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明国,不过如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燮元和西南诸将都不明白,谁给了刘兴祚这么大的自信,竟然如此藐视缅军?

    刘兴祚看到众人的神色,笑道:“我这次来云南,可不是空手而来!”

    朱燮元精神一振,“莫非朝廷还派了援军?”

    “是有几路援军。”

    刘兴祚点了点头。

    “我自京城动身时,朝廷已经派出京营新军五千,并自四川调派白杆兵三千,分别自东路普安道,与西路乌撒道入滇。”

    朱燮元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曾在四川担任按察司副使,并且主持西南军政多年,多次跟白杆兵打过交道。

    四川石砫土司对朝廷忠心耿耿,白杆兵又最为擅长山地战。

    三千白杆兵,能抵上万西南官军。

    至于京营新军,那就更不消说了。

    平定辽东之战中,新军大放异彩,名震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军。

    有了这两支精锐之师,胜过数万援军。

    面对气势汹汹的缅军,至少有一战之力了。

    刘兴祚接着说道:“另外还有一支奇军,关键时候能发挥奇效。”

    朱燮元询问时,刘兴祚却是不答。

    所谓的奇军,正是大明勋贵组织的‘商团’。

    商团人数不多,只有一千多人,组成也十分复杂。

    有穷凶极恶的大盗,也有触犯军法的悍卒,也有从辽东招募的退役老兵。

    他们最主要的目的只有一个,进入缅佃境内探路……不,寻找商机。

    这支队伍人数不多,可一旦在缅佃境内烧杀劫掠起来,对于战局的影响却是极大。

    朱燮元依然不敢放心,“据前方夜不收来报,缅军不仅出动精锐八万,还有战象千头。”

    提到战象,西南诸将都面露惧意。

    朱燮元担心刘兴祚不了解战象,于是一番仔细解释。

    缅佃如今,是有史以来国力强盛的时期,因此有实力投入军备,精心打造出一支强悍的战象大军。

    缅人的战象,可不只是在大象背上固定一个大簸箕一样的象舆,然后驭手驾驭战象进行冲锋那么简单。

    而是甲具战象。

    大象周身都披挂着厚重的铠甲。

    战象的背上,也不是寻常的象舆,而是一座用厚木板制作、包裹有铁甲的塔楼。

    甚至在塔楼上,还安装了重弩。

    以战象为中心,四周还有步卒协同。

    如此一来,就构成一个以战象为主的完整作战单位。

    (类似于后世的步坦协同作战)

    当年蒙古铁骑横扫天下,与缅军交战时,曾以七百骑兵,大败八百战象。

    要是放到现在,蒙古铁骑遇上这种甲具战象,也难以讨得半分好处。

    “战象?”

    刘兴祚一声嗤笑。

    时代变了啊,战象又有屁的用?

    “忘了禀报大人,下官这次来云南,还带一些军械。”

    “百门改进后的逍遥神威炮,三千崇祯式步枪,十个热气球,新式震天雷万枚。”

    刘兴祚轻描淡写的话,让西南诸将都惊呆了。

    朱燮元张了张嘴,半晌没能说出话来。

    他是底定西南的朝廷重臣,因此对平定辽东之战的整个过程,知之甚详。

    辽东之战,其实打得很没意思,纯粹是利用强大的军器碾压建奴。

    以朱燮元的看法,就是简单粗暴。

    如今西南明军有了这些强大的火器,还真的是不惧缅军的一千甲具战象,以及八万精锐。

    朱燮元心中一块巨石轻轻落下。

    之前倒是误会了国师云逍子。

    原本以为他有些穷兵黩武,急功近利。

    现在看来,对缅的战略是对的。

    有了这么强的实力,不一战而定,还拖着干什么?

    朱燮元接着忽然想起一件事,眉头紧皱起来。

    刘兴祚问道:“大人还有何事忧心,不妨说出来。”

    “缅军有八万之多,再加上众多反叛的土官部众,加起来不下十五万之众。”

    “我军有如此之多的利器,击败缅军不难,可缅军一旦溃散,势必会荼毒四方。这该如何是好?”

    也不怪朱燮元忧心。

    哪怕是十几万头猪,被打散之后,也是一件相当头疼的事情。

    何况是十几万败军?

    缅人和西南土人,最擅长的就是爬山钻树林。

    这要是让十几万乱军四处流窜,剿灭起来可就相当困难了。

    到时候,云南乃至整个西南都要糜烂。

    刘兴祚道:“这就要大人谋划,寻一个大口袋,将缅军以及作乱的土人全都装进去。”

    朱燮元来到地图前,注视良久。

    最后在地图上的一处重重拍了拍:“口袋,就设在此处,楚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