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4章 抵达平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得到朱慈烺的准许之后,高杰很兴奋。

    虽然说现在看来,多尔衮残部加上倭寇残军估计有两万余人。

    自己手上的骁骑营将士,可用人马只有七千人。

    七千对战两万余,高杰并没有任何胆怯。

    毕竟富贵险中求。

    如果自己能够追击并消灭掉多尔衮的话,定然是泼天的富贵。

    所以,高杰不带有任何犹豫的。

    高杰将骁骑营受伤人员托付给黄得功,妥善安置在右卫营大营之后,便迫不及待的率领骁骑营将士展开追击。

    高杰仔细分析局面之后认定,多尔衮等人非常有可能从德川和总兴之间,绕道前往元山。

    因为元山尚处于建奴控制之中,多尔衮很可能在元山进行补给。

    高杰越想越有可能,所以便决定赌一把。

    于是,高杰则率领骁骑营那七千名英勇无畏的将士,如疾风骤雨般风驰电掣地向元山方向追击多尔衮残部。

    骁骑营将士胯下的战马奔腾不息,犹如汹涌的波涛,一路狂飙突进。

    一路上,马蹄声震耳欲聋,犹如滚滚惊雷,震撼着大地,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沙尘暴。

    然而,令高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追击数日,并没有发现敌军的人影,甚至连踪迹都没有发现。

    高杰不禁有点失望。

    但是,高杰并没有放弃,而是再次分析整个局势,率领骁骑营将士苦苦寻觅多尔衮的踪影。

    皇天不负有心人。

    在追击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发现敌军主力,但是高杰多次追击到建奴和倭寇的小股溃军。

    小股溃军面对高杰率领的骁骑营将士,自然是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的。

    所以,一些识时务的溃军看到骁骑营后,直接选择投降。

    但是,也有一些顽冥不化,拼死抵抗。

    当然了,无论是何种溃军,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死亡才是他们的归宿。

    高杰不可能带着俘虏继续追击敌人,所以对于投降的建奴和倭寇,高杰也是一个不留。

    一路追击下来,尽管还未追到多尔衮的主力,但高杰坚信,只要保持这样的决心和毅力,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终能将敌军主力一举歼灭。

    ……………………

    安排好熙川的一切之后,朱慈烺便准备离开熙川,前往平壤。

    但是,朱慈烺心中总是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但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

    朱慈烺内心安慰自己,是自己太敏感,想多了。

    努力克制这种不安的情绪,让自己不要胡思乱想。

    再次语重心长地叮嘱黄得功一定要确保粮草补给安全之后,朱慈烺在杨天等亲卫的严密护送下,满怀期待与憧憬,朝着平壤进发。

    途中,他不断收到各方传来的战报,对于朱复国连下多城,肃清不少建奴游兵散将,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够受到朝鲜百姓的欢迎和拥护,朱慈烺内心还是比较高兴的。

    这说明大明在朝鲜还是有很不错的群众基础的,这对于大明以后在朝鲜的统治非常的有帮助。

    朱慈烺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为了保证这个良好的局面和关系,朱慈烺要求朱复国一定要严肃军纪,不可有违反军纪之情形。

    朱慈烺离开以后,熙川城便陷入了对峙僵持的局面。

    对于这种情况,朱慈烺一点都不着急。

    毕竟,时间越长,对于熙川城内的敌人越不利。

    唯一让朱慈烺不安的就是,高杰的传信。

    当朱慈烺得知高杰没有发现多尔衮等建奴残军之后,内心的那丝不安更加的强烈了。

    毕竟,多尔衮和保科正之手上的人马不在少数,两万余人,绝对是一个威胁。

    朱慈烺眉头紧蹙,但是又没有好的办法,只能让高杰认真追击。

    同时,朱慈烺传令给张世泽、马震清、朱复国和范能仁,让他们也提高警惕,加紧搜索,争取早日找到多尔衮之踪迹,予以歼灭!

    看着传令的快马飞驰而去,朱慈烺的内心稍稍安定下来。

    从熙川到平壤,距离并没有多远,三百多里的路程,急行军三日便可抵达。

    但是朱慈烺并不着急。

    朱慈烺准备,正好借助这次出行的机会,对朝鲜现在的情况进行全面且深入地了解一番。

    他深知,这对于大明未来在朝鲜的统治布局至关重要。

    毕竟,击败建奴只是早晚的事情,随后朱慈烺便要筹划大明在朝鲜的统治问题。

    以朝鲜之面积,朱慈烺准备将其划分为两个承宣布政使司,同时设置一个朝鲜总督。

    这样的规划,不仅便于对朝鲜的管理,同时也是对朝鲜的一种分化,能够有效地防止地方势力的过度集中和膨胀。

    朱慈烺在马车中,手中拿着关于朝鲜的各种资料,心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