五个孩子都是十一二岁的,在村学念了这一年多的书,已经认了不少字了。
这么大刚启蒙,走科考的路子已经不可能了。
他们的父母本打算让几个孩子去镇里或者密水找找店小二的活,没想到听说赵小山要为书坊招学徒工,当即将孩子送了过来。
当然了,想把孩子送来的可不止这五家。
毕竟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赵小山又是出了名的和善大方,去了书坊当学徒,不仅能学技术,还能有钱挣,这样的好事还是有不少人想要争取的。
赵小山在一共十七个孩子里挑选了一番,又结合了他们父母的品行,才选定了这五个孩子。
他们进了书坊后的工作只有一个,就是帮助郭憨子在泥块上刻字,刻好的字由郭憨子的儿子们进行煅烧。
像烧炉工和制作泥块这些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赵小山则交给了另外一伙泥瓦匠。
短短几天,活字印刷术的人员技术的准备工作就都做好了。
赵小山拿钱让丁贤置办材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等所需材料一到,致知书坊的锻烤小屋就要开工了。
这边活字印刷术准备着,那边雕版印刷也不能闲着,赵小山正愁派人张罗这事时,白常文给他送人来了。
“这就是上次我和你说过的几个人读书人,他们都不愿意随侯爷去西北梁州,正好你这用人,我就给你送来了。”白常文指着屋子里正坐着喝茶的三个人说道。
“那个年轻的长得好看的叫李巨卿,是个秀才,只不过他摔断了腿不能科考了,这才让田思城给搜罗过来。
听说他之前学问非常好,很有可能考上举人,是被同窗给害的断了腿,因此不愿再继续待在青州府,才同意来这的。”
呵,古代还有这么猛的桥段呢?因为嫉妒就设计把人的腿摔断了?
简直不要太恶毒。
“这个老的叫白敏中,也是个秀才,听说他考上秀才时才十八岁,大家都以为他一定会考上举人,谁知道他考了二十多年了,参加了八九次的秋闱,愣是止步了。
现在他老了,也不愿意再折腾了,听说这找人就跟着过来看看。”
屡试不中的穷秀才,会不会产生报复性人格?再来个洪秀全第二?
赵小山表示要对这老头保留态度!
“这个有点轻佻的,叫郑图,听思成说他家是青州府一个富户地主家的儿子,家里还有好几个亲戚当官,听说有一个还是从四品的京官。
这小子从小就特别聪明,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结果考上之后就说没意思不想考了,之后便成日东晃西晃的找新鲜乐子。
后来他偶然听说思成找人要办报纸,主动跟过来的,表示不给钱也没关系,他就来学习了。”
前两个不断点头的赵小山听到这个总算皱起了眉,这个,不像是个本分的鸟啊。
这不妥妥的富家公子出来体验生活找乐子来了?
能安分老实的窝在他这小作坊里?
没看他喝了一口茶后眉头都皱起来了,这是嫌弃他家茶叶不好?
“暂时就这三个,思城说后面还有两个,正在来的路上呢,这两天我观察了一下,这个白敏中虽然岁数大点,但性格沉稳学识扎实,那个郑图玩世不恭,确实聪明的紧。李巨卿学问没问题,就是人有点小偏激,特别忌讳别人说他的腿。
你若是要给作坊找个管事的,我更推荐白敏中。”
赵小山赞同的点点头,他们在侧面的偏房,可以一眼看出那屋的情况。
三个人已经认识几天了,正坐在屋子里喝茶,很明显年老的白敏中更沉稳一些。
为此,赵小山朝白常文抱拳道:“谢谢白先生为我送来的人,这几天我正愁该让谁来坐镇呢,你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可算解了我燃眉之急!”
