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没把魏昭放在眼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宽心?

    托了虞听晚的福,赵娘子脸都黑成碳了。

    想到这么个玩意要送到家里,她就不是滋味。

    听了这一席话后,她气得浑身都发抖,大步跑回家中。

    赵夫子刚把囡囡哄睡,听见脚步声便道:“这几日附近几个城池的书院夫子都赶了过来,也有识字的读书人自告奋勇,驿站那边也轻松了不少。见贵人好说话,我也偷了个闲早些回来。”

    说完,他转过身子看向赵娘子,这才察觉发妻神色不对。

    “怎么了?谁给你气受了?”

    “你还问我怎么了?”

    念着他怀里抱着女儿,赵娘子压低嗓音:“我不管,那学子家里不许收。你也莫和褚夫子那种心术不正的人有过多来往才好。”

    赵夫子:“我没打算收。”

    他也很头疼:“隔壁要是搬走了,我上哪儿哭去?我还盼着和卫小弟多多探讨学问。”

    “真的?”

    赵娘子不放心:“回头他可就把人给领来了,你可千万别耳根子软。”

    “读书人脸薄,回头我给你拒了。”

    寒意逼人,街头屋檐挂满了霜雪冰条。

    胡耀祖还坚持在驿站。

    他的脸色很不好。这几夜,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夜深人静时,心口都堵的发涩。

    他该跑回西临村的,去质问虞听晚。

    明明他言明心意多回!

    虞听晚为何不等等他。还要趁着他不在,将自己嫁出去!

    可理智告诉他不能。

    “胡学子。”

    刑部侍郎的亲信朝他而来。

    胡耀祖忙搁下手里的笔。

    “你可是病了?”

    亲信:“这几日你也辛苦了,大人说了,今儿早些回去歇息。”

    胡耀祖的心开始狂跳起来,虽是亲信传话,可这又何尝不是贵人在留意他。

    他面上不显分毫,规规矩矩行了一礼。

    “无碍。”

    “想状告的百姓多,学生只恨能力有限,好在能写几个字,也想多尽绵薄之力。”

    亲信看在眼里,不由赞许。

    胡耀祖照旧坚持到天黑。

    和往常一样,胡耀祖送褚夫子回去。

    踏着月色,褚夫子的脚步难得轻快。

    “今儿在家里吃饭,可千万别累着了,我让你师娘熬了鸡汤给你补补。”

    胡耀祖不想吃。

    它一点也没心情和这些人做戏。

    褚夫子:“今日见你太忙,那里又人多眼杂,便一直没有机会说。”

    “明儿起早过来接我,赵夫子要见你。”

    “不必慌张,平时如何,明儿过去便如何,他无非是要考你学问。”

    “他已有松动,这事定能成。”

    胡耀祖眼眸闪起亮光,朝褚夫子拱手行了大礼:“多谢夫子。”

    “也让师娘操劳了。”

    虞听晚嫁人又如何。

    待他越爬越高,姑娘迟早会后悔的。

    胡耀祖不怪她,虞听晚不过是一时糊涂。

    便是不后悔也没关系。等他手里有权,就能把她抢回来。

    什么夫婿?

    虽不知其身份,可左右,不过是乡下泥腿子。也配和他相提并论?

    是的。胡耀祖嫉妒不错,可从没把魏昭放在眼里。

    ————

    卫家。

    屋内点灯。

    卫守忠给魏昭擦身子时,慧娘在隔壁和虞听晚说着话。

    “方才我将炖好的羊肉给隔壁端了一碗,竟得知了一件事。”

    她给姑娘量尺寸,好着手做衣裳。

    “你赵婶子说,和咱们隔着一胡同的那几家人都出了事。她们家的米缸和钱袋一眨眼的功夫竟全不见了。”

    “我寻思着可不就是巧了,不就是今儿在布庄说咱家闲话的那些人家中么。”

    虞听晚微顿,意外拢眉:“可是闹了贼?”

    这可不是小事。

    要是家里穷,到不必担心,可如今家里有钱,虞听晚如何不警惕忧心?

    慧娘:“不是。”

    她一一记下尺寸。

    “眼下衙门没人,那几家人一合计全跑去驿站了。可人刚到,就瞧见驿站门口的缸和钱袋。”

    虞听晚:???

    她这才抓住字眼。

    “缸?”

    是她理解的,装米装粮食瓦缸吗?

    虞听晚力气大,也是扛不动的。

    慧娘也困惑:“是啊,虽说家家户户的缸都差不多样式,可都会各自刻上标志,他们一眼就辨认出是自家的。便急着要抱回去,可驿站不许。说哪有前脚送过来说捐,施粥行善,后脚就要收回去的道理。”

    来来往往告状的百姓多,家中多半贫穷,个个面黄肌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