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皇太后(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俩刚才比斗出汗太多,现在一个捧着一个石榴并排坐着开吃。

    李忱见刘异一口接一口的吞咽,疑惑问道:

    “你吃石榴都不吐籽的?”

    刘异白了他一眼,指着自己的脸给他看。

    “你刚才把我的腮帮子打肿了,嚼石榴会疼。”

    李忱指着自己眼角反问:

    “你还将我眼眶打青了呢,让我明日如何上朝?”

    “那就休几天,咱们明天去终南山找花花玩好不好?”刘异诱哄。

    “你刚才还提醒我要做明君呢。”

    刘异停下吃石榴的动作,问:

    “你真想做明君?”

    “当然,我想大唐百姓重新过上太宗年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生活。”

    “你其实可以超越太宗。”

    “真的假的?如何才能超越太宗?”

    刘异认真分析道:

    “太宗年间百姓幸福感主要来自安全保障和物质丰足,你除了这两样可以比太宗多提供给百姓一种满足,叫公平。”

    “你什么意思?”

    现在朝局稳固、地方太平,刘异决定兑现当年杀黄巢时许下的诺言。

    他并不指望在大唐消灭阶级差异,因为后世也无法做到,但他可以尽力缩小阶级差异。

    刘异开始滔滔不绝给李忱灌输公平受教育机制。

    李忱听完后并不认同。

    “你太乐观了,普及义务教育,上哪找那么多授业师父去?”

    刘异当即献策:

    “每年科举落榜的考生和等待铨选再授官的备选官员都不在少数,你可以鼓励这些人开班授课,规定他们满多少年从教资格再参加科举或参加铨选,可以另辟赛道优先录用。”

    李忱思索一阵再次摇头。

    “即便有授业夫子,普通百姓哪有钱交束修费用?书本纸张也要花钱,我想普通百姓估计更愿意将孩子留在家中帮忙务农。”

    “所以你要多设立减免束修学资的官学,对于个人承办的私学要给补贴,对愿意送孩子去读书的人家适当减免一些赋税,给更多穷苦人受教育的机会。”

    “刘异,我担心……”

    “担心什么?”刘异问道。

    李忱欲言又止后轻笑,敷衍道:

    “没什么。”

    刘异吃完石榴便离开紫宸殿准备出宫,半路被两名女使拦下。

    “刘驸马,太后听闻你今日进宫,唤你过去陪她说说话。”

    今日安平公主没进宫,刘异没想到丈母娘居然也愿意见他。

    郑太后不像之前郭太后常年只住兴庆宫,她在兴庆宫和大明宫两边都有居所。

    今日郑嫣便在大明宫禁中召见刘异。

    大明宫分为前宫和后宫,前宫到宣政殿为止,是皇帝上朝和大臣办公的场所。

    后宫就是所谓的禁中,是皇帝和宫妃们的生活区域。

    后宫以太液池为中心而布局建筑。

    刘异跟随女使来到太液池边登船,坐小船往湖心划去。

    太液池中间有座湖心岛叫蓬莱山,蓬莱山上建有许多水榭。

    刘异被女使带到蓬莱山的太液亭才见到丈母娘。

    此时太液亭里聚满了人,除了李温和李万寿的生母晁美人,南安郡夫人仇晴儿,还有几个刘异叫不出名字的妃嫔和八九名皇子、公主。

    郑太后正坐在亭中美人靠上陪郓王李温玩九连环。  刘异进来后躬身施礼,挨个问好。

    晁美人撇撇嘴,李温翻了个白眼,只有仇晴儿对他回以微笑。

    郑嫣见女婿来了便让宫妃们各自带着孩子回去。

    待亭子里清静了,郑嫣望着刘异疑惑问道:

    “驸马,你的脸怎么了?”

    “啊,刚进宫时不慎摔了一跤。”

    “我怎么感觉你每次进宫都摔跤呢?”

    “可能是大明宫的地不平吧。”

    两年多相处,郑嫣已经习惯了刘异满嘴胡说八道。

    她无奈笑笑说:“驸马陪我下去走走吧。”

    刘异与郑嫣并排走在蓬莱山的太液池边上。

    一阵秋风吹过,池边树木枝叶沙沙作响,几片黄金落叶飘落,飞舞在风中。树叶飘向满池秋水,落下时引得四五条锦鲤围观,大自然生动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

    水彩画右侧一对丈母娘和女婿正一边漫步,一边惬意闲聊,神态宛若亲母子。

    郑嫣问了刘异女儿刘亦菲近况,又问了他府中三只神兽的趣事。

    刘异挑些有趣的讲给她听,逗得风韵犹存的丈母娘不时发出笑声。

    “难怪陛下喜欢你,刘驸马,你简直是个活宝。”

    “我也很喜欢陛下。”

    “怡儿最近告诉我他能顺利登基,全赖刘驸马运筹帷幄,普天大醮当日,全京城的兵马剑拔弩张,形势异常危险,当时若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