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大男主与小导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会和萧鄂各自做出个困惑的表情。

    “莫非是水土不服?”

    “对,我和长安谁也不服谁,我一到这就脑子抽筋,肚子犯晕,四肢恶心,脚后跟咳嗽。”

    萧鄂做出一个omG困惑表情? ???

    “呃……这病症还蛮奇特的。”

    王会大概猜出了刘异的用意,讪笑着说:

    “我们这不允许一次这么长的病假,要不你先请一天,一天后视身体恢复情况再看。”

    “一天一天请?懂了,多谢大将军。”

    刘异抱拳后美滋滋地走了。

    萧鄂望着他的背影,感慨:

    “可惜了,金吾卫难得来个能文能武的后生。”

    王会露出一个老狐狸般的笑容。

    “事情没这么简单,长安可能要变天了。”

    萧鄂仰头看看天。

    “哪看出来的?”

    ~~~~

    杀胡山大捷后,李德裕的官职已晋升为司徒,位列三公。

    大唐三公是没有实际活干的,所以他继续兼任原来门下侍郞的工作。

    门下省在三省六部中扮演着现在国务院办公厅的角色。

    门下省与中书省办公地点比较特殊,各分两地办公。

    一部分办公地点与其他衙署一样在皇城内,紧挨着承天门。

    承天门街左侧是中书外省,右侧是门下外省。

    还有一部分办公地点在宫城内。

    中书省在宣政殿左边,门下省在宣政殿右边。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这两省各有些特殊岗位。

    比如门下有个官职叫起居郎,中书省有个官职叫起居舍人。

    这俩岗位的主要工作是记录天子平时言行。

    他们以笔杆子为摄像头,随时随地给皇帝拍VcR。

    最缺德的是成片后还不准皇帝本人赏阅。

    开成三年唐文宗有一次想看看起居郎郑朗写的《起居录》,结果被郑导无情拒绝。

    “陛下,根据行规,拍之前你可以随意改剧本,一旦成片你就无权参与剪辑了,顶流也行,我劝你不要难为小臣了。”

    唐文宗竖起根大拇指。

    “郑朗,你行,你厉害,给你点赞,这么好导演你咋就没得奥斯卡呢?”

    得亏唐文宗的好肚量没把郑朗拉出去砍了,让他活到了会昌年。

    今天李德裕在皇城里的门下外省办公室办公。

    郑朗在他办公室汇报完工作就要回宫,李德裕让他将自己写好的奏疏顺道带回去。

    “赵开出任御史大夫的事已经定了,我刚写好的条陈等下你帮我顺道送去枢密院,让那些宦官尽快呈交给陛下批阅。”

    “相公,恐怕快不了。”

    “为何?”

    “卑职听说陛下又出宫了。”

    “啊,又去泾阳县围猎?你之前任起居郎时不是曾劝说过陛下不要耽于狩猎而荒废国事吗,陛下还因你敢于劝谏晋升你为左谏议大夫,自那之后陛下已经很少去泾阳了。”

    “对,是很少去泾阳,陛下现在都改去楼观山了。”

    楼观山在长安西南,属于终南山北麓。

    传说上面的楼观台是老子曾经讲经的地方,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称。

    郑朗一脸认真地点评:

    “陛下脾性也是难得,属于诚心纳谏,从善如流,勇于反省,但屡教不改,依然故我类型。”

    “你现在是谏议大夫,继续劝啊。”

    郑朗两手一摊,做无奈状。

    “卑职倒是不怕触怒龙颜,但我见不着陛下啊。”

    他现在已经不是起居郎了。

    如今他总算明白陛下晋升他的用意,大概被他叨叨烦了,想甩掉他这个小尾巴。

    李德裕望着郑朗无奈笑了笑。

    郑朗是个秉性纯直的人,朝臣中如他这般敢抚龙之逆鳞的人不多了。

    “有融是长庆元年中的进士吧?”

    “相公还记得?卑职确是那年及第。”

    李德裕悠悠长叹一声。

    “本相出身于赵郡李氏,家父在元和年间两度拜相,我以门荫入仕,咱们李党多数都出身门阀世家。你出身荥阳郑氏,你祖父郑珣瑜、兄长郑覃都曾做过宰相,你兄长还是我至交好友。崔氏八龙出身博陵崔氏,他们崔氏仅算大唐建国至今就出过十三位宰相。物以类聚,天下士族大家都站在咱们这边。牛党便因此攻讦我们不懂民间疾苦,目无下尘,动不动就讥讽我何不食肉糜。”

    郑朗分析:“牛党他们大多出身寒门,只有把我们放到纨绔一类,才能团结更多读书人。”

    李德裕目光幽深道:

    “因我非科举出身,即便我熟读经史,即便身边有你,有李让夷、李绅这种科举出身的官员,牛党仍以称呼咱们为不学之党,简直荒谬。”

    “相公何必在乎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