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乡君回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球回去了,赵家又重新恢复了平静。

    只不过因为认了李球,赵家人的日常又和过去有所不同。

    赵老爷子的旧烟袋子扔了,换成了新孙子送的镀金的。

    赵来福赶车的鞭子变成了黑色的牛皮鞭子,抡起来更有劲了,好几次没掌握好力度,大黑牛都被打的哞哞直叫。

    刘氏娘仨的首饰倒是没戴,全收了起来。

    倒是赵大壮变化最大,之前他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是洗脸吃饭,现在却是在园区找个空地方耍大刀。

    一招一式耍的虎虎生风,还真像那么回事。

    还有十多天就是赵娇娘的好日子了,刘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中。

    虽说乡下成亲没那么多讲究,但为表重视,刘氏拿出了十二分的精力,按照城中富户嫁女的标准,将娇娘的嫁妆置备的十分齐全。

    同时念着李球马上要去西北,她还要抽出时间为他缝制几套新衣新鞋。

    看婆婆这么辛苦,小刘氏有时候也会帮忙一起缝制。

    毕竟收了人家那么贵重的首饰,于情于理也该出出力。

    赵小山也很忙碌,李球给的那十张卖身契他第三天就去县里牙行将人领了回来。

    这十个人有五个是一家子,一男一女外加三个孩子。

    这家人姓宋,一男一女三十多岁的年纪,三个孩子里最大的男孩宋海平十四岁,中间的女孩宋海螺十一岁,最小的男孩宋海涛也才九岁。

    这一家本是荣河郡一富户家的家生子,奈何那富户前段时间突然暴毙,家里几个儿子争产,这一家人作为财产归了小儿子。

    可小儿子有赌博的嗜好,没多久就将家产赌光了。

    为了拿到钱,小儿子便将这一家子卖给了牙行。

    这对夫妻年纪刚刚好,本来不愁卖。

    可他们非要带着三个孩子一起,一旦分开就要死要活的。

    牙行无法,忍痛养了几个月,总算被李球一起打包买走了。

    剩下的五个两个女的三个男的,年龄在二十到四十岁不等,都辗转过好多地方。

    赵小山掂了掂,决定将那个十四岁的男孩送给李伯玉当做新婚礼物。

    那个十一岁的女孩送给赵娇娘做婢女,九岁的小男孩给铁牛当小书童。

    他们的爹娘就留在作坊,女的宋嫂子给他们家做饭,男的去作坊干活。

    剩下的人里有一个叫翠娘的女人恰好以前在大户人家做过掌事姑姑,不仅识文断字,算数还好。

    赵小山看过后大喜过望,决定将她接到古仙村,安排进女学当先生。

    赵娇娘马上要嫁人了,女学没有先生只能关门,这个翠娘来的正是时候!

    怕遗漏了人才,赵小山又对剩下的几个人仔细甄别一番。

    发现还有两个男人以前在庄子里干活的,别的能耐没有,就会种地。

    成了,正好他还不想让爹娘继续种地呢,安排!

    有一个以前是大户人家种植花草的花匠,赵小山琢磨了半天,决定明年专门划拨出来一块地让他种植花草,以供应香皂的制作。

    最后一个让赵小山自己留下了。

    这是个叫丰收的大小伙子,今年十八,姓朱,本来是东乡县一个农户家的儿子,他娘去年死了,他爹今年又摔断了腿不能劳作,他作为家中的老大,为了养活下面的弟弟妹妹,自卖自身。

    朱丰收也是这十个人里最贵的,别人的身价都是二十两左右,他直接五十两。

    因为他不仅年龄刚好,还长得周正壮硕,甚至认得几个字。

    这么好的客观条件,做什么都成,完全不愁卖。

    据牙行的伢人说朱丰收第一天刚卖进来,第二天便被李球买下了。

    赵小山围着朱丰收转了好几圈,真是越看越满意,感觉这小子是李球专门为他挑选的。

    “以后你就跟着我吧,平时我在村里你就在作坊帮忙,我出门时你就跟在我身边。”

    算是保镖加跟班的角色!

    “是,少爷。”朱丰收点头称道。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你可别叫我少爷,当不起,就叫我小山就行。”

    要是让赵老爷子知道别人叫他少爷,老头子指定要拿棍子抽断他的腿。

    “是,小山少爷。”

    唉,这丰收咋这么木,说不让叫还叫?

    “你要实在不敢叫我名字,就叫我东家也行。”

    “是,东家。”

    十个人的去处安排完毕,赵小山也算完成了一件大事,十分开心。

    那对夫妻听闻大儿子要被送走本来赖赖唧唧的不愿意,又是哭诉又是求饶的让赵小山行行好,别让他们一家分离。

    但听说对方是今年的新晋举人,马上又要迎娶乡君时,立马变了口风。

    举人好啊,举人是官,跟在大官身边指定比跟在赵小山这商不商农不农的白身身边有出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