白常文摇了摇头,“我们之间无需客气,你要真想谢我,等报纸真做出来你给我送几份过去就好。”
这次是他从业以来接过的最大的单子,因此哪怕知道这项工作十分复杂且费时费力,他还是咬着牙答应了下来。
他早听说过古仙村的赵家,也听说过赵小山的故事。
他知道一旦将这活揽下来,他便再也不用像散兵游勇般挨个村子问活了。
这是一个可以长期做下去的活计,他一定要抓住。
就这样,在赵小山和郭憨子反复几次交涉,两人进行了多次实验尝试,最终确定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后,郭憨子一行四人在“雇佣契书”上签了字画了押。
从这一天开始,他的活字印刷术就要正式登场了。
只不过这技术好是好,前期的投入太多,时间拖的必然长,一时半会不能见效。
为了加快雕刻速度,赵小山在征得郭憨子的同意下,从村学里选拔了五个半大孩子,送到了郭憨子处,成了书坊的第一批“学徒”。
这五个孩子都是十一二岁的,在村学念了这一年多的书,已经认了不少字了。
这么大刚启蒙,走科考的路子已经不可能了。
他们的父母本打算让几个孩子去镇里或者密水找找店小二的活,没想到听说赵小山要为书坊招学徒工,当即将孩子送了过来。
当然了,想把孩子送来的可不止这五家。
毕竟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赵小山又是出了名的和善大方,去了书坊当学徒,不仅能学技术,还能有钱挣,这样的好事还是有不少人想要争取的。
赵小山在一共十七个孩子里挑选了一番,又结合了他们父母的品行,才选定了这五个孩子。
他们进了书坊后的工作只有一个,就是帮助郭憨子在泥块上刻字,刻好的字由郭憨子的儿子们进行煅烧。
像烧炉工和制作泥块这些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赵小山则交给了另外一伙泥瓦匠。
短短几天,活字印刷术的人员技术的准备工作就都做好了。
赵小山拿钱让丁贤置办材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等所需材料一到,致知书坊的锻烤小屋就要开工了。
这边活字印刷术准备着,那边雕版印刷也不能闲着,赵小山正愁派人张罗这事时,白常文给他送人来了。
“这就是上次我和你说过的几个人读书人,他们都不愿意随侯爷去西北梁州,正好你这用人,我就给你送来了。”白常文指着屋子里正坐着喝茶的三个人说道。
“那个年轻的长得好看的叫李巨卿,是个秀才,只不过他摔断了腿不能科考了,这才让田思城给搜罗过来。
听说他之前学问非常好,很有可能考上举人,是被同窗给害的断了腿,因此不愿再继续待在青州府,才同意来这的。”
呵,古代还有这么猛的桥段呢?因为嫉妒就设计把人的腿摔断了?
简直不要太恶毒。
“这个老的叫白敏中,也是个秀才,听说他考上秀才时才十八岁,大家都以为他一定会考上举人,谁知道他考了二十多年了,参加了八九次的秋闱,愣是止步了。
现在他老了,也不愿意再折腾了,听说这找人就跟着过来看看。”
屡试不中的穷秀才,会不会产生报复性人格?再来个洪秀全第二?
赵小山表示要对这老头保留态度!
“这个有点轻佻的,叫郑图,听思成说他家是青州府一个富户地主家的儿子,家里还有好几个亲戚当官,听说有一个还是从四品的京官。
这小子从小就特别聪明,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结果考上之后就说没意思不想考了,之后便成日东晃西晃的找新鲜乐子。
后来他偶然听说思成找人要办报纸,主动跟过来的,表示不给钱也没关系,他就来学习了。”
前两个不断点头的赵小山听到这个总算皱起了眉,这个,不像是个本分的鸟啊。
这不妥妥的富家公子出来体验生活找乐子来了?
能安分老实的窝在他这小作坊里?
没看他喝了一口茶后眉头都皱起来了,这是嫌弃他家茶叶不好?
“暂时就这三个,思城说后面还有两个,正在来的路上呢,这两天我观察了一下,这个白敏中虽然岁数大点,但性格沉稳学识扎实,那个郑图玩世不恭,确实聪明的紧。李巨卿学问没问题,就是人有点小偏激,特别忌讳别人说他的腿。
你若是要给作坊找个管事的,我更推荐白敏中。”
赵小山赞同的点点头,他们在侧面的偏房,可以一眼看出那屋的情况。
三个人已经认识几天了,正坐在屋子里喝茶,很明显年老的白敏中更沉稳一些。
为此,赵小山朝白常文抱拳道:“谢谢白先生为我送来的人,这几天我正愁该让谁来坐镇呢,你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可算解了我燃眉之急!”
白常文摇了摇头,“我们之间无需客气,你要真想谢我,等报纸真做出来你给我送几份过去就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