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师娘生日(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久,据传有千年之远,清朝养金鱼,大多是养在池子或木桶木盆里,容易养活并且不容易褪色,清代达官贵人在家里观赏金鱼,需要用到鱼浅,短时间内观赏,把金鱼捞到鱼浅里,观赏结束后再放回池子里。

    鱼浅是康熙初年始创,延续至清代晚期,鱼浅形似木盆,较之缸而稍浅,《饮流斋说瓷》载:“瓷缸大者养鱼,小者置之案头可作为清供之用。”,这种鱼浅以瓷为胎,体量颇巨,修胎考究,造型规整,胎体坚韧细密,外壁以白釉为地,其上通腹绘同花同向之缠枝莲纹,纹饰繁缛华美,层次分明,连续而流动的线条颇富韵律感,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记载:“鱼缸中有器壁较浅似木盆的,称之为鱼浅,此器形自康熙时初创。”

    我看了一圈,心想,这老头家里有好东西啊,以前怎么没发现呢,各种瓷器,价格都不低,就拿这个鱼浅来说,可是乾隆的,二十万没问题,看着真喜欢,那天我也淘一件回家,养鱼玩。

    我又把工作室仔细看了一遍,看看还有什么好东西没有,结果没发现什么,老头子应该都收起来了,我也不能翻箱倒柜的找,那样没规矩,即便是师父,也不能翻人家东西啊。

    回到桌子前继续看书,看了半个小时,师父回来了:“什么时候来的?”

    “来半天了师父。”

    “你继续看吧。”

    “师父,你这个鱼浅哪里来的啊?”

    师父指着青花缠枝寿莲纹大鱼浅:“你说这个鱼浅啊,很多年前的时候,有十年了,在潘家园土坡买的。”

    “花了多少钱?”

    “那时候便宜,才花了一百二十块钱。”

    “真便宜。”

    “一点也不便宜,那时候一百二十块钱,都能买官窑了,你小子,今天才看见?”

    “嗯,刚才我泡茶的时候才看见,以前也没注意,我以为是个洗脸盆呢。”

    “我以为你早就看到了呢。”

    “乾隆的鱼浅,那天我也淘一个,回家养鱼去。”

    王爷瞪了我一眼:“有话直说,你要喜欢,就拿回去玩吧。”

    “那不行,我可不能夺人之美,算了吧,我还是自己去淘。”

    其实说淘,就是把风放出去,说收鱼浅,有很多二道贩子给你联系,他们就挣百分之十的缝子钱,还是非常合理的,你们可别小瞧这些二道贩子,他们是古玩圈子里消息最灵通的,为什么很多潘家园老板们喜欢摆摊呢,或者逛摊子呢,就是因为消息灵通,挣的就是对缝的钱。

    给师父倒了杯茶,师父喝茶,我又回到桌子前看书,看了一会师哥他们都来了,大师哥还给订的寿桃,嫂子们和花姐帮忙做饭,师徒三人在工作室聊天。

    大师哥问:“小宇,最近生意怎么样?”

    “还那样,我最近没去。”

    “你这甩手掌柜的不错啊。”

    “对付吧,我跟一个朋友又开了个会馆,忙那面的事呢。”

    “会馆?什么会馆?”

    “有个官二代,一起开的,为了卖古董。”

    “哦,我明白了,不错,我跟你二师哥是没出息了,就看你了。”

    “你可别闹了,你们铁饭碗,可比我强多了。”

    二师哥听我们聊天,插话道:“小宇,让你上学的事,你办没办?”

    “没有,我学习不行啊,我这个学历,考高中都费劲,别说大学了,你饶了我吧。”

    说实话,那时候大学学历还真的好办,只要不是那种名牌大学,花钱就行。我感觉学历也没什么用,我也不吃官家饭,没必要花钱买个证,我记得在一几年的时候,我一个朋友,还买了一个艺术学习的证,也是大学。

    “你弄个文凭,有师父,还有我俩,你还会修复东西,到时候也上个班,也不耽误你做生意,”

    “算了吧,我还是老老实实做生意就行了。”

    我这辈子真的不愿意让别人管着我,我也不想每天早八晚五去上班,上面领导骂,下面还有搞好同事关系,我接受不了这种文化,虽然我这行不是太好听,最起码能解决温饱,挣到钱就行。

    我跟师哥聊天呢,师父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件瓷器放在桌子上:“你们三个看看。”

    我拿起来一看,这是钧窑一字四方倭脚花盆,钧瓷,河南钧州(今禹州)钧窑烧制,其韵雅致,釉质厚重,温润如脂,釉色变幻不一,至臻至美。

    这个盆之钧瓷花器,底部多刻数字,由一至十,以示盆及底座尺寸,一为最大,十为最小,钧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独创的窑变釉技术,变幻莫测,奼紫嫣红,对后世瓷业产生深远影响。这只花盆四方敞口,宽版沿,四灵处倭角为饰,腹壁微内收,形成恰到好处的角度,底部四角做如意云头矮足。

    造型周正而规矩,典雅考究,通体罩施钧釉,釉层丰腴匀润,熔融自然,外釉色为官钧之海棠色,内釉为天青色,盆底蚯蚓走泥纹清晰可见。此盆的釉光与纹理变化当属蓝色之最佳品格,远观静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