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今日吾躯归故土(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异与张家兄弟研发玻璃的工坊在安义坊,靠近长安南城墙。

    与安义坊隔着明德门大街的一坊叫延祚坊。

    这日天色刚刚暗淡下去,一辆黑漆马车停在了延祚坊北门外。

    四名跟车骑行的青衣护卫率先下马。

    赶车的大汉也跳下车板,他将马凳放置到地上,朝车厢躬身施礼。

    “阿郎,到了。”

    车厢门被推开,从里面钻出一名浓眉大眼、长相憨厚的青年人。

    他叫王德发,是名官宦,目前在内侍省任谒者。

    王德发跳下马车后,回身搀扶车厢里钻出来的第二个人。

    这人四十出头的年纪,长的扫把眉、三角眼、驼峰鼻、厚嘴唇,下颚干净没有胡须。

    他是大唐四贵之一的神策军左军中尉王尺亮。

    王尺亮下车后,皱了皱眉头,用绢帛捂着口鼻,向延祚坊大门走去。

    他崭新的乌皮靴踩在坑洼积水的地面,被溅上一层泥点。

    近来天气反复无常,今日午后突然开始转暖,令前日落下的初雪迅速融化,现在长安街道上哪哪都是泥泞。

    他们沿着泥泞小路走进延祚坊。

    延祚坊跟安义坊都是长安贫民聚集的坊区,坊内住宅拥挤破败,居民鱼龙混杂,治安混乱。

    四名护卫将王尺亮和王德发夹在中间,随时防备路边不怀好意靠近的流民。

    王德发一脸歉意自责:

    “是孩儿考虑不周,早知这里如此混乱该多带些人手过来。”

    王尺亮捂着绢帕闷声安慰:

    “不怪你,人多了不好,容易暴露行踪。”

    “对方怎么会选择在这里相见?”

    “可以理解,这里龙蛇混杂不易惹人怀疑,一出延祚坊就是城门,若遇变故随时都可以逃脱。”王尺亮解释。

    这时从右侧路边窜出来两名穿得破破烂烂的乞讨者,他们边说吉祥话边伸手讨钱。

    “官人伟,门户吉昌,高朋满座,有酒如江,有肉如山。”

    “官人伟,珍纤焕烂,龙麝馨香,家中俱是卿相,儿孙尽是丞郎。”

    “官人伟……”

    王德发朝身后的泥地上抛了一把散钱,两名拦路者纷纷追着铜钱跑走。

    王尺亮嘲讽道:“没见识的乞索儿,平生连半个公卿都未曾见过,以为丞郎就是了不得的大官了。”

    王德发一脸真诚吹捧:

    “贱民懂什么,他们哪里知道即便是公卿宰相,在义父面前也不得不低头。”

    王尺亮脸上渐渐露出得意神色。

    自己手握京畿禁军,宦官做到他如今的位置算是到头了。

    谁当皇帝也不可能给他封个亲王,既然已封无可封,傻子才会造反。

    当王德发告诉他刘稹的二弟刘秩来了长安,想约他相见时,王尺亮恨不得亲自去京兆府点了刘秩。

    可他不能,因为刘稹兄弟手中有他的黑料。

    权衡之下王尺亮决定亲自过来虚与委蛇。

    他们六人很快来到延祚坊南曲一户门前有柳树的人家院外。

    篱笆门,没上锁。

    王德发朝里面唯一那栋房子望了望,回头道:

    “义父,孩儿先进去探查一下。”

    王尺亮提醒:“我儿多加小心。”

    半炷香后王德发安全返回。

    “义父,屋里只有刘秩一人,应该安全。”

    他们六人一起走进小院。

    王尺亮留下两名护卫在屋外看守,他和义子走进唯一那栋房子。

    在昏暗的光线中他们穿过外堂,直接走进里屋。

    屋里更加幽暗,隐隐能看到一名头戴幞头的男子背对着门口站立。

    王尺亮进去后轻声唤了句:

    “有序,别来无恙啊。”

    有序是刘秩的表字。

    男子默然转回身,笑呵呵应道:

    “中尉是在叫我吗?”

    王尺亮当即瞪大双眼,轻呼出声:

    “赵开?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句话应该我问才是,此处为泽潞叛军在京中的秘密联络点,中尉来这想见谁?”

    电光火石之间王尺亮的头脑中跳出各种思绪。

    刘秩莫非被赵开抓了?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他眯了眯眼睛,当即朝左右护卫下令:

    “杀了他。”

    无论赵开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这个人不能留了。

    两名护卫还没待上前,从门后突然窜跳出一条黑影。

    一道银光闪过,王尺亮的两名护卫脖颈上多到条红线。

    护卫捂脖惊呼时,屋外同时传出两声短促的哀鸣。

    王尺亮明知屋外有人埋伏也别无他法,只能选择往房外跑。

    他转身刚迈出一步,忽然感觉脖间微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