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收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寒风吹过,凉意直往骨头里窜。

    王氏又等了两日,不见刘媒婆传信难免焦虑,又因在范婆子那番话下村里人对她指指点点而迁怒。

    她彻底坐不住了。

    心里存着事,她重重敲响了刘媒婆的门。

    只听院内咯吱咯吱声,是踩在雪上发出的声响,由远及近。

    刘媒婆眉眼憔悴,这些时日总做噩梦,生怕事情败露。开门见是王氏,她眼皮跳了跳。

    “是你啊。”

    她靠在厚重的门上,堵着路,不见半点待客之道。

    “家里乱,就不请你进去喝茶了,有什么事就在这儿说吧。”

    二郎读书后,王氏就被乡里乡亲捧着,奉承她为日后的秀才娘。她飘飘然自觉高人一等,被刘媒婆怠慢,脸就拉了下来。

    可董家那边要紧,也是她有求于人,王氏也就没计较。

    她压下情绪,朝隔壁瞥了几眼。

    卖侄女的事到底不够光彩,王氏不会大肆宣扬,压低嗓音问:“之前托你办的事如何了?”

    “你倒是给句准话,乡绅老爷难不成相上别人了?还是有意拿乔,觉得二十两贵了?”

    见她不语,王氏上前一步。

    “你可是收了我两枚蛋的,得给我把事说成了。”

    刘媒婆:……

    她做为难状:“谁不知你男人看重这个外甥女。”

    “他若是提着刀寻上门来讨要说法,家中就我和公爹二人,能拿他如何?”

    王氏拧眉。

    岂料,刘媒婆话锋一转。

    “不过你也忒小看董老爷了,二十两在他眼里算什么?要是入了他的眼,一百两他也舍得。”

    贪婪的王氏瞠目结舌:“一……一百两。”

    她本以为二十两都是狮子大开口了。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刘媒婆抬着下巴:“我记得你家二郎在镇上读书吧。”

    “董老爷可了不得,和知县大人都有交情。若是得了他的眼,把二郎送去镇上最好的书院,也不过他一句话的事,束修都能给你免了。”

    这几句话直接戳中了王氏的心窝。

    二郎得夫子看重不错,可镇上如何能和县上的书院比。

    是家里负担重,这才耽误了二郎。要是和董家结了亲家……

    她激动不已:“你大可放心,这事成了,我绝不会透露是你牵的线。我男人为难不到你头上。”

    “媒钱也少不了你的。”

    “还得有劳你多多上心。”

    刘媒婆笑了。

    然而下一瞬,她狠狠推了王氏一把。

    王氏不妨,重重摔了下去,身躯陷入雪地,冷的她一个激灵。

    她破声骂:“你疯了!”

    “你才疯了!”

    刘媒婆质问:“良心被狗吃了,你还算长辈吗?”

    “你还要不要脸啊!也不怕你那外甥女的亲娘从坟里爬上来寻你算账!”

    她嗓门敞亮,很快惊动了隔壁。

    不过多时,就有老者匆匆追了出来。他穿着厚实的棉衣,面色严肃。

    “发生什么事了?”

    与他为首,身后还跟着不少村民。

    西临村山路难走,尤其严冬。里正家看重规矩,总要用猪头祭祖。每年会出面向隔壁村的屠夫买一头猪,拖回来杀了。

    谁家要买肉,就拿钱过来割。

    可猪肉就那么多,里正自家留一些,又得给亲戚留一些,拿卖的可不够分。

    这些村民可不得提前抢着向里正定下来。

    一年就奢侈一回,总要咬咬牙让辛苦劳作的家里人尝尝肉味,

    刘媒婆和里正做邻居,如何不知隔壁这几日进进出出的人不再少数?

    她也一直等着王氏上门。

    果然,里正领头疑惑:“怎么还打起来了?乡里乡亲的有话不能好好说?”

    王氏见是他,眸色一颤。哪里还敢计较,连忙爬起来。

    “没什么,我不过没站稳。”

    刘媒婆冷笑,高高扬起下巴:“呦,敢做还不敢认了?你也知道心虚啊?”

    她冲众人道:“人是我推的,没用扫帚把她赶走都算给她脸面了。正巧大家伙都在,你们来评评理。”

    “谁不知道她家那个外甥女生的跟朵花似的,当初要不是她娘胡家能有现在?换成我,早就把人当做亲女儿疼了。”

    “可但凡胡大柱不在家,晚娘哪有好日子过?”

    “我看范婆子说的也不无道理,当初晚娘落水,只怕和她脱不开关系!”

    王氏:???

    虞听晚没站稳,也能怪到她头上?

    里正拧眉:“这话不能乱说。人心都是肉长的,那姑娘在眼皮子底下相处多年,大柱媳妇如何还会害她?”

    王氏:“是啊!我……”

    “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