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卢植辞官,袁杨争刘宏谋(2/3)
“诸位,卢植辞官,光禄勋一职便空出来了,我袁家是否争取这个位置,都说说你等的想法。”
袁魁话落,袁家一个族老便出声道:“家主,我认为我袁家当争取这个位置。”
接着,又有几个族老相继表示袁家当争取光禄勋这个职位,袁逢也表示,执金吾虽然听起来威风,仅是看起来光鲜亮丽罢了。
半个多时辰后,袁魁望着一直没有说话的袁绍,问道:“本初,你有何看法。”
袁绍朝屋内众人行礼后,缓缓道:“叔父,侄儿认为,我袁家当不去争光禄勋,而是牢牢抓住手中的兵权。如果能外放州郡,那最好不过。”
接着,袁绍将自己天下大势分析了一下,认为只有掌握了军队,即便未来发生变故,袁家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袁绍言毕,便有族老说袁家外有袁术为南阳太守、袁遗为山阳太守,内有袁绍为西园校尉。
经过两个时辰的商议,袁家最终决定为袁逢拿下光禄勋。将执金吾空出来,给其他势力去争夺。
就在袁家进行商议时,杨家也在进行商议。
杨彪书房中,杨坚、杨林、杨素、杨飞龙等人齐聚。
杨彪进行了开场白,抛出问题,让其余人发表自己的意见。
经过一番长达半夜的商议,杨家决定为杨坚去争取光禄勋之位。而那个空有其名为卫尉,哪个势力愿意去争,便随他去。
杨家在商议争取光禄勋的同时,也商议了杨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杨家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远远不及袁家,尚无一人成为州郡长官。所以他们要紧抓朝堂,让更多的杨家子弟在朝中任职。
在杨坚心中,他杨氏如今更是人才济济,比之袁家丝毫不差。
自己这一辈,有兄长杨彪、杨素、自己,子侄辈中有自己的杨勇、杨广、杨广、杨谅、杨秀四个儿子,兄长杨彪家的杨修,兄长杨素家的杨玄感。
旁系之中出彩者有杨林、杨飞龙、杨则、杨弘等人,还有杨氏的门生柳述等人。
而当今的汉室已如那被掏空了的参天巨树,只要来一场暴风雨,便会倾倒。而他弘农杨氏,只要抓住朝中要职,便可成为新的参天大树。
要说这杨家之中,尚有一人是真心拥护汉室的话,那应该仅有杨彪一人。
两家开了内部会议后,都立马调动起族内的钱财来。只要争得了光禄勋一职,哪怕是付出多一倍的银钱,也不是问题。
两日后,刘宏拖着疲惫的身体,怏怏不快的上朝。
随着张让的一句“有事上奏,无事退朝”的开场白结束,作为太傅的袁隗便禀奏道。
“臣有事起奏,陛下,今九卿之一的光禄勋一职空缺,还请陛下拔擢忠志之士补缺,使得有司正常运转。”
刘宏闻言,打量了一圈下边窃窃私语的朝臣,朝着张让问道。
“让父,可有人捐下光禄勋一职啊?”
听到刘宏的话,张让也如实的回道:“回陛下,挂上去了,暂时没有人将其捐下。”
得到张让回答,刘宏便戏谑的问道:“诸卿可有合适之人举荐?”
当即,朝堂上便热闹了起来。
“陛下,执金吾当职以来,兢兢业业,可任光禄勋一职。”
杨彪见袁隗直接举荐袁逢,也出列举荐杨坚。
看着两家争论,坐在龙椅上的刘宏只觉得甚是有趣。
片刻之后,刘宏才懒洋洋的问道:“诸卿,司空一职也空悬至今,可有人选?”
随着刘宏的话落,朝堂顿时炸锅了。
袁隗、袁逢、杨彪、杨坚等人都蒙了,心想‘自己等人在争夺光禄勋,皇帝却抛出了许久不置的司空,这是要做什么。’
片刻之后,大将军何进道:“陛下,臣以为三公九卿乃是国之柱石,何人能担任,当由陛下一言而决。”
何进之所以如此说,皆因其一时间还真没有好的人选推荐。
他虽然与袁氏走得极近,但从这争夺光禄勋之事,可见袁氏并未真将他当作自己人。
加上的日前进宫探望妹妹何皇后,皇后告诫于他,让他少掺和世家、士人与皇帝之间的事情。本本分分的做好他的大将军,为日后他外甥登基做准备。
没成想向来十分自负的何进,竟然听进去了他妹妹的告诫之言。
于是这朝堂上的风向有些变化了,而这也是皇帝刘宏乐意见到的。
经何进这一搅和,朝堂上顿时静下来了。
多数朝臣纷纷用十分怪异的眼神看着何进,其中不乏依附于大将府的官员。
而刘宏也打算借此机会,将袁氏之人明升暗降,在提拔杨氏起来与之对抗。
于是乎,刘宏略作沉思后说道:“大将军所言,甚合朕意。”
“便由袁逢任司空,杨坚任光禄勋。”
“至于执金吾一职,大将军可有合适之人举荐呐?”
何进闻言,一时之间不知道咋说,
袁魁话落,袁家一个族老便出声道:“家主,我认为我袁家当争取这个位置。”
接着,又有几个族老相继表示袁家当争取光禄勋这个职位,袁逢也表示,执金吾虽然听起来威风,仅是看起来光鲜亮丽罢了。
半个多时辰后,袁魁望着一直没有说话的袁绍,问道:“本初,你有何看法。”
袁绍朝屋内众人行礼后,缓缓道:“叔父,侄儿认为,我袁家当不去争光禄勋,而是牢牢抓住手中的兵权。如果能外放州郡,那最好不过。”
接着,袁绍将自己天下大势分析了一下,认为只有掌握了军队,即便未来发生变故,袁家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袁绍言毕,便有族老说袁家外有袁术为南阳太守、袁遗为山阳太守,内有袁绍为西园校尉。
经过两个时辰的商议,袁家最终决定为袁逢拿下光禄勋。将执金吾空出来,给其他势力去争夺。
就在袁家进行商议时,杨家也在进行商议。
杨彪书房中,杨坚、杨林、杨素、杨飞龙等人齐聚。
杨彪进行了开场白,抛出问题,让其余人发表自己的意见。
经过一番长达半夜的商议,杨家决定为杨坚去争取光禄勋之位。而那个空有其名为卫尉,哪个势力愿意去争,便随他去。
杨家在商议争取光禄勋的同时,也商议了杨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杨家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远远不及袁家,尚无一人成为州郡长官。所以他们要紧抓朝堂,让更多的杨家子弟在朝中任职。
在杨坚心中,他杨氏如今更是人才济济,比之袁家丝毫不差。
自己这一辈,有兄长杨彪、杨素、自己,子侄辈中有自己的杨勇、杨广、杨广、杨谅、杨秀四个儿子,兄长杨彪家的杨修,兄长杨素家的杨玄感。
旁系之中出彩者有杨林、杨飞龙、杨则、杨弘等人,还有杨氏的门生柳述等人。
而当今的汉室已如那被掏空了的参天巨树,只要来一场暴风雨,便会倾倒。而他弘农杨氏,只要抓住朝中要职,便可成为新的参天大树。
要说这杨家之中,尚有一人是真心拥护汉室的话,那应该仅有杨彪一人。
两家开了内部会议后,都立马调动起族内的钱财来。只要争得了光禄勋一职,哪怕是付出多一倍的银钱,也不是问题。
两日后,刘宏拖着疲惫的身体,怏怏不快的上朝。
随着张让的一句“有事上奏,无事退朝”的开场白结束,作为太傅的袁隗便禀奏道。
“臣有事起奏,陛下,今九卿之一的光禄勋一职空缺,还请陛下拔擢忠志之士补缺,使得有司正常运转。”
刘宏闻言,打量了一圈下边窃窃私语的朝臣,朝着张让问道。
“让父,可有人捐下光禄勋一职啊?”
听到刘宏的话,张让也如实的回道:“回陛下,挂上去了,暂时没有人将其捐下。”
得到张让回答,刘宏便戏谑的问道:“诸卿可有合适之人举荐?”
当即,朝堂上便热闹了起来。
“陛下,执金吾当职以来,兢兢业业,可任光禄勋一职。”
杨彪见袁隗直接举荐袁逢,也出列举荐杨坚。
看着两家争论,坐在龙椅上的刘宏只觉得甚是有趣。
片刻之后,刘宏才懒洋洋的问道:“诸卿,司空一职也空悬至今,可有人选?”
随着刘宏的话落,朝堂顿时炸锅了。
袁隗、袁逢、杨彪、杨坚等人都蒙了,心想‘自己等人在争夺光禄勋,皇帝却抛出了许久不置的司空,这是要做什么。’
片刻之后,大将军何进道:“陛下,臣以为三公九卿乃是国之柱石,何人能担任,当由陛下一言而决。”
何进之所以如此说,皆因其一时间还真没有好的人选推荐。
他虽然与袁氏走得极近,但从这争夺光禄勋之事,可见袁氏并未真将他当作自己人。
加上的日前进宫探望妹妹何皇后,皇后告诫于他,让他少掺和世家、士人与皇帝之间的事情。本本分分的做好他的大将军,为日后他外甥登基做准备。
没成想向来十分自负的何进,竟然听进去了他妹妹的告诫之言。
于是这朝堂上的风向有些变化了,而这也是皇帝刘宏乐意见到的。
经何进这一搅和,朝堂上顿时静下来了。
多数朝臣纷纷用十分怪异的眼神看着何进,其中不乏依附于大将府的官员。
而刘宏也打算借此机会,将袁氏之人明升暗降,在提拔杨氏起来与之对抗。
于是乎,刘宏略作沉思后说道:“大将军所言,甚合朕意。”
“便由袁逢任司空,杨坚任光禄勋。”
“至于执金吾一职,大将军可有合适之人举荐呐?”
何进闻言,一时之间不知道咋